高笙书见来人是苏宛仁,还听查出一些问题,心中便有些高兴,:</p>
“原来是宛仁兄回来了,来来来,你先坐,你此去云州城也有几日了,查出什么不对来了?”</p>
苏宛仁坐下后,:</p>
“大元帅,属下一到云州,便从突然逃离的叶毕人与那牢子入,派出人四处查访,终于在云州郡守治下的虎古县发现了叶毕人的踪迹。然后,咱们的人迅速动,终于将那叶毕人和那个牢子擒获”</p>
“好,太好了,宛仁兄一出便是精彩,不知是不是就是那叶毕人暗中放了郑元凯?”</p>
“正是如此。那郑元凯刚被拘押到云州郡守监狱,赵友林这厮便让人找到了监狱的牢头叶毕人,让他瞅会放了郑元凯”</p>
“那赵友林与叶毕人如何相识,你都问了吗?”</p>
“这个自然。据叶毕人交代,他和赵友林都是彦州人氏,赵友林少年从军发迹后,曾有一次回到彦州,与叶毕人相遇。叶毕人便央求赵友林帮助提携,后来,叶毕人就随着赵友林到了广陵边军。</p>
“可是叶毕人这厮好吃懒做,待在在广陵边军中时,给赵友林惹了不少麻烦。可毕竟是老乡,赵友林只好通过一个他曾经退役还乡的下,回到原籍云州的将官,把这叶毕人安排到云州郡守的监狱做牢子,勉强维持生计。</p>
“上回赵友林随着丹宇大元帅出征边关,在云州街头与叶毕人邂逅,于是,两人在云州多有走动,而且,赵友林还出面同云州郡守柳升威项,让那叶毕人做了牢头。”</p>
“如此来,那赵友林对那叶毕人帮助还真不少,于是,郑元凯吞吃军饷败露之后,被本帅交由云州郡守监狱羁押,那赵友林就叫叶毕人放了郑元凯,对吧?”</p>
“大元帅所言极是。本来,叶毕人会继续做他的牢头,可是就在大元帅重回边关之时,那赵友林忽然预感到什么不对,便给了叶毕人一笔银子,让他赶快躲避。于是,叶毕人便躲在了虎古县,那个当班牢子的村子里”</p>
“啊,本帅既已下令要拘押云州衙门监狱所有的牢子,那柳升威为何不去认真查找叶毕人,与那个当班牢子的下落呢?其实,叶毕人也没跑远,虎古县就在云州治下哎,这个柳升威办事如此拖拉,本帅有会要好好参他一本。”</p>
“大元帅且听属下慢慢道来,如果叶毕人从此远走高飞,倒不会有后面故事。后来过了些许日子,赵友林突然让人找到了叶毕人,送给他2000两银子,让他纵火烧了道刊商社。于是,叶毕人潜入城内,趁着月黑风高,放了一把大火,然后又逃回了虎古县藏起来。”</p>
“正是如此,本帅那日回家也听家人起,道刊商社的火灾是有人故意纵火。如此看来,是那赵友林让叶毕人在道刊商社纵火,他料知本帅一定会从匆忙赶往云州,然后他在半道布下关,等着本帅自投罗。哼,可惜,他关算尽,怎知本帅早已安排了后。”</p>
这时,一旁的段友山也插话了,:</p>
“属下那日看着大元帅匆忙而出,跟着的卫士也不多,怕大元帅出了意外。果然,这都是赵友林的奸计,幸亏大元帅料敌先,早已做了布置,才让那赵友林的奸计最终没有得逞。不过,那日也真是好险啊”</p>
</p>
高笙书听了,也对段友山褒扬了几句,然后问苏宛仁:</p>
“不过,本帅心中还有一些疑问,那云州郡守柳升威明明亲口对本帅,对叶毕人下了海捕文书,那叶毕人为何还能潜进云州城呢?”</p>
苏宛仁一听,对着高笙书竖起了大拇指,:</p>
“大元帅果然心思敏,属下把那叶毕人带回军中后,经过几番审讯,问清了他与赵友林的勾搭之后,便问他还有什么要的,他便与属下讨价还价,自己知晓一桩惊天秘密,如果他出来,让属下免他一死。属下以为他是讹诈,便假装答应,可未曾想,他倒出了一桩惊天大案”</p>
“啊!什么惊天大案,该不会是谋逆吧?”</p>
“正是谋逆大案,而且事关朝廷高官,以及军中将官。”</p>
“好,宛仁兄,你细细来,如果真是如此惊天大案,本帅还要八百里加急,飞马驰报京城,禀报圣上。”</p>
“好。叶毕人,他和一个污衣会的帮众私交甚笃。有一次,两人酒后,那污衣会帮众自己的大头领将很快就会坐上龙庭。叶毕人心中大为诧异,便对着那人连哄带骗,又把那人劝着喝了好多酒,那人终于,朝中许多重臣都加入了污衣会,在边关就有云州郡守柳升威和咱们军中的旅指挥使赵勇高”</p>
高笙书一听,心中便“咯噔”了一下,赵勇高,看来果然有你!不过,他面上也是不动声色地问段友山:</p>
“段元帅,你可知这个污衣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帮会啊?”</p>
段友山也是非常惊诧,:</p>
“属下也从没听这个污衣会,不过,这样的地下帮会咱们不能觑,当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以传授法术和咒语蛊惑人心,最后起兵造反,以至于天下大乱,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啊。”</p>
“段元帅的是,叶毕人那污衣会开始也是帮助百姓治病,活跃在民间,后来慢慢有些官吏也悄悄加入。听污衣会的首领神通广大,能够入地遁土,刀枪不入呢。”</p>
啊哈,看来骗子神棍真是咱们的国粹,除了张角,后世学他样子的骗子多了去,00年后的义和团,他们的所谓大师兄不也是能够刀枪不入?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把戏。义和团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都是慈禧这个臭老太婆听到他们“扶清灭洋”的口号,比较对她胃口,从而暗中扶持,最终酿成了大乱。</p>
义和团的发源地是山东,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可不信这一套,他对那些义和团,你们如果真能刀枪不入,他就奏请朝廷予以重用。于是,他让那些义和团在他面前表演,结果一枪一个,许多义和团众死在了袁世凯的枪口下,转而都逃到直隶发展。</p>
至于那入地遁土,也是一种障眼法,这可骗不了咱。不过,如果在云州边关,真有这种妖言惑众的帮会存在,咱真不能觑,万一,他们与蛮夷有所勾结,到时候等咱挥师进军大草原的时候,他们来个里应外合,那咱顿时就会腹背受敌,真是吃不了要兜着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