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话,他不出来了,呜呜呜地哭起来。</p>

    屋里众人也都听着,惊愕的样子。</p>

    棉娘安慰道,“亲家叔,您节哀,这确实是太不幸了。那你们去县城里看过究竟没有?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大郎的尸首带回来了没有?可有仵作去检验过死因?”</p>

    这下,赵家夫妻两人有些眼神躲闪。</p>

    “自然是去看过了,掌柜的给我们大郎赔了一点安葬费,大郎死得惨,我们能不去见他最后一面?”赵母开始话了。</p>

    棉娘又道,“大郎的尸首何在?具体是哪天被行凶的?报了官府衙门吗?那行凶之人,可否抓到了?”</p>

    这下,赵母眼珠子滴溜溜一转。</p>

    理直气壮道,“尸首没带回来,人家不让带,反正是被砍死了,官府也报了,官差,尸首要留在县城里破案,到时候案子破了再让我们去领”</p>

    就在这时候,棉娘的声音突然一沉。</p>

    没了之前的和气。</p>

    语调缓慢但清晰,“那你们的意思是,你们家大郎现在尸骨未寒,冤曲未解,你们身为父母,不在县城里为他奔波或等待消息,就回来,立刻到我们盛家来要回聘礼了?”</p>

    赵家夫妻有些心虚。</p>

    但话语上不认输。</p>

    “这有何不可?我们总是呆在县城里,吃喝住都要花钱,我们都是乡下人,哪里呆得起?布庄的掌柜让我们先回来,官府自会替死去的大郎作主,我们自然就回来了,还能怎么着?我们都是贫苦百姓,还能与县城的官府叫板不成吗?”</p>

    “至于你们盛家,两家亲事不在了,来找你们要回聘礼,难道不应该吗?”</p>

    </p>

    棉娘又沉声问,“大郎在布庄里出的事情,布庄给了你们多少银子的赔偿费用?”</p>

    “你管这么多作甚?给多少银子,都与你们盛家没有半点关系。”赵家夫妻紧张起来。</p>

    盛大婶子一冷静下来,也找到了苗头。</p>

    她开口道,“这真正是领养的儿啊!不心疼啊!布庄给你们点银子,你们就不管大郎的死活,回家来了,连尸首都不要了,你们这领养的父子母子感情当真薄弱,是不是大郎这一死,刚好给你们赚了一大笔银子,正合你们意啊!”</p>

    赵家夫妻仿佛被人戳穿了心思一般。</p>

    跳脚起来。</p>

    赵母的声音尖厉,“你胡什么呢?大郎是我们领养的没错,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我们都是乡下贫苦人,一没权二没势的,能不听官府,不听城里人的话吗?你的意思,让我们老两口给大郎陪葬了,就是心疼他吗?什么银子?我们养了大郎二十年了,他死了,人家赔点银子给我们,我们拿了,过分吗?再不济,我们也是大郎的父母!哪有不心疼孩子的?”</p>

    “依我,千错万错,就不该定了你们家的丫头,定了之后,别人才和我们,她克夫!我们那个后悔啊!”</p>

    </p>

    又开始扯东扯西了。</p>

    一到盛二妹,盛大婶子也开始护犊子了。</p>

    开始争吵不休。</p>

    好在,盛老爷子他们很快就回来了。</p>

    盛老爷子是个爽快人,赵家人的要求也很简单,退聘礼。</p>

    当初下聘礼的人,是赵大郎自己来下的。</p>

    下了大约价值五两银子东西的聘礼,好在盛家人不差这点银钱,没有动用,打算将来,二妹出嫁的时候,全部给她陪嫁过去的。</p>

    没想到,赵家人来要。</p>

    </p>

    盛老爷子二话不,让盛大婶子把东西拿了出来。</p>

    这时候,盛二妹冲了出来,她的眼睛都哭肿了。</p>

    看着,就怪让人心疼的。</p>

    棉娘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好。</p>

    盛二妹拦着,不让退。</p>

    “这些东西,都是赵大郎自己买的,他过的,没用赵家一文钱,不能退给他们!这都是大郎置办的呜呜呜呜”</p>

    盛老爷子让棉娘她们把二妹劝住了。</p>

    让赵家人清点了东西。</p>

    五两银子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对于乡下贫苦百姓来,也是很可观的。赵家人点完很欢喜,就要带了东西走。</p>

    却听盛老爷子又道,“我听你们污我们家二妹的名声,她克夫,你们向她道歉了,这些东西就带走,若是不道歉,那就让赵大郎自己来退。”</p>

    赵大郎都死了,自然是不可能来退的。</p>

    赵家夫妻看在东西的份上,站在盛家的大门口,给盛二妹道了歉。</p>

    “对不住了,我们情急之下,听信了谣言,胡八道,了一些不该的话,今天是我们大郎不在了,亲事结不了,但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就大人不计人过,以后还有好的姻缘的,大郎之死与你无关,是他自己福薄。”</p>

    这又让众人吃了一惊。</p>

    这赵家夫妻,为了钱物,当真是干脆利落的很,转弯迅速。</p>

    围观在盛家门口的村民们自然也听到了。</p>

    盛老爷子才放赵家夫妻拿着东西离开了。</p>

    盛二妹坐在院子里放声大哭。</p>

    乡亲们觉得二妹是真的可怜,各种议论纷纷地离开了。</p>

    再看热闹下去,就真不地道了。</p>

    盛家也关起门来,全部都心情不好。</p>

    盛老爷子抽着大旱烟,心情阴郁。</p>

    林氏带几个孩子们回书房里去读书了,可是发生了这事情,谁又能读得进去,只不过,管束孩子们,不让添乱罢了。</p>

    盛二妹哭,盛大婶子也跟着哭。</p>

    祝氏抱着女儿默默地去做家务活去了。</p>

    只有棉娘留下来,劝母女俩人。</p>

    这样的事情又不知道从哪里劝起来,只能,“二妹,这姻缘的事情,真不怪你,你是个好姑娘,只是那赵大郎命不好,与你没有缘份。”</p>

    还能怎么呢?</p>

    这效果并不好。</p>

    盛二妹一味哭。</p>

    边哭边,“大郎与我过,他是个孤儿,以前赵家夫妻成亲多年,未生子,就领养了他。领养他之后,赵家夫妻就生了儿子,大郎在赵家过得并不好,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做货郎,赚银钱给他爹娘,到了年纪上,他爹娘也不提给他寻亲,让他成亲,人家像他这个年纪的,二十了,家里不给亲的少”</p>

    “大郎来我们村里跑货,看上了我,想与我定亲,他们家里也不同意,让他再多跑几年,等赚多点钱,让他弟弟成了亲,再让他成亲,大郎怕我等不了,就偷偷自己攒了聘礼,使了媒婆来提了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