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6)。</p>
山东:</p>
山东好汉耿京满脸惊愕:“俺死了?竟是被安国所害?”</p>
望着天道盘点的消息,耿京整个人如遭雷击。</p>
不久前,他还因在天道历史中获大宋皇帝赐官而满心欢喜,未曾想,转瞬之间,天道便告知他已身死,且是被自己的兄弟所害!</p>
在这天道历史进程中,六人起义反金,最终仅有两人得到皇帝赐官。</p>
然而,还未真正坐上大宋皇帝赐予的高位,耿京便被尚在人世的另一个兄弟谋害。</p>
山东好汉李铁枪怒不可遏:“好你个张国安!要不是耿大哥在,老子早就看你不顺眼了。”他一边怒骂,一边冲向张国安,挥出一拳,直接将尚处于懵逼状态的张国安打倒在地。</p>
“好你个张国安,前一刻还信誓旦旦地着宁愿不要用兄弟的命换来的高官厚禄,转脸就把大哥给杀了,投向金人!”</p>
陈同飞亦是怒发冲冠,冲上前一顿拳脚相加。</p>
在山东,最讲究的便是一个“义”字。</p>
可这张国安,张口闭口也是“义”,却为了荣华富贵杀害耿京,投入金人的怀抱。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虚伪人。</p>
在场众人,除了愣在原地的耿京,纷纷对张国安拳打脚踢。张国安被打得鬼哭狼嚎,不断哀求。</p>
对于正在痛打张国安的李铁枪等人来,张国安只要老老实实地等待使团北归,就能当上大宋的大官。</p>
可他偏偏不老实,为了金国的高官厚禄与奖赏,偷袭杀害耿京,投靠金人。</p>
这对同为起义之人且未能活到南宋皇帝封官的他们来,简直罪大恶极。</p>
虽然他们还不清楚张国安为何会突然背叛耿京。</p>
但从天道开始盘点张国安嫉妒辛弃疾的做派时,他们心中便已有了猜测。</p>
没想到,他们的猜测完全正确,这张国安果然是那坏事之人。</p>
“都停!”</p>
从得知自己在天道历史中被张安国背叛所杀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的耿京,立刻让李铁枪等人停下。</p>
众人看着已被揍得奄奄一息的张国安。</p>
山东好汉李铁枪向耿京问道:“这张国安,该如何处置?”</p>
陈同飞却抢先开口道:“还能怎么处置?这等无情无义的人,一刀结果了便是。”</p>
山东好汉耿京看着奄奄一息的张国安,又望向天道画面,在这一瞬间,耿京仿佛想到了许多从前从未想过的事情。</p>
耿京缓缓道:“不要把他打死了,带着他走。等我们起义成功之后,再用他来祭旗,以告慰天道历史进程中的所有天平义军。”</p>
听了耿京的话,张安国先是错愕地看着耿京。</p>
他本以为耿京会念及兄弟之情,放自己一条生路。</p>
大祸临头,张安国连忙趴在地上,哀求耿京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在这一世里放自己一条生路,饶过自己这条狗命。</p>
毕竟天道历史中的世界并非现在的世界。</p>
在这一世里,历史已然改变,自己没有做对不起耿京的事,也没有背叛耿京。</p>
</p>
张安国觉得自己与耿京兄弟一场几十年,耿京不至于杀了自己。</p>
难道这一世,因为天道盘点,耿京的为人也被改变了?</p>
陈同飞早就看张安国不顺眼了,没给他继续哀求的会,直接将其打晕,然后绑了起来。</p>
</p>
山东济南五峰山下:</p>
蔡州才女范如玉轻声道:“看吧,我就这张国安不是什么好人。现在他把天平义军的首领杀了,投靠了金人。那天道历史中的义军是不是就散了?”</p>
金国东京(辽阳):</p>
郑国公完颜雍感慨道:“原来在天道历史中的天平义军首领,会是如此下场。”</p>
临安城:</p>
皇太子赵昚眉头紧锁:“大宋朝中的腐败,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天道没有将那些被金国收买与腐化的官员盘点出来,难道还另有深意?”</p>
山东辛家庄:</p>
辛赞叹道:“原来在我死后的山东反金义军,会是这样的结局收场。”</p>
</p>
唐太宗李世民沉声道:“张安国把义军首领杀了,贾瑞与辛弃疾又不在这天平义军之中。这怕是要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了。”</p>
“从整段历史来看,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件,都是对大宋是有利的。”</p>
“可惜大宋朝堂上的腐败,让他们错失了这么好的北伐时。”</p>
“这对所有想要收复中原的大宋志士来,都是一件巨大的憾事。”</p>
“这后世的大宋朝廷与皇帝,有愧汉人百姓,尤其是中原的汉人百姓。”</p>
明太祖朱元璋叹道:“这么好的北伐会,南宋都拿不住。若是南宋在知道完颜亮身死之时,就直接北伐的话,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与意难平了。”</p>
清康熙帝玄烨道:“贾瑞与辛弃疾出使大宋时被封赐的官职,远不如耿京,但都是南宋时期培养重点人才与升迁的重要官职。”</p>
“可惜耿京被张国安所害,山东天平义军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不然真会是大宋收复山东、收复中原绝好的一次会。”</p>
天平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以及天平义军内部已经分裂的消息,很快传到海洲,传到南宋的朝堂上。</p>
耿京之死,天平义军内部分裂,对整个南宋的主战派官员来,如同晴天霹雳。北伐还未正式开始,又不得不被叫停了。</p>
得知消息的天平军使团,也同样出现了分歧。辛弃疾坚持要北归山东。</p>
而贾瑞认为,再回山东,也不可能再重振天平义军之前的威势了。最后使团之中,没有人愿意跟随辛弃疾北归山东。</p>
即便是使团中无人愿意跟随自己北归,但辛弃疾执意要北归山东。</p>
因为不能为了自己生命安全与高官厚禄,就抛弃山东的反金义军与百姓,还有就是要杀了张安国,为耿京报仇。</p>
随行的京东巡检使王世隆,深深为辛弃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精神所折服。</p>
当知晓辛弃疾执意北归山东的原因及其背后蕴含的大义时,心中钦佩之意更是如潮水般涌起。</p>
于是,京东巡检使王世隆正色道:“吾乃奉大宋皇帝之命,北上山东宣读圣旨,封赐天平义军一众将士,岂敢辜负皇命?”</p>
在贾瑞与一众使团人员诧异的目光下,辛弃疾与京东巡检使王世隆,两人策马往北而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