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那不是范家的姐吗?在天道盘点中没能见到你与幼安成亲,实在是太可惜了,不如这一次就在辛家庄把酒席给办了吧!”</p>
范如玉与范如山以前都来过辛家庄。</p>
此时庄里的村民大妈们,见如此情况之下,范如玉依然跟着辛弃疾来到辛家庄,便立即开口谈论起。</p>
而范如玉被这些村民大妈得满脸通红,耳朵发热。她的脖子仿佛被某种神奇的法术定住了一般,僵硬得厉害,丝毫不敢转动一下。</p>
这让范如玉有种丑媳妇见家长般的举措拘谨。</p>
而此时的辛家大院的门下,站着一个垂暮老人,中的扇子在轻轻摇动着,并在静静的等着辛弃疾等人。</p>
“如玉也来啦!”</p>
辛赞语言与眼神中充满了欢喜,显然辛赞很喜欢蔡州才女范如玉。</p>
“如玉,来看辛爷爷了!”范如玉微微欠身,脸上绽放着温柔的笑容,如春日里最美的花朵。</p>
遂轻步上前,双扶住辛赞,轻启朱唇,声音如同黄莺出谷般悦耳:“辛爷爷,如玉来探望您了。听闻您近日身子骨依旧硬朗,如玉心中甚喜。”</p>
“哈哈哈,你这丫头,莫要哄我这老头开心了。”</p>
辛赞的笑声中,充满了欣慰,用轻轻拍了拍范如玉搀扶自己的,道:“老头也不傻,又不瞎,天道盘点老头也都看了。”</p>
辛赞遂转头望向辛弃疾道:“幼安,你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做得不错!”</p>
“祖父我!”</p>
辛弃疾刚要话,便被辛赞抬打断了。</p>
辛赞遂对范如山与党怀英问道:“南伯与世杰,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南伯也愈发沉稳大气,世杰也才情四溢,今世还能在离世之前还得以见之,实乃老头的幸事。”</p>
这时范如山与党怀英也上前行礼道:“见过辛爷爷,辛爷爷应多保重身体。”</p>
一阵寒暄过后。</p>
众人便进入院子里,这时的鲁勇毅与齐振刚,在收拾完战场之后也跟着进来了。</p>
辛赞缓缓开口道:“其实在天道盘点结束之后,你们心中都早有了答案。”</p>
“迈不过去的,只不过是心中的一道坎。”</p>
“而这道坎,也同样困束了我等的一生。”</p>
“人之将死,所思也开阔了。”</p>
“自靖康之难起,中原北地以及山东已沦落于金人里三十多年。”</p>
“而燕云十六州自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外族已然两百多年。”</p>
“然最有会收复中原,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南宋却连下十二道金牌诏回岳飞将军,后以莫须有之罪,杀害了岳飞将军。”</p>
到这里,辛赞缓缓叹了口气道:“自岳飞将军被杀害之时,我等早应该看清,南宋朝廷,他们并非无力收复中原。”</p>
“而是不想收复中原,又亦者,他们不想有人能收复中原,让其功盖过太祖太宗皇帝。”</p>
“我等民族源自上古的三皇五帝,我等汉人的民族尊严来自大汉王朝。”</p>
“我等之学识智慧学自上古先贤,我等文化传承来自汉人先祖的积淀。”</p>
“这些种种,有一样是南宋给予我等,给予你们的?”</p>
辛赞的这一段讲述,让辛弃疾等人心中的那道枷锁,出现了断裂与动摇。</p>
汉人民族传自上古华夏,民族尊严与文化传承,皆是来自先辈们的积淀。</p>
而作为后世子孙的他们,不能收守住先祖们留下来的土地,任由外族欺凌,这是他们做为后辈子孙的不尊与不孝。</p>
而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辛弃疾所做的一切,已经对的起他南宋了。</p>
然南宋的皇帝,南宋的朝代呢?他们又做了什么?</p>
辛赞继续缓缓的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们不必顾虑太多。”</p>
“中原北地与山东失陷已三十多年,若是在这一世里,你们能将金人驱出中原,收回燕云十六州,让我们汉人重塑民族之尊严。”</p>
</p>
“我等的先辈祖先只会感到欣慰,后世子孙也亦会为感激与敬仰你们。”</p>
“若是失败了,那也无妨,努力过,奋斗过,在地下也可以告慰先辈了,不负先辈之血性与尊严。”</p>
</p>
大秦始皇界。</p>
始皇帝嬴政:“何为民族大义?何为民族尊严?”</p>
“李斯、尉缭以及诸君,当如何看待这天道盘点二期中的含义呢?”</p>
在始皇帝嬴政看来,像辛弃疾这种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况,只要不存在异心,是不可能在自己身上出现的。</p>
至于被外族欺凌自己帝国的百姓子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p>
现在唯一想不通的便是,天道二期之中隐藏的含意,像是在意传着民族大义与民族尊严。</p>
民族尊严,可以很好理解。</p>
但是民族大义,却是有些不太明白,这个大义是何所指。</p>
国尉尉缭没有想到始皇帝嬴政,会在第二期天道盘点结束之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让尉缭实为意外。</p>
李斯与始皇帝赢政,都是尊重法家之人,讲究的是法制统治百姓,讲究是的法理上的统一性。</p>
而自己虽然是兵家出身,但也了解过儒家的一些思想。</p>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倡导的是民众百姓在道德观念层面上的统一性,也相当统一了思想与道德观念。</p>
国尉尉缭思量过后,觉得始皇帝,提出了这个问题,自己也可以因问题,而提出看法,也不会有何不妥。</p>
遂站出来道:“陛下,臣有愚见。”</p>
始皇帝嬴政见尉缭如此,眉头微皱,但仍旧道:“但无妨!”</p>
国尉尉缭:“臣观二期天道盘点之中,有一极为关键之存在,那便是儒生!”</p>
尉缭此言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哗然。</p>
因为秦国自孝公以来,一直主张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始皇帝并不太喜待儒生。</p>
但是一想尉缭是兵家鬼谷子的门生,应该没有理由为儒家出头,便不急于出言。</p>
始皇帝嬴政:“继续!”</p>
国尉尉缭:“以臣愚见,后世之民族大义,乃是在思想与道德观念上一种比归属感更为强烈之情感。”</p>
“譬如,众多齐国之人,即便在大秦统一天下、齐国已然灭亡之后,仍以齐人自称,而非秦人。”</p>
“虽秦人、齐人、楚人皆同根同源,同为华夏之族,然他们仅对已亡之楚、齐更具归属感。”</p>
“在第一期天道盘点之结尾,天道曾提述,后世汉武帝赋予大汉灵魂,让中原百姓拥有尊严,并自发以汉人自称,自此,华夏汉族诞生。”</p>
始皇帝嬴政缓缓道:“如此来,朕虽统一了天下形势,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却并未能统一各国民众百姓的思想。”</p>
“反倒是让后世的汉武帝,将中原百姓的思想给统一了?!!”</p>
</p>
第二期的天道盘点结束之后,诸天万界下,各个时代的世界里,都有着不一样的反应与改变。</p>
三天时间转瞬即过。</p>
一道金光再次从天而降,天道之音,再次响起。</p>
天道画面缓缓打开,但是这一次并没有立即出现文字与声音的介绍,而是在连接着上一期天道盘点结束时的画面。</p>
画面中,一名士兵头戴尖顶军帽,帽上红缨摇曳生姿,他脑后那长长的辫子,随着匆忙的脚步有节奏的摆动着。</p>
他双心翼翼的捧着两样物品,印有安西二字的军旗,以及那本已经泛黄,染上陈旧色调,像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气息的文簿。</p>
士兵脚步匆匆,来到一位身姿挺拔如松、身披威严军服,正坐在一副棺材旁休息,神态肃穆,目光深邃的老将军前面,递上双捧着之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