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135章 封常清错误的预估
    看着天道盘点的画面中,安禄山为了发泄心中痛失儿子的愤怒,站在陈留城的城墙上,下令让所有投降的唐朝官民互相砍杀。</p>

    以为投降就可以保命的陈留唐军,全都面面相觑。</p>

    不少投降的陈留唐军,都一同望向同样站在城墙上,带着他们投降的原陈留太守郭纳。</p>

    从投降的中原唐军的眼神之中,都可以看得出,他们在用眼神向原陈留太守郭纳,这是为何?我等都投降了,还要相互砍杀自己所熟悉的人或曾经的队友吗?</p>

    安禄山冷漠的淡淡道:“怎么,郭太守也想下去和他们一起?”</p>

    原来还想出言的郭纳,脸色瞬间苍白,看着周围严阵以待的叛军,还有早已拉满全弓,随时都会放箭的弓箭,郭纳立即就不敢出言了。</p>

    看着城墙下投降的唐军,一个个瑟瑟发抖,脸色惊恐,目光中充满绝望与无助。</p>

    安禄山脑海里想到的,却是自己儿子在被杀之前,应该也是这般的表现,眼神之中应该也是这样的充满绝望与无助吧</p>

    安禄山冰冷道:“不杀,全都得死!!”</p>

    但在安禄山与叛军的逼迫下,这些绝大多数想投降保命的陈留唐军,不得不拿出屠刀,砍向了自己人。</p>

    最后,在陈留城下爆发了一场血腥残忍的混战,这场混战屠杀直到砍死了七八千人,血流成河才算停止。</p>

    诸天万界下,看到此一幕的大唐时代的百姓,以及大唐汉人将士们,无不震惊与震怒。</p>

    这是比直接被叛军屠杀,还要残忍的厮杀画面。</p>

    为了自己活命,必须要挥刀砍向自己曾经的队友或认识的人。</p>

    这太残忍了,安禄山与他的叛军,就是一群恶魔,全都该下十八层地狱</p>

    汉武帝刘彻(25岁)怒目圆睁道:“非吾族类,其心必异。”</p>

    明太祖朱元璋脸色阴沉道:“战争从来都是血腥的,成王败寇,但是杀降同样是自毁长城。”</p>

    “之后睢阳之战的军民,以及南阳的军民,估计就是知道陈留城的这次屠杀才会如此军民一心抵挡叛军的吧。”</p>

    </p>

    叛军已然渡过黄河,陈留太守郭纳惧敌开门投降,陈留失陷,河南节度使张介然以身报国的消息传回大唐。</p>

    大唐朝廷上下震惊,叛军进军之速度,堪称神速,过了黄河天险,便是直逼荥阳,之后便是武牢关与东都洛阳了。</p>

    洛阳乃是大唐王朝的东都,其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但是东都洛阳城中能有多少能战之兵,没有多少人知道,现在一切全都只能依靠大唐名将封常清的招募了。</p>

    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东都洛阳城内招募的新兵能有多少战斗力?</p>

    知道安禄山叛军已经渡过黄河,并且拿下陈留城后,不少懂得军事的老将已经有些担忧了起来。</p>

    然,宰相杨国忠不懂军事,也意识不到叛军顺利渡过黄河之后,会对大唐王朝造成何等不利的局势。</p>

    </p>

    但他得知陈留城的失陷,是因为陈留太守郭纳开门投降所至之后,再次借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面前表露忠心,并且诋毁他人的不忠。</p>

    此时已年过七旬的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历经无数辉煌,开创了开元盛世,大大的扩张了大唐王朝的图。</p>

    却也听惯了阿谀奉承,安禄山的叛乱,河北之地不战而降或弃城而走的人。</p>

    现在再加上郭纳的开门投降,以及宰相杨国忠谄媚殷勤,真真假假让唐玄宗李隆基难以分辨,也使唐玄宗李隆基越发的昏聩与害怕。</p>

    害怕自己真的成为第二个隋炀帝杨广,第二个秦二世胡亥</p>

    始泰帝嬴政眉头微皱:“秦二世胡亥?大秦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是胡亥?大秦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怎么会是胡亥?”</p>

    “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朕的大秦王朝,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p>

    隋明帝杨广:“隋炀帝杨广?朕死后的谥号是‘炀’?,是谁给朕起的这个谥号?简直就是在胡八道,信口胡诌!”</p>

    攻破陈留,安禄山的叛军马不停蹄地继续西行,两天后到达荣阳城下。</p>

    叛军势大,铁骑之威,再一次在荣阳城下展现,攻城步兵的鼓声如震天惊雷。</p>

    久不经战事的荥阳士兵,其表现如陈留城中的守兵相差无几,未战已胆怯。</p>

    遂荣阳被叛军攻破,荣阳太守崔无波战死,叛军自范阳(北京)起兵叛乱起,已然直逼武牢关,离东都落阳只有一步之遥。</p>

    叛军之凶猛与强大,其进军速度之快,威慑力之强盛,令人惊震不已。</p>

    此时,赶赴东都洛阳招募士兵,大唐西域名将封常清收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陈留城就已经失陷,荣阳城被破的消息,也是震惊不已。</p>

    但封常清认为武牢关地形险要,并且认为叛军之所以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主要依靠的就是骑兵。</p>

    然武牢关的地形,叛军的骑兵无法展开,骑兵优势就没有了,只要自己在武牢关中坚守不出,应该是能挡住安禄山的叛军。</p>

    当年太宗皇帝,就是在武牢关以少胜多击败窦建德支援在洛阳称帝王世充的军队,为大唐江山奠定了坚实基础。</p>

    看到这里,隋明帝杨广突然就从宝座上站了起来。</p>

    并且已然感觉到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大隋的江山,似乎有些不妙了。</p>

    天下同名同姓者何其多,出现一个李渊并不算是多稀奇,但是王世充在洛阳称帝,这一则消息就不同了。</p>

    隋明帝杨广喃喃道:“难道这大唐王朝,是大隋王朝之后的王朝?”</p>

    “那个唐高祖李渊,真的是朕的太原老表??”</p>

    </p>

    可惜,封常清只意识到了武牢关的地形的地势险要,叛军骑兵无法展开之外。</p>

    却没有预料到叛军的步兵强大,也没有预料他们在匆忙之间赶到武牢关上,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建立起守关所需的准备时,叛军已经兵临城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