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河时期下的时代,对百姓来最大的问题是生存,对一个想要稳定的王朝来,最大的政策问题,同样是百姓的生存问题。</p>
在严嵩父子,以及严党的专政下,朝廷官员开始放肆敛财,卖官鬻爵等腐败现象丛生,朝廷效率开始低下,利民的政策执行受阻。</p>
大明的贵族,官僚,以及土豪劣绅们,通过相互勾结,陷害等方式,大量兼并了大明百姓的土地。</p>
农民百姓失去土地后,只能沦为佃户任由剥削,或是沦为流民不知生死的明天。</p>
明太祖朱元璋怒道:“三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在明面上朝廷的动作一切看似正常,但暗地里呢?”</p>
“这后世的明世宗朱厚熜,简直就是大明王朝的唐玄宗。”</p>
明仁宗朱高炽:“卖官鬻爵,官僚勾结,大量兼并百姓的土地。整个大明王朝,还处在冰河的特殊时期下,王朝想不动荡都难。”</p>
“怪不得,后世有人,会那么想大明王朝早一点灭亡了。”</p>
</p>
在北方的蒙古鞑靼部,为了对应冰河时期下的天灾,更是频繁的南下入侵大明,大肆掠夺百姓的粮食与财产。</p>
更是想以武力逼迫等方式,让大明开放互市,以求能得到足够的粮食与布帛等物资需求,来应对天灾的寒冷。</p>
大明成祖界。</p>
明成祖朱棣看着天道画面中,展示的大明王朝明世宗时期的大明疆域图时,顿时就怒了:“怎么在后世,大明王朝的疆域,缩了这么多?”</p>
“连那鞑靼部,都敢如此放肆的南下侵犯大明,还想以武力来逼迫大明了?”</p>
“这大明的后世,也是一群不孝的朱家子孙,把祖宗留下的疆土,全都给败光了。”</p>
大明英宗界。</p>
明英宗朱祁镇:“这明世宗朱厚熜,真是大明朱家的不孝子孙,竟然把大明先祖的威名,败了个精光。”</p>
“连北方那么大一个疆域,都送给了鞑靼。”</p>
“看来,身为后世大明朱家先帝的朕,很有必要在这一世里,替朱家的不孝子孙,来教训教训这北方的鞑靼胡族了。”</p>
</p>
在南方,沿海的倭寇猖獗严重,杀之不绝,使百姓更加的民不聊生,民怨沸腾。</p>
不知有多少南方的大明汉人百姓,为了生存,被迫下海,不是成为新的海寇,就是成为南洋诸岛,诸国去求生的汉人。</p>
始皇帝赢政:“下南洋求生?难道在南方的大海里,还有新的生存之地?”</p>
又涨见识了,看着天道盘点中,一条条大大不断驶入汪洋的海船,寻求新的生存的百姓。</p>
诸天万界下,所有不知道南洋的帝王与百姓们,都非常的好奇,也非常的想知道,这南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p>
第三期的天道盘点,让他们看到西域,现在今天这一期的天道盘点,又让他们知道南洋诸岛以及海外诸国。</p>
但是在汪洋里寻求新的生存之地与生,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p>
看着天道画面中,在海面上,在暴风雨夜下,在汹涌的海浪上,百姓们紧紧的抱住他们所乘坐的海船。</p>
如同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舟般,在海面上,被狂风暴雨疯狂的肆虐着,被汹涌的海浪不断的冲击与拍打着,随时都会有被汹涌海浪给吞没掉的可能。</p>
这就是九死一生的海上之行啊!</p>
诸天万界下,王侯将相,以及百姓们,第一次看到大海如此的波涛汹涌与危险的画面时,全都瞠目结舌,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p>
</p>
汉武帝刘彻:“这后世大明时期的朝廷与官员,到底是要黑暗到什么程度,才会把百姓逼迫到海上去寻求生?”</p>
明太祖朱元璋:“怪不得后世有人,会想让大明王朝早点灭亡了。”</p>
“要是换成是咱在那个时代,咱都想再次拿起武器去反了它了。”</p>
</p>
极寒的天气下,在没有粮食,没有足够保暖的衣物,下南洋是众多不想被冻死,不想被饿死的百姓们的唯一的一丝生。</p>
</p>
然而,冰河时期,并非仅仅在华夏大地之内发生,而是在全世界,与全球性质的天灾。</p>
大明王朝在面对这样的天灾,华夏之外的部族与诸国也在面对着,天灾的寒冷。</p>
大秦始皇界。</p>
始皇帝赢政惊疑:“全世界?全球性质?”</p>
“这些又是什么新的东西?”</p>
上一期天道盘点结束之后,为了弄清楚大唐王朝时期的西域,河西走廊,以及塞北之地,在大秦帝国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p>
始皇帝赢政还特意让人去翻找了与之相关的古籍,看有没有有用的什么记载。</p>
可惜,关于西域,河西走廊,以及塞北有关的记载非常少。</p>
然而关于匈奴,月支等西北部族的记载,在逸周书等古籍中,倒是有所记载,他们也极可能是,上千年以前夏后氏的分支族人。</p>
然而从夏朝覆灭,至大秦统一六国,已然过去了一千四百年。</p>
即便华夏百姓与匈奴,月支等西北部族人,极可能是同宗同源之人,现在仍旧是大秦帝国的政治大敌。</p>
如今,天道盘点又爆出一个全世界,全球性质的新词了,仿佛再次打开了始皇帝赢政,一个更高维度上的视野与认知一样。</p>
</p>
汉武帝界。</p>
汉武帝刘彻:“当初张骞从西域出使回来,就告诉过朕,他在大夏(阿富汗北部)时看到了蜀地(四川)出产的邛竹杖和蜀布。”</p>
“经过询问,才知道,有一个国家叫‘身毒’(印度),这些商品是从身毒辗转贸易而来的,并非是通过河西之地,经过西域到达‘身毒’的。”</p>
“朕于是就让黄门译长等为大汉使者,寻找通往‘身毒’的道路。”</p>
“他们便从,徐闻(广东徐闻),合浦(广西合浦)坐船出发,经海路到达了‘身毒’。”</p>
“朕那时就已经知道,世界之大,岂非华夏中原之地也。”</p>
</p>
明成祖朱棣:“当初郑和下西洋的舰队,远行到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新加坡),暹罗,锡兰山等海外诸国,还带回来了不少新奇的好东西。”</p>
“同时郑和还画了一张,能抵海外各国的诸番图,好似是叫作茅坤图。”</p>
“但是,朕是真的没有想到,到了大明的后世,竟然大明的朝廷,以及那些贪官污吏,把大明的百姓,逼迫到下南洋去寻找生。”</p>
</p>
诸天万界之下,不少帝王,也在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了,天下之大,也比他们所要想象之中还要大很多。</p>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所谓的冰河时期的天灾,居然不止是在华夏大地之上出现。</p>
而在华夏大地外,更遥远的地方,也是同样出现。</p>
</p>
明都督同知戚继光:“原来倭寇怎么也剿灭不绝,也全都是因为这个冰河时期的天灾在作祟。”</p>
“当然,同样也是大明朝廷中,怎么也杜绝不了的贪官污吏所造成的。”</p>
</p>
纵然严嵩与他的严党能够操纵大明的朝政,即便明世宗朱厚熜昏聩后只顾着追寻长生。</p>
但是严嵩与他的严党,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权倾天下。</p>
在嘉靖四十一年(562)在与徐阶的党争之中,遭遇了失败,被明世宗朱厚熜赶出内阁。</p>
嘉靖四十四年(565)其孙严世蕃被世宗下诏诛杀,严嵩被削籍为民,于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严嵩在墓舍寄食而死。</p>
而在党争中赢得大明内阁首辅的徐阶,也正是为大明王朝在冰河时期,续命了七十年之人的老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