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285章 毁大明天下书院
    在张居正上疏,明神宗朱翊均同意之后,张居正立即以大明朝廷的名义下诏毁天下书院。</p>

    自应天府以下,凡六十四处,尽改为公廨要求清产查封,驱逐山长,遣散生徒。</p>

    对书院不仅摘招牌、禁聚会,还清查房舍财产,尽数归公如江西共225处书院,毁了22处。</p>

    仅白鹿洞书院因敕建未毁,只留下祭祀的三百亩学田,书尽毁。</p>

    吉安的白鹭州书院挂“湖西公署”牌匾,文江书院以关闭形式,躲过毁损。</p>

    安福的复古书院改为城南学社,江南应天府69处书院,毁了64处。</p>

    由于紫阳,金山,石门,崇正,天泉五个书院,乃是大明官方所立的书院,传授亦是大明官方认同的学,得以被保留。</p>

    河北高邑的恒阳书院,因查禁令前,提前到知消息,自行查封而躲过一劫。</p>

    而其余各地的书院的遭遇,大致相同,由于在考成法之下,又是张居正亲自督办,官府的人员,没有人敢此事上徇私舞弊。</p>

    因为在这几年下来,有太多的官员,因有没完成考成法下法的制定任务,不是被罢官,就是被革职,就是被贬职的。</p>

    汉未乱世界。</p>

    征虏将军张飞:“我滴乖乖,这后世的张居正是真够狠的,他是灭了多少书院,这不把天下的读书人,全给得罪了?”</p>

    看着天道画面中,那些被捣毁,被毁坏,被烧毁,被摘牌换名的书院,征虏将军张飞算是看傻了。</p>

    这后世的张居正果然是一个狠人,这不把那些自以为清高,自以为有见识的腐儒给气疯了?</p>

    虽然张飞,是一名征战沙场的将军猛将,但不就代表张飞没读过书,没上过学堂与私塾。</p>

    </p>

    大明成祖界。</p>

    明成祖朱棣:“这个张居正,真是甚合朕意,太对朕的胃口了,若是可以,朕是真想见一见这后世的张居正。”</p>

    只要敢跟腐儒对着干的人,都能被明成祖朱棣高看一眼。</p>

    </p>

    大宋高宗界(6)。</p>

    济南公子辛弃疾:“虽在华夏千古之中,有过多次焚毁书籍的记载,其目的于后世张居正所行的目的是相同的。”</p>

    “但是,在华夏历史中,敢如此大规模焚毁书籍或者书院的人,哪一个不是身居高位的帝王?”</p>

    “如些,秦孝公嬴渠梁,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梁元帝萧绎,隋炀帝杨广等,哪一个不是以一国之君的君位在行此事?”</p>

    “怕是这张居正此举,也是整个华夏千古历史中,以人臣身份,敢行此事的人了吧。”</p>

    对于,高谈阔论与空想之人,辛弃疾也是同样的厌恶。</p>

    若是要与人进行辩论或者是争论,又或者是大谈道德与道理,就能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话。</p>

    辛弃疾相信,整个金国之内,没有几个金人,能是南宋那些高位官员相抗衡的。</p>

    若是光是讲道理,讲道德高尚,就能天下太平的话,那么那些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汉人百姓,又为何会被金人欺凌?</p>

    所以从天道一开始盘点后世大明书院的种种时,</p>

    </p>

    辛弃疾就已经对这后世的大明书院没有多大好感了。</p>

    最后,济南公子辛弃疾开口言道:“谁,张居正灭了天下书院,就把所有的读书人给得罪了的?”</p>

    “虽然是身处在不同的时代,我身为大宋时代读书人的辛弃疾,却是非常赞同后世张居正这一举措。”</p>

    “张居正毁掉后世那些大明书院,就感觉自己被得罪了的那些人,全都是些夸夸其谈,空有大志与抱负,却全都是无真才实学,能治理或保一世天下安稳之人。”</p>

    </p>

    大明世宗界。</p>

    明世宗朱厚熜:“朕虽在嘉靖十六年(53)毁掉湛若水创办的所有书院,又在</p>

    与十七年(53),再次下令‘申毁天下书院’。”</p>

    “虽朕下令要毁天下书院的目的,与张居正的目的有些不太相同。”</p>

    “但朕是大明王朝的天子皇帝,朕自然敢做。”</p>

    “而这张居正在后世,居然也敢这么做,其魄力与胆识,真是让朕不得不又要高看他张居正一眼。”</p>

    </p>

    在张居正刚开始下令毁掉常州知府施观民私创书院,以及一些比较高调行事的书院时。</p>

    只是认为张居正其举,只不过是在为了平息由施观民与张敦复,所引起的民怨之举,因此并没有太在意。</p>

    可是当要毁灭自己所在的书院的官差上门时,才发现,已经晚了。</p>

    在这个过程之中,虽有人上疏对张居正进行弹劾,但是效果不大。</p>

    因为放纵书院,继续施展下去,放任其不管,会对大明王造成怎么样的危害,张居正早就已经向两宫太后,以及明神宗朱翊均阐明过。</p>

    两宫太后,虽然不会过多的干涉大明的朝政,那是因为她们清楚,张居正是和她们一个政治同盟的人。</p>

    况且,有张居正如此冲锋在前的维护皇室权威,她们也乐意看到。</p>

    毕竟,张居正所做过的事情,她们也是知道的,尤其是张居正为了维护皇权,去做那些得罪官员与士族的事情,她们也是支持的。</p>

    否则,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要是站在大明皇权的对立面,那么大明的皇室以及她们,想要安稳就难了。</p>

    大明太祖界,</p>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此一幕,尤其是两宫太后的心思之后,立即就点头表示满意,并开口言道:“这后世的两宫太后,还是比较拎的清的”</p>

    </p>

    大明官场上的弹劾对张居正无用,反而激起了大明众多读书人的怒火。</p>

    其中就有,曾在显灵宫讲学活动中,公开嘲讽与指责张居正“不知太学之道。”,而闻名的夫山先生的何心隐。</p>

    在知道张居正下令废除天下书院时,何心隐更是七窍生烟,宣称要不择段把张居正毁掉。</p>

    并撰写专文原学原讲驳斥张居正禁止讲学的命令,并在多地讲学,毫不理会相关功令。</p>

    即使被张居正下令通缉,何心隐仍然一边逃亡,一边流窜讲学,被其好友与崇奉者视其为“以布衣倡道,不畏强权。”,具有叛逆与挑战精神的“真英雄”。</p>

    最后,何心隐在祁门被捕,由祁门押往南安府,后被押往湖广武昌,最终死于武昌狱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