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446章 大明第一忽悠沈惟敬的才能
    面对倭寇表露出要失言与反悔的意向,让此时身在倭营的沈惟敬,发现自己是毫无办法。</p>

    同时,倭寇的失言与反悔之意,也让沈惟敬第一次感觉到了,政治权力争斗的隐晦段与谋略,是如此的可怕的。</p>

    因为,这是倭寇释发与表现出来的意向,但这也仅仅是一个意向而已。</p>

    毕竟,此时的倭寇,并没有实际性的行动与动作,是要真正的失言与反悔。</p>

    若是倭寇一方,迟迟拖着不向大明王朝呈上投降书,那么大明王朝的内部权力斗争,都会因此而变得剧烈起来。</p>

    因为,沈惟敬在刚回到大明辽东的时候,就看到了在朝鲜战场上威风凛凛的李如松,也都因为朝廷的党争,被停职闲居在家。</p>

    若是自己,把倭寇迟迟拖着不肯向大明王朝呈上投降书的意向,带回到大明王朝的话。</p>

    沈惟敬不敢想象,大明朝廷的党争会演变到何种程度,自己也必定难以脱罪。</p>

    若是自己,带回去的信息是,倭寇根本就没有打算向大明王朝投降,倭寇之前在龙山仓所答应的一切,都不过是倭寇的缓兵之计的话。</p>

    这将是对大明朝廷所有主和一派的所有官员来,都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政治打击。</p>

    在进入到倭寇釜山军营的第一个夜晚,沈惟敬在床上那是一个辗转反侧,无法入睡。</p>

    第二日的一大早,一夜未睡的沈惟敬,来到釜山码头时,看到一艘艘挂有西行长家族旗号的商船正在釜山港装填货物时。</p>

    沈惟敬顿时眼前一亮,计上心头。</p>

    于是,沈惟敬快步的踏进了,这釜山码头之中。</p>

    沈惟敬是大明派出的使臣,并且多次出入倭寇军营,又精通倭语,凭借着其在京城市井中混迹的才能,很快就与码头的倭寇打成了一片。</p>

    而,一直都远处在监视着沈惟敬的西行长,不由皱起了眉头。</p>

    以西行长对,沈惟敬的了解,自己昨天的态度与所作所为,这沈惟敬不可能看不出来的。</p>

    西行长就是想要沈惟敬,把樱花倭国不可能向大明王朝呈交投降书的意向,带回到大明王朝之中,让大明王朝的内部争斗变得更加的激烈。</p>

    只有这样,樱花倭国才能在休养生息之后,发起更有把握的卷土重来的攻势。</p>

    然而,沈惟敬此举,让西行长一时有些摸不清头脑。</p>

    大明神宗界。</p>

    居间:</p>

    百姓:“不得不,这沈惟敬确实是个妙人,这么快就能与倭寇混迹成一起了,”</p>

    看着天道画面中的沈惟敬,在釜山码头中来回穿梭,左看看,右问问,然后又能与倭寇们聊在一起,确实惊到了不少人。</p>

    </p>

    当沈惟敬再次踏入西行长的营帐时,只见西行长正端坐在主位,眼神中透着几分审视与好奇,并道:“沈先生,今日可有收获?”</p>

    沈惟敬脸上瞬间堆满笑容,拱道:“今日的收获不少,西将军应该已经知道老朽,原本是大明京中的一名商人。”</p>

    “因精通倭语,才有幸当了这参将的官身。”</p>

    “今日一早,见贵码头的忙碌,不由自主的就好奇了起来。”</p>

    </p>

    “在这里,老朽想向西行长询问一下,若是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奇货,若是能出现在樱花倭国之中,如今价格是几何?”</p>

    沈惟敬这段很是普通的日常交谈话语,却是在向西行长隐含传递着两层意思。</p>

    首先是表明自己的身份背景,称自己原本是商人,因精通倭语才当了参将,商人之间,更关乎与自己有关的利益。</p>

    其次,询问大明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在樱花倭国的价格,是在暗示西行长若与大明开展贸易,将会有巨大的利益可图。</p>

    都是商界里的狐狸,西行长在看到沈惟敬混迹在釜山码头时,在心中已经有所猜测。</p>

    但西行长,还是没有想到,沈惟敬竟然会是如此的直白。</p>

    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在樱花倭国,更是奇货的存在,若是西家族能</p>

    当初樱花在几乎占据整个朝鲜的时候,他西行长为家族所选择的领地在平壤城一带,不就是为了掌握大明与樱花倭国之间的贸易路线的巨大利益吗?</p>

    沈惟敬见西行长沉思,继续言道:“大明与樱花倭国之间,若是再有战事,恐惧老朽的发财梦怕是做不成了。”</p>

    “若是明倭两国之间,从此往后能交好相处,摒弃战事,这贸易往来一旦畅通无阻,西将军家族的财富必将呈几何倍数增长。”</p>

    “届时在樱花倭国的商界中,还有谁能与将军家族抗衡?”</p>

    西行长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仍故作镇定:“可与大明开战,若取胜,获得的岂止是财富。”</p>

    见西行长终于是动了心思之后,沈惟敬言道:“西将军何知,大明天兵有几何?铁甲精骑又有几何?火炮利船又有几何?”</p>

    “大明的将军,名将,如查大受将军,祖承训将军,李如梅将军,吴惟忠等将军,又有几何?”</p>

    “即便朝鲜之地因两国战事沦为废土,化为焦石,能对大明天朝造成的损失,也不过是微乎其微罢了!”</p>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p>

    民间:</p>

    百姓甲:“真是没有想到,这沈惟敬竟然如此有胆色和谋略!原以为他只是个会倭语的市井之人,没想到三言两语,就直击西行长的要害。”</p>

    百姓乙:“看到这后世沈惟敬之举,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担得起大明第一勿扰的名头。”</p>

    “能在我们华夏中原史书留下一笔的人,都不是常人。”</p>

    </p>

    在沈惟敬三寸不烂之舌下,西行长终于反应了过来,自己本身也是一名商人。</p>

    因为在平壤城中,被李如松击败后,竟忘了自己的初心。</p>

    沈惟敬提及的贸易前景,也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西行长,因受到战争影响的内心。</p>

    权力与财力,这两者他西行长都想要,但是在竞争权力的道路上,他西行长已经到达了,目前所能接触到的顶峰。</p>

    但是财力,却是可以无穷大的。</p>

    这一刻,西行长被沈惟敬给动了,也不再是一头扎进到只想搞战争的谋客中了。</p>

    西行长皱起眉头,沉默良久后开口:“可若是与大明议和,于两国而言自然是好事,就是太阁殿下那边恐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