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第六任辽东总兵李如梅与倭寇大军的继续北上</p>
大明神宗界(55)</p>
民间:</p>
百姓甲喃道:“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李如松将军就这样死了?”</p>
“身为大明的辽东总兵官,并且已经有了与比肩其父李成梁将军地位的他,才五十岁,这样死了?”</p>
百姓乙:“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大明的武将,是真的玩不过那些擅长搞阴谋诡计的腐儒文官。”</p>
百姓丙:“大明的腐儒文官就是一群可怕的蛀虫。”</p>
“他们高坐在朝廷之中,所做的龌龊事,只要不暴露,就可以一直的高枕无忧,并且没有任何生命的危险,真是太可恶了。”</p>
百姓丁认同道:“就是,就算他们所做的龌龊事败露了,也不会有太大的生命危险,最多就是被勒令致仕归乡而已,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真是太爽了。”</p>
“他们在位期间的贪赃枉法,搜刮的民脂民膏,即便不再做官,都足够他们归家之中,做一个富家翁了。”</p>
百姓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大明的文官大员,他们做的恶事在败露之后,为什么不直接下旨斩了他们。”</p>
“连那为大明王朝立下战功的二品武将,他们斩就斩,真是太不公平了。”</p>
百姓甲喃冷笑道:“公平,这世间哪有公平可言,我就不信到了后世人所在的时代,他们的世界,就真的有公平了吗?”</p>
“连那出卖了李如松将军的人,天道盘点都不给盘点出来,就可以猜测得到,这其中的牵连必然重大。”</p>
“若是天道把泄露了李如松将军进军路线的人,给盘点出来了,估计那人又会像兵部尚书石星那样沦为弃子。”</p>
“他们依然可以高枕无忧,稳坐泰山。”</p>
百姓丁:“我刚才就想怒问天道,为什么不把泄露李如松将军的人给盘点出来。”</p>
“现在听老兄这么一,顿时就明白了,想要李如松将军死的,并非是一两个人,而一大群人”</p>
</p>
大宋高宗界(6)</p>
金国首都中都大兴府(北京):</p>
金主完颜亮:“我就知道,汉人就喜欢这样的内斗与阴谋诡计,他们只适合被人统治,用武力统治他们,他们才会老实。”</p>
</p>
大明宣宗界。</p>
明宣宗朱瞻基:“皇权有时候,就是制衡,李如松,李成梁的李家在辽东地区经营多年,早已是名副其实的辽东王。”</p>
“加之后世明神宗朱翊均的皇权,已经被他自己给毁了,他朱翊均想再收回,由自己亲下放开的皇权,哪有那么容易。”</p>
“即使是李成梁,李如松这一代,忠于明神宗朱翊均,那么下一代呢?”</p>
“黄袍加身之事,又是每一个皇帝都不得不防之事。”</p>
“只能,这后世的明神宗朱翊均,他自身就足够的政治才能与魄力来完成这件事情。”</p>
“怪不得后世人,会如此推崇张居正了。”</p>
</p>
“清算张居正,废除考成法,推翻一切与张居正有关的法案,就是他明神宗朱翊均自废武功,为大明王朝做的最愚蠢的一个决定。”</p>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大明王朝,能让腐败蚕食大明根基走向覆灭,他朱翊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p>
</p>
大明太祖界,</p>
明太祖朱元璋:“不管是后世不屑子孙朱翊均,还是大明的武将,终究还是玩不过那些腐儒。”</p>
“自理王朝天下需要他们,而祸害天下的又是他们,这些腐儒真是一群,怎么杀,都杀之不尽的祸害。”</p>
</p>
在李如松战死之后,李如松的五弟李如梅,被大明朝廷从朝鲜被召回,担任了第六任辽东总兵官,兼任备倭总兵官。</p>
然而,李如梅在担任辽东总兵官不久之后,在北方的蒙古人再次举兵南下犯境时,李如梅并没有率领明兵出击。</p>
加上大明朝廷,在追究朝鲜蔚山大败的责任时,李如梅也受到牵扯。</p>
这多方因素之下,最终,李如梅在辽东总兵官的位置上,只当任了八个月,就被‘畏敌不战’为由遭到了言官弹劾,被摆去官职。</p>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p>
民间:</p>
百姓甲:“好家伙,这是杀一个李如松不够,还想再杀一个李如梅吗?是要将李家能征善战的第二代给杀光吗?”</p>
百姓乙:“这后世的李如梅,在朝鲜战役之中,是杀了好几名倭寇大将的人物,他会畏敌不战?真是笑话!”</p>
百姓丙:“估计,能让李如梅真正畏敌不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蒙古人南下。”</p>
“很有可能是李如梅察觉到了什么,所以他宁愿不背上畏敌不战的名声,也不出兵送死。”</p>
百姓丁:“这后世的大明朝堂争斗,真是够黑暗,在腐儒文官集团这样的打压下,大明的武将还有谁敢出来冒头与他们对抗的?”</p>
百姓乙冷言道:“在这期天道盘点下,老子对这些儒生文官,真是越来越没有不爽了。”</p>
“好像也有点明白了,当初成祖皇帝,为何会如此看不起腐儒了。”</p>
百姓丙:“俺也是!”</p>
百姓甲冷笑的:“你们搞不搞笑,区区的一介平头老百姓,也敢看不爽这些官大老爷们?”</p>
</p>
却朝鲜战场上,倭寇大军在占据公州,经过数日的休整后,于万历二十五年(59)的九月七日,再次兵分两路,继续北上进攻,目标直逼朝鲜首都王京(汉城)</p>
倭寇的加藤清正与太田一吉,率领倭寇第一军团与第二军团,从公州出发北上,目标是东北方向的清州。</p>
倭寇的黑田长政与毛利秀元,率领倭寇的第二军团与第八军,北上目标则是西北方向的天安。</p>
朝鲜清州距离朝鲜王京汉城,只有250里的距离(2公里),而天安距离朝鲜王京汉城,只有不到0里距离(3公里)。</p>
若是倭寇两路军队,都能完成战略目标,那么樱花倭寇就可以将战线,推进到朝鲜王京汉城周围。</p>
若是加藤清正与黑田长政等进展不利时。</p>
还可以再让一支倭寇大军队,从釜山出发北上,经朝鲜的尚庆道进攻汉城地区,到时候就可以三路大军,同时围攻朝鲜王京汉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