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508章 播州之乱的齿轮转动
    大宋高宗界(6)</p>

    金国首都中都大兴府(北京):</p>

    金主完颜亮诧异:“蒙古南下灭宋?然后建了蒙古元朝?”</p>

    金主完颜亮还没有想到,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完全南下宋人的,竟然是蒙古人。</p>

    因此在此时的华夏大地的北方,金国,契丹,蒙古三大势力之中,实力最强大的自然是金国</p>

    乃实力最弱的,则是蒙古了。</p>

    因为此时的蒙古,各部落如一盘散沙,尚未凝聚成强大的整体。</p>

    他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生,经济形态单一,除了牛羊马匹,几乎没有拿得出的特产,贸易往来也常受周边政权限制,导致物资匮乏。</p>

    虽蒙古人也是全民皆兵、骑射娴熟,但部落间各自为政,无法在大规模战役中协同作战,面对金国的军事打击往往只能被动防御,毫无还之力。</p>

    虽此时的辽国已灭,可契丹人在金国体制内仍有一定地位,部分契丹军队还在金国军事体系中发挥作用,一些契丹贵族也掌握着财富和人脉。</p>

    金国就更不必,政治制度完善,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军队装备精良,还占据着北方大片富庶之地,</p>

    众多契丹人部落和蒙古人部落,都是向金人俯首称臣的,</p>

    所以,金主完颜亮从来就没有把蒙古人,当成对来看待过。</p>

    现在天道告诉他,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完成灭宋壮举的是蒙古人时,才会如此的诧异。</p>

    随后,金主完颜亮的双眼,爆出精芒言道:若朕在这一世里把蒙古人杀光那契丹不就是特别的就断了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元朝了。”</p>

    </p>

    山东历城。</p>

    济南公子辛弃:“在天道历史进行中,大宋朝廷官员贪污受贿之风,不亚于后世的大明王朝吗?”</p>

    对于大宋朝廷中的重文轻武之事,天道就已盘点过。</p>

    但是让,济南公子辛弃没有想到的是,大宋朝廷的贪污腐败,竟然不亚于后世的大明朝廷。</p>

    虽,济南公子辛弃对大宋朝廷的贪污腐败,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准备。</p>

    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不亚后世的大明朝廷。</p>

    这让济南公子辛弃非常的吃惊。</p>

    最后,济南公子辛弃喃道:“在这一世里,确实不应该对大宋,抱有幻想,与存在归宋的念头。”</p>

    </p>

    大秦始皇界。</p>

    始皇帝赢政:“天道后世大唐王朝的天下大乱,持续了多长时间?”</p>

    “从第一代先祖,到第六首领归宋,这时间跨度应该也将近百年的时间吧!”</p>

    </p>

    大汉高祖界。</p>

    汉高祖刘邦:“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华夏王朝,是大唐,大宋,蒙元,大明,大清吗?”</p>

    “这杨氏一族,也是够可以的,居然能经历了四次天上易主而不倒。”</p>

    “虽然,他在每一个朝代更替时,都投靠了新朝,但他所做的一切,似乎也同有太多对不起旧朝的事件。”</p>

    “这样的世家,似乎要比当天下之主,还要划算啊!!”</p>

    </p>

    大唐太宗界。</p>

    唐太宗李世民:“大唐王朝灭亡之后,果然是诸侯并立,天下大乱。”</p>

    “怪道到了天道后世的大明与大清,都会重文轻武了。”</p>

    “但是,这大宋与大明,即使是重文轻武,但他们的王朝国运,也依旧没有昌盛。”</p>

    </p>

    “难道在这世间,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就没有一个,能将重文轻武与重武轻文,结合在一起的国策吗?”</p>

    </p>

    大宋太祖界。</p>

    宋太祖赵匡胤:“从杨氏一族的第6代首领算上,到第5代首领时宋灭。”</p>

    “朕建立的大宋,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就只有杨氏9代首领的国运吗?”</p>

    </p>

    大元世祖界。</p>

    元世祖忽必烈诧异道:“朕的大元帝国,在天道历史进行之中,就只有杨氏一族,3代首领的国运?”</p>

    “朕建立的大元帝国,是如此短命的王朝帝国?”</p>

    </p>

    大明仁宗界,</p>

    明仁宗朱高炽:“这杨氏一族,经历了多次天下易主,似乎都没有对播州百姓与民族做出大恶之事。”</p>

    “这杨氏一族,对播州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p>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西南地区的局势,确实没有必要去强行改变。”</p>

    “若到了需要,强行要改变现有的局势的地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利益所致。”</p>

    在明仁宗朱高炽看来,播州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久长以来,都是用于流放犯人用的蛮荒之地。</p>

    若是整片地区,一直都是蛮荒之地,大明朝廷确实没有必要将其权利收回。</p>

    没有税收的地区,朝廷强行收回来,往往是弊大于利的。</p>

    然而随着火器的不断发展,西南地区出了大量并且重要的矿产资源。</p>

    那么才有将西南地区与播州之地,收归为朝廷所有的必要性。</p>

    毕竟,任何的矿产资源的出现,都会对整个王朝的影响是重大的。</p>

    </p>

    在大明律中,金、银、铜、铅、锡、水银等矿产被列为官矿范畴,严禁私人擅自开采。</p>

    私自盗采官矿者,一律折合钱钞,进行罪论。</p>

    轻则,折合钱钞准后以窃盗罪论处。</p>

    重则,持杖拘捕或者聚众30人以上,又或分矿砂30斤以上,发放边卫充军。</p>

    至于制造火器需要到的大量的铁矿,大明朝初期,也是被列为官矿的一种。</p>

    但因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武洪时期中,大明火器的发展,还只是一个雏形。</p>

    加上官库存铁多达300余万斤,越积越多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办官铁冶炼,让民间自由开采,官府只管收税,税率为“三十分取二”。</p>

    随着火器的不断发展,到了万历年代,铁矿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p>

    既然是制造最简陋的火器,都需要到精铁,大明朝廷也开始对铁矿进行了严控。</p>

    然而,西南地区,本身就是华夏中原的边陲之地,官府的管控力度,历朝历代都是极弱的。</p>

    但随着西南地区,不断被有各种矿产被发现后,西南地区在大明王朝的政治地位,便发生了改变。</p>

    而盯上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的眼睛与黑,自然也就多了起来。</p>

    播州地处四川与贵州交界地带,它北接四川,南连贵州其他地区,东通湖广,西达云南。</p>

    是华夏中原连接南地区的咽喉要道,大明朝廷想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控,那么播州,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p>

    加上,播州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快就成为了四川与贵州两省官员争夺之地。</p>

    直到万历十七年(59),叶梦熊出任贵州巡抚之后,播州之乱的齿轮自此悄然转动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