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车上,郡主已迫不及待问起侯爷可好,侯府上下可有事?大公子轻声:“火药船之事拿了人,虽未能最后定论,唯一庆幸之事,宇文族人之事,各方证据未牵连宁氏。”</p>
郡主又问起北疆宇文一族有何进展,大公子沉吟:“怕是难,人已拿了,兵部吏部都派了人去北疆,一是查案,二是监督王爷。”</p>
郡主心下一沉,一个月来,师父与师兄未和她起片言只字,虽早已预料六王府受困,如今听来,只怕是更严重。</p>
从南宫门到侯府不过半个时辰不到,下了车,郡主便跑进门,侯爷已在正厅等她,见她奔跑而来,侯爷亦眼下一湿,张开,郡主扑进爹爹怀中,忍不住哽咽。</p>
侯爷轻拍她后背,好一会才:“好啦,好啦,回来就好。”拉着她一起坐上长椅,低头看她,一个月,似是又长大了一些,不由得轻抚她秀发。</p>
郡主轻声喊爹爹,问侯爷身体可好,侯爷摆:“无事,爹爹还硬朗。”宁氏各房均在,自火药船一事后,侯爷三兄弟多在兴城,四位爷外出责任则更重,而郡主回兴城之日,正好都在。</p>
一家人坐一起,听她圣上提早归来,宁氏也无法得知兵部的折子何事,但这并不寻常。又了行宫发生的事,侯爷仍忍不住后怕,不迭:“遇上事,总是逞强。”</p>
郡主知道侯爷所忧,盈盈下跪:“棠儿莽撞,若是失了体面,让宁氏声誉受损,求爹爹责罚。”</p>
侯爷虽是心中不愿她为救人以身犯险,但女儿之智勇,仍是父亲的骄傲,扶起她:“棠儿果敢,爹爹骄傲。”</p>
众人附和,二爷三爷笑:“我们棠儿,看谁敢非议一个字。”几位哥哥也上前安慰她,一家人一起吃了顿接风团圆饭,饭后两父女在庭园散步,郡主问起六王府之事,侯爷沉吟:“宁氏之事,王爷尽力了,该见师父,棠儿即见。”</p>
</p>
郡主答是,一夜无话,第二天下午,便回六王府。关爷早早在大门口候着,郡主下得马车,肉眼可见一向沉稳的关爷也十分高兴,郡主轻声:“关爷可好?给关爷带了些密城特产。”</p>
念奴即奉上一个大盒子,关爷行礼,再躬身接过:“谢郡主挂念。王爷已在书房等郡主。”</p>
郡主点头,关爷将盒子交由厮,陪着郡主往书房走去,已有月余未来,不禁问:“王府可好?”关爷欠身低声:“还好,不过人少了些。”</p>
郡主明白,昔日六王府何等地方,朝中官员与地方人物,各种拜访络绎不绝,六王爷朝务一停,怕是骤然冷清,心中一酸,入到书房庭园,望见王爷正端坐在书桌后,郡主入内,正式行跪拜礼,喊师父。</p>
王爷微笑,起身扶起她:“棠儿回来了。”郡主抬头望师父,额前几丝白发可见,便有些哽咽,如见侯爷一般,纵身入怀,不出话。</p>
她长大后已极少与师父过于亲呢,若是如此,多是心中起伏,难以自抑,王爷岂有不懂,轻拍她后背:“好啦,好啦,师父无事。”</p>
郡主才松,念奴捧着另一个盒子上前,郡主轻轻打开,是一尊约尺余高的白玉卧佛,她再次行礼:“爹爹让带来的,宁氏在翠山寺供奉了九年的玉佛,保佑师父与六王府事事如意。”</p>
六王爷上前看,佛相庄严,雕功细腻,晶莹通透,如有灵光,供奉九年,也是佛家一个吉数,代表佛法加持,王爷明白,这份礼何等贵重。</p>
王爷挥让关爷接过,对郡主:“侯爷有心,佛有灵光,待六王府找个吉日供奉。”遂吩咐关爷妥善安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