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华兴传 > 第191章 福兴寨3
    关于福瑞昌参与新铁炉建设的事情,顾恒、曹廷瑞等人曾做过充分讨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希望将振远镖局的势力渗透进去,源源不断地将山区之人转运到崖东去。</p>

    当下招人,还是要将目标对准那穷苦人家,指望那些略有资产的人群,让他们弃繁华大陆不待,而去偏远崖州,显然是不现实的。</p>

    要想顺利达成目标,就必须得到钟家的鼎立支持。</p>

    而作为其中主力的振远镖局,就必须迅速扩张开来。</p>

    曹廷义先退后进,打的便是这个主意,只等钟家主动入斛。</p>

    </p>

    谈完福瑞昌和钟家合作之事,钟绍康随即问起华兴用意,搞这么多铁过去,总要有所出路吧?</p>

    见钟绍康询问,顾恒立马化身招商大使,滔滔不绝地讲解起制铁业发展计划来,总之华兴人技术高超,你们运过去的铁,都会变成铁制品,返销到燕朝大陆。</p>

    若是钟掌柜感兴趣,完全可以前往三亚,筹建一处工坊,到时候两边得利,岂不是美事一桩。</p>

    见顾恒的玄乎,钟绍康连忙细细问询起来,你们如此来回折腾,凭啥和佛山大户竞争?</p>

    涉及到技术问题,顾恒便不清楚了,只能粗略相关场景,至于其中细节,还需等郭峰回来,给大家细细讲解。</p>

    总之一条,华兴的冶铁技术,可不是燕朝能比的,日后造出来的铁锅,肯定能吊打佛山所有工坊。</p>

    当然啦,若是你们钟家的铁坐地起价,华兴这边也会另寻他家,但制铁的买卖,肯定是要长久地做下去的。</p>

    随后,顾恒建议钟绍康在福兴寨待上一段时间,等郭峰返回,定能解答其所有困惑。</p>

    解答完钟绍康的问题,张宝善又迫不及待地问起崇信堂的运作规则,除了型砂之外,他还准备四处搜寻各种物资,以满足华兴需求,只是流动资金一项,还要崇信堂多多支持。</p>

    有施耀的信用背书,张宝善完全可以拿到一定额度的贷款,但也不是没有门槛,其中最主要的一条,那就是必须围绕华兴人的需求开展生意,而不是想干啥就干啥。</p>

    像张宝善之前搜集来的铅、铜物资,完全可以放去做,只要符合华兴人的成本要求,甚至还可以扩大贷款规模。</p>

    若是用来搞些香料生意,或者去弄个酒楼等等,都不在崇信堂鼓励范围,一旦被发现,随时会面临收款风险。</p>

    在这方面,崇信堂绝对是认钱不认人,论理不论亲。</p>

    听了顾恒的解释,张宝善哈哈大笑,表示自己虽然胆子大,但也识得分寸,拿了崇信堂的银子,当然要围着华兴生意转啦。</p>

    就像这型砂生意,虽然得利些,但它稳赚不赔呀。</p>

    如此日积月累,可是了不得的大买卖。</p>

    相谈之间,顾恒再次作出表示。</p>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华兴这边有的是生意路子,供大家灵活选择。</p>

    </p>

    从后院出来,钟绍康、张宝善又缠上了曹廷瑞、羽应鸿、黄平三人,想听他们华兴人的做事风格,省得将来生出嫌隙。</p>

    尤其是黄平,人家现在是崇信堂大掌柜,此时多亲近亲近,将来才好开口借钱。</p>

    </p>

    羽应鸿要忙着照应寨中之事,没功夫跟他们磨叽,倒是曹廷瑞事情不多,干脆将黄平留下,一起在堂中叙谈起来。</p>

    和华兴人接触日久,黄平还是有些心得的,考虑到未来合作需要,便主动跟众人分享起来。</p>

    从生意的角度来看,华兴人做事更在意长远之利,对短期盈亏看的并不重,因此,其做事风格必然倾向稳重,而不是急功近利。</p>

    具体来,咱们和华兴做生意,一般能拿到两个好处,一是托底之利,确保不会赔钱,二是量大管饱,确保能挣到钱。</p>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桩坏处,那就是单价会十分别扭,高吧,谈不上暴利,低吧,又有利可图,加上前面两桩好处,又让人难以割舍。</p>

    总的来,就是长期干肯定获益匪浅,但若是想短平快,迅速收获暴利,怕是难上加难。</p>

    在黄平看来,这就是华兴人的从商之道。</p>

    到这儿,曹廷瑞又补充了一句,那就是华兴人做事,对诚信要求极高,像咱们常常使用的欺诈之法,可不能轻易用在华兴人身上,否则引火上身,可没地方后悔去。</p>

    这也是顾恒他们看重振远镖局的原因。</p>

    你敢欺诈人家,人家就敢找上门去,让你家破人亡。</p>

    到这里,张宝善又问起一些生意上的常规成本,譬如和官府之人的勾兑成本、乡野间的协调成本等等。</p>

    这些弯弯绕的事情,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的清楚的,其在生意中的成本,也不是个数。</p>

    黄平笑着表示,在华兴人眼里,这些成本都可放到明面上讨论,你能低成本搞定,生意就是你的,否则活该你出局,谁让你没本事呢?</p>

    若是碰到蛮不讲理、又惹不起的主,华兴人会首选明智退出,但要是志在必得的话,那这主就要倒霉了,譬如林辛佬,还有他下那些首领、大头目,个个结局悲惨。</p>

    算下来,崖州一场大战,华兴人不仅白得了一百余条船,还将数千俘虏整饬的服服帖帖,像这样的势力,已是广海无敌。</p>

    谁要是敢撩华兴虎须,怕不是脑袋进水了?</p>

    白了,和华兴人做生意,讲究的是你情我愿,长期合作,若是非要短期大获其利,那还请另寻他路,就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p>

    明的、暗的,黄平和曹廷瑞都了不少,才让张宝善、钟绍康有所领悟,再盘盘自家道行,遂绝了掠夺、巧取之心。</p>

    到福瑞昌与钟家的合作上来,曹廷瑞建议钟绍康将儿子钟承业留下,在福瑞昌商号历练几年,绝对比待在家里强得多。</p>

    过些日子,自己要去濠镜办货,正好让承业跟着跑跑腿,顺便长长见识。</p>

    论起年龄来,曹廷瑞比钟承业大不了几岁,可人家现在已经是福瑞昌的大掌柜,而钟承业读书不成,如今在家中帮钟绍康管管事,却是一无所长。</p>

    曹廷瑞托大,想着带一带钟承业,其中内涵,更是意味深长。</p>

    这次福瑞昌从崇信堂贷出两千两白银,用于建设新铁炉,钟家留下一人在福瑞昌做事,才是应有之义。</p>

    做的好,便是两全其美,做的不好,怕是钟家也难善了。</p>

    对于其中意味,钟绍康自然心知肚明,关键是自己这次带儿子出来,本来就有见世面的因素在内,如今曹廷瑞主动抛出橄榄枝,他要是不接着,那还谈什么合作诚意?</p>

    拿走人家两千两白银,仅留个人质,又算得了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