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华兴传 > 第124章 安由说船1
    桑托斯船队离开不久,高祥带着惠林聚的掌柜姚成林一行,匆匆来到临川港靠岸。</p>

    此次前来,高祥除了乘坐自家货船,还带来一艘新船,以及新招募来的众多船匠。</p>

    辛辛苦苦大半年,船场日夜赶工,也仅仅完成一艘大船的建造工作,好在惠林聚供货还算及时,第二艘大船亦会在年后完工。</p>

    在港内办好续,安顿好卸货事宜,高祥、姚成林带着众多船匠赶往安由船厂。</p>

    从基地码头登船,再到安由码头上岸,如今只能靠木船接驳,飞燕号、飞鱼号两艘登陆艇,均在田尾港附近闯滩搁浅,和长昌号、长盛号作伴去了。</p>

    此时的安由船厂,一改当初荒芜模样,已经是一处井然有序的造船基地,比高祥的那个船场强的可是太多了。</p>

    陆冠南、汤岱赶到码头,先让人将船匠们接收下来,然后便带着高祥、姚成林来到后方院,询问此行来意。</p>

    高祥是有两件事急需解决,一是造船问题,按照高家船场的水平,一年之内完成两艘两百料大船的建造,已经达到极限,若是继续扩大规模,铁力木的供应亦会不足。</p>

    据福兴寨那边传回消息,华兴已向福建海商派发巨额订单,而且价格相当不错,不知是否会对高家造船产生影响?</p>

    二是金鸡纳树种植事宜,年初委托惠林聚大掌柜姚成惠代为操作,前往云南河口一带寻找良田栽种,近期已有消息传回。</p>

    好消息是河口沙民首领很快便被服,相关种子均已育苗、入地,坏消息是姚成惠等人被强行扣留,是必须见到成效,才能放人离开。</p>

    白了,沙民自己搞不定后续养护事宜,只能将姚成惠等人留下,确保种植成功。</p>

    问题是一年、两年还得过去,若是就此耗上六七年,人可就废了,安全更加无法保证。</p>

    姚成林跟着过来,便是想找华兴首长问计。</p>

    第二个问题不在陆冠南管辖范围,也给不出好的建议,第一个问题却是本职所在,必须得给高祥一个明确的法。</p>

    按照陆冠南的想法,你一年才造两艘船,速度肯定不行,华兴找其他船场供货,意在弥补不足,与高家造船并无冲突。</p>

    其实,广船售价虽然高出福船一倍,但其质量,却是更胜福船。</p>

    海运部正在组织直航占城,最为看重的,便是广船足够结实的特性。</p>

    也就是,在前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你们尽管造,华兴这边定会照单全收。</p>

    当然啦,若是你们能找来更多铁力木,进而扩大造船规模,那就更好了。</p>

    先给高祥吃了个定心丸,陆冠南随即话锋一转,提出一项建议。</p>

    考虑到高家船场的运营效率,陆冠南建议他们不必急着扩张,倒是可以不断搜罗人才,送到安由船厂实习,待华兴造船走上正轨,你们便可升级换代,跟着造新船啦。</p>

    站在陆冠南的角度,无论是广船,还是福船,都属于过渡产品,一旦华兴成功造出新船,二者都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p>

    若是有可能的话,高祥完全可以关掉船场,带领工匠们来安由学习、工作,待学有所成后,再行创业不迟。</p>

    对华兴来,一年两艘船的建造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p>

    与广船相比,福船有两项巨大优势,一是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效率更高,二是杉木的整型难度远低于铁力木,还能进一步提升制造速度。</p>

    二者结合起来,优势较之广船必然更大,也比较符合华兴此时的发展需求。</p>

    </p>

    虽然广船的质量更胜福船,无奈产量太少,难以跟上华兴快速发展的节奏。</p>

    实际上,若是以近岸航行来看,福船、广船的性能区别根本体现不出来。</p>

    对华兴来,只要扛过这几年的用船荒,等自家造船规模上来,将不会再采购任何福船、广船。</p>

    听陆冠南了半天,高祥刚刚安定的心情,再次纠结起来。</p>

    合着自己辛苦忙活了半年,在陆冠南眼里,基本就是瞎折腾。</p>

    </p>

    次日一早,汤岱主动过来,邀请高祥、姚成林参观船厂,是陆总太忙,实在抽不出空来。</p>

    从保亭回来之后,汤岱便成了陆冠南的主要助,跟着学习华兴造船,并做些日常指导工作。</p>

    面对之前的老板,汤岱兴奋地告诉高祥,首长们的造船水平,可比咱们高的太多了。</p>

    一路走过来,看着那些山一般的原木堆,高祥狐疑地看向汤岱,询问是何情由?</p>

    汤岱笑着表示,首长们在北方保亭山区找到数片铁力木树林,以及其他优质树木,你看到这些原木,均为山区采伐而来。</p>

    陆冠南昨日聊胜于无的法,显然并非无的放矢。</p>

    随后,汤岱领着二人来到一排房屋跟前,表示这里便是陆总的干燥房,前后纵深在十米到三十米不等,用于原木干燥处理。</p>

    根据汤岱的讲解,从山区运来的原木,在进行初步处理后,便会运到这里,通过烟道加热、推送蒸汽等方法,大幅缩短原木干燥时间。</p>

    至于其中原理,汤岱也仅能个大概,更多细节还未掌握,总之就是特别好用,比咱们那种靠风吹日晒的方法先进的多。</p>

    离开干燥房区域,汤岱又带着二人来到一处正在建设的高大建筑,表示这里最为关键,建成之后,将会成为木材变形的主要工坊。</p>

    具体来,就是将处理成型的木材运入厂房,然后与里面的各种铁件工具捆扎一处,接着通入蒸汽,对木材进行软化处理。</p>

    待木材软化之后,工人们进入厂房,依托那些用于塑形的铁件工具,实施捆扎变形。</p>

    如此往复多次,便能造出规格统一,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肋板、夹板等大型船舶部件。</p>

    整体制备效率、成型效果,与我等广船技术绝对是天上地下的差距。</p>

    用汤岱的话来,有这样的技术加持,他家那本船经,根本派不上用场,基本和废纸无异。</p>

    道理一点就透,魔鬼都在细节之中,待高祥继续发问时,汤岱只能摇摇头,表示自己学艺不精,还未能参透其中妙用。</p>

    总之,华兴人造船,无论是制备流程,还是设计要求,都和燕朝差异巨大。</p>

    和人家比起来,咱们那处船场,几乎一无是处。</p>

    到这里,汤岱兴奋地表示,留在榆林港参与造船,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p>

    交流许久,三人又来到一处大型场院。</p>

    看着那台巨大的铁家伙,高祥、姚成林顿时目瞪口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