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兰亭茶社,古色古香的庭院里,一场名为\"兰亭雅集\"的才女聚会正在进行。这是上海名媛圈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往年都是由汪家大姐汪芷若主持。但今年,却多了一个特殊的参与者——沈清韵。</p>
\"沈姐,久仰大名。\"汪芷若优雅地执茶相迎,\"听你在上次的名媛沙龙上技惊四座?\"</p>
沈清韵微微一笑:\"汪姐过誉了。不过是略懂些皮毛罢了。\"</p>
\"哦?\"汪芷若眼中闪过一丝锋芒,\"那今天正好让我们见识见识。\"</p>
院中早已布置妥当。太师椅一字排开,茶几上摆着文房四宝。周围还有不少上海滩的名媛淑女,都是各家的千金姐。</p>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有人问。</p>
汪芷若端起茶杯:\"既然叫'兰亭雅集',自然要效仿王羲之当年的风雅。诗词书画,一样不能少。\"</p>
这话一出,在座的姐们都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要知道,能在这样的场合展现才华,不仅关系到个人荣誉,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面子。</p>
\"那就从诗词开始吧。\"汪芷若,\"题目是'秋意',限时一刻钟。\"</p>
丫鬟们立即分发纸笔。沈清韵提笔沉思,周围已经响起沙沙的书写声。</p>
一刻钟后,众人交换作品。汪芷若的诗最先展示:</p>
\"枫叶纷飞舞翩跹,</p>
秋风细雨染江天。</p>
芦花漫岸迷归路,</p>
落日残阳映暮烟。\"</p>
\"好诗!\"众人赞叹,\"意境优美,格调高雅。\"</p>
接下来是其他姐的作品,各有千秋。轮到沈清韵时,她缓缓展开宣纸:</p>
\"一片秋心付水流,</p>
黄花香染晚风愁。</p>
天涯游子寻归处,</p>
月白江南雁字秋。\"</p>
这首诗一出,现场一片寂静。就连汪芷若也不得不承认,这首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技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p>
\"好诗。\"汪芷若淡淡地,\"不过,诗词只是开始。接下来是书法。\"</p>
她拿出一卷兰亭序:\"就以这个为范本吧。\"</p>
沈清韵看着那熟悉的字帖,心中一动。这正是她从临摹的名帖之一。</p>
众人开始挥毫泼墨。汪芷若的书法自然不俗,一笔一画都透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其他姐们也都各展所长。</p>
当沈清韵的作品展示出来时,又一次引起轰动。她的字体不似汪芷若那般规整,却多了几分灵动,尤其是那\"之\"字的撇捺,更是神完气足。</p>
\"沈姐的书法,有王羲之的遗风啊。\"有人赞叹。</p>
汪芷若的脸色微微变了变:\"还有最后一项,绘画。\"</p>
她让丫鬟取来一幅白绢:\"题目是'秋意兰亭'。\"</p>
画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笔触绢帛的沙沙声。汪芷若画的是典型的文人画,兰亭的亭台楼阁隐约可见,几片枫叶随风飘落,确实意境优美。</p>
其他姐们的画作也各有特色,有的侧重景色,有的注重意境。轮到沈清韵时,她的画却出人意料。</p>
</p>
画中没有常见的亭台楼阁,而是一角庭院。几株兰花傲然挺立,旁边是一张古琴,琴上落了一片枫叶。远处有微微掀起的帘角,似乎有人刚刚离去。</p>
\"这\"汪芷若看着这幅画,一时语塞。</p>
\"沈姐这画,寓意很深啊。\"有位年长的太太,\"不只画出了景,更画出了意。那掀起的帘角,似乎在暗示王羲之当年'兰亭雅集'的场景。\"</p>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程远山从伦敦回来了,特意来接沈清韵。</p>
\"程先生。\"汪芷若连忙起身相迎,\"您回来了。\"</p>
程远山点头示意:\"听今天是'兰亭雅集',特意来看看。清韵没给诸位添麻烦吧?\"</p>
\"怎么会。\"汪芷若勉强笑道,\"沈姐才华横溢,让我们大开眼界。\"</p>
程远山走到沈清韵的画作前,看了许久:\"这幅画,很有意思。\"</p>
\"哦?\"汪芷若问,\"程先生看出什么了?\"</p>
\"这不只是在画'兰亭雅集'。\"程远山,\"更像是在画一种传承。从王羲之到现在,文人雅集的传统一直在延续。而这种延续,不在形式,而在精神。\"</p>
这番话得在场的人都若有所思。确实,今天的聚会虽然也叫\"兰亭雅集\",但重要的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继承那种追求艺术、崇尚文化的精神。</p>
\"得好。\"一直没话的震旦女子学院艺术系主任孙教授开口了,\"我看今天的作品,就属沈姐最得此中三昧。\"</p>
这个评价无疑是给沈清韵的最高褒奖。汪芷若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强颜欢笑:\"是啊,我们都要向沈姐学习。\"</p>
眼看天色已晚,聚会也该结束了。临走时,孙教授却留下了沈清韵。</p>
\"你的画,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孙教授,\"下个月学校要举办一场中西艺术交流展,你愿意参加吗?\"</p>
沈清韵有些惊讶:\"我可以吗?\"</p>
\"当然。\"孙教授,\"你今天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你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正是我们需要的。\"</p>
沈清韵看向程远山,后者微微点头:\"这是个好会。\"</p>
\"那就谢谢孙教授了。\"沈清韵行礼道。</p>
走出兰亭茶社,夕阳的余晖洒在石板路上。程远山突然:\"其实今天这场较量,你赢得很漂亮。\"</p>
\"较量?\"沈清韵愣住,\"我没有要跟谁较量的意思。\"</p>
程远山笑了:\"这才是最高明的地方。你不是在跟别人比试,而是在追求艺术的本质。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胜利。\"</p>
沈清韵若有所思:\"就像那幅画里的帘角?\"</p>
\"对。\"程远山,\"有时候,艺术的真谛不在表面的技巧,而在那些若隐若现的意境里。\"</p>
回家的马车上,沈清韵一直在想今天的经历。她突然明白,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p>
这条路,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也不是固守传统,而是在理解和融合中,创造出新的可能。</p>
就像这章的标题——兰亭序曲。这不只是一场才艺的展示,更是一个新时代文化融合的开始。而她,有幸成为这个序曲的演奏者之一。</p>
第二天,上海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场\"兰亭雅集\"。特别提到了沈清韵的表现,称她代表了新一代知识女性的风采。</p>
\"看来你已经站稳脚跟了。\"沈若兰看着报纸,\"不过,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p>
沈清韵点头:\"我知道。下个月的艺术交流展,会有很多外国艺术家参加。\"</p>
\"这正是会。\"沈若兰,\"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文化同样精彩。\"</p>
窗外,秋风吹动着院子里的兰花。这些傲然挺立的花朵,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