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8章 绸缎庄风云
    李掌柜早早就来到了绸缎庄,掌眼的活计必须赶在开门前完成。他捧着一匹新到的苏绸,在晨光下仔细查看。四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批货有问题。</p>

    \"李掌柜,\"伙计王急匆匆跑来,\"程先生来了。\"</p>

    李掌柜放下绸缎:\"这么早?\"</p>

    \"是要看新到的货。\"</p>

    李掌柜整理了一下衣装,快步走出去。程远山正站在店门口,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急切。</p>

    \"程先生,\"李掌柜笑着迎上去,\"您来得可真早。\"</p>

    程远山点点头:\"最近生意不好做,总得多上点心。李掌柜,新货怎么样?\"</p>

    李掌柜面色一沉:\"恐怕不太好。这批苏绸,品相差了些。\"</p>

    程远山皱眉:\"又是这样?看来得换个供货商了。\"</p>

    ---</p>

    四十年前,十五岁的李福安还只是绸缎庄的一个学徒。那时的上海滩正值鼎盛,各地的绸缎商人云集于此,一条南京路上就有大大数十家绸缎庄。</p>

    \"李子,\"当时的掌柜对他,\"这行当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p>

    李福安牢牢记住这句话。从此,他不但用心学习验货技巧,还特意去结识各路商人,了解行情。渐渐地,他成了绸缎庄里最得力的伙计。</p>

    十年后,老掌柜退休,李福安接任了掌柜的位置。那时他才知道,做生意远比想象的复杂。不但要会看货,还要懂得经营之道。</p>

    \"李掌柜,\"一个老主顾,\"现在不比从前了。洋货进来,咱们的生意不好做啊。\"</p>

    李掌柜却看得很清楚:问题不在洋货,而在于商人们不愿改变。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早晚会被时代淘汰。</p>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程远山。这个年轻人虽然经验不足,但眼光独到,而且敢想敢做。更重要的是,他身边还有个得力的谋士——沈若兰。</p>

    第一次见到沈若兰,是在一个雨天。她来绸缎庄选料子,是要绣一幅牡丹图。李掌柜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内行人。</p>

    \"这位姑娘,\"李掌柜拿出一匹上等绸缎,\"您看这个如何?\"</p>

    沈若兰接过来仔细端详,然后出了一连串专业见解,把李掌柜都愣住了。</p>

    \"姑娘好眼力,\"李掌柜由衷赞叹,\"不知是跟谁学的?\"</p>

    \"在王师傅绣庄学艺。\"沈若兰。</p>

    李掌柜更加惊讶。王师傅绣庄的名声他是知道的,能在那里学艺的,都不是简单人物。</p>

    从那以后,沈若兰经常来绸缎庄。李掌柜渐渐发现,这个年轻姑娘不但懂绣品,对经商之道也很有见地。</p>

    有一次,沈若兰看着账本:\"李掌柜,我觉得咱们可以试试新的经营方式。\"</p>

    \"哦?来听听。\"</p>

    \"现在洋行里的太太姐们,都喜欢新潮的样式。咱们何不把绸缎和绣品结合起来,做些新式旗袍?\"</p>

    李掌柜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很好,不但能开拓新市场,还能提高利润。</p>

    就这样,绸缎庄开始了转型。在沈若兰的建议下,他们不但开始做新式服装,还和王师傅绣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精美的绣品。</p>

    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太太姐们慕名而来,绸缎庄的名声在上海滩越传越响。</p>

    </p>

    \"李掌柜真是好眼光,\"外人都这么,\"这么早就看准了新式服装的市场。\"</p>

    但只有李掌柜知道,这都是沈若兰的功劳。这个年轻姑娘虽然出身农家,却有着过人的商业头脑。</p>

    \"李掌柜,\"有一天,程远山找到他,\"我想请您帮个忙。\"</p>

    原来程远山想扩大生意,但苦于资金不足。李掌柜想了想,答应帮他引荐几个老主顾。</p>

    \"程先生,\"临走时李掌柜,\"我听您和沈姑娘\"</p>

    程远山神色一黯:\"是啊,她帮了我很多。\"</p>

    李掌柜欲言又止。他看得出来,程远山对沈若兰的感情很复杂。但商场如战场,有些事情不是光靠感情就能解决的。</p>

    ---</p>

    \"李掌柜,\"程远山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这批货退了吧,我另外找人订。\"</p>

    李掌柜点点头,心里却在想:这个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急躁了。以前有沈若兰在身边时,他还能保持冷静,现在却总是想着快速发展。</p>

    \"程先生,\"李掌柜忍不住,\"做生意要稳扎稳打啊。\"</p>

    程远山笑了笑:\"李掌柜,时代不同了。现在的上海滩,会稍纵即逝。不快点抓住,就什么都没有了。\"</p>

    送走程远山后,李掌柜坐在柜台后面,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已经看到了风暴的征兆:程远山最近的扩张太快了,而且段越来越激进。</p>

    这时,沈若兰来了。她还是那么安静,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沉稳。</p>

    \"李掌柜,\"她开门见山地,\"我想跟您谈谈。\"</p>

    李掌柜把她让到内室。沈若兰开门见山:\"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忙。\"</p>

    \"沈姑娘请。\"</p>

    \"我需要一些可靠的供货渠道。\"沈若兰,\"最近程远山那边可能会出问题,我得未雨绸缪。\"</p>

    李掌柜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女子。他突然明白,沈若兰早就看出了程远山的问题,所以才提前做准备。</p>

    \"您放心,\"李掌柜,\"我认识几个老实可靠的商家,可以介绍给您。\"</p>

    沈若兰感激地点头:\"多谢李掌柜。\"</p>

    送走沈若兰后,李掌柜站在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四十年了,他见证了太多商场的起起落落。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崛起,有人衰落。</p>

    但他知道,像沈若兰这样既有能力又有远见的人,终究会在商场上站稳脚跟。而像程远山这样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会在顺境中迷失自己。</p>

    晚上收工时,李掌柜又检查了一遍账本。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深知在这上海滩,不但要会做生意,更要懂得审时度势。</p>

    \"李掌柜,\"伙计王问,\"您沈姑娘和程先生,谁会赢?\"</p>

    李掌柜笑而不答。在这商场上,成败得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他相信,像沈若兰这样稳扎稳打的人,最终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p>

    收拾完铺子,李掌柜最后看了一眼匾额上的\"瑞生绸缎庄\"四个大字。四十年来,他见证了这个铺子的起起落落,也见证了太多人的成败得失。</p>

    但他始终记得老掌柜的那句话:\"这行当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p>

    是啊,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都是这个道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上海滩,能够始终如一地走下去的,才是真正的赢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