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全球断电:重返冷兵器时代 > 第616章 摇摇欲坠
    听着城墙上那直冲云霄的喊杀声,长安城里的老百姓全都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最终结果。</p>

    董老汉在家里坐立不安,最终还是忍不住背着走出家门,他其实腿脚利索的很,之前之所以拄个拐棍,纯粹是为了糊弄那些征兵的。</p>

    城中村的街道上三三两两站着一些和他一样在家里待不住的半大老头,老邻居们自然而然地凑到一起聊起了城外的战事。</p>

    “也不知这次华夏军能不能把城打哈来,唉”</p>

    “怕不是又像前两次一样,在门口蹭蹭就萎咧,木音音!”</p>

    董老汉满心忧虑的朝城墙的方向看了一眼:“这次不会了吧。”</p>

    城中村的位置本就在西郊附近,距离城墙并不算远。</p>

    “城里的兵力不足,估计是城头上么背住,不然也不会来村里征兵。”</p>

    起征兵,几个老头又想起了自家的娃。</p>

    “也不知娃们在外面咋样咧,唉,心里木乱得很。”</p>

    一个老头唉声叹气的念叨着自家那个跟着运输队去华阴大营运货的儿子,引得老头们连连叹气。</p>

    心里有底的董老汉也不好多什么,只能陪着应和两声,就在这时,从村东头走来几个人,董老汉等人马上闭口不言,冷冷看着来人越走越近。</p>

    “你们几个老汉在这儿弄啥咧?”</p>

    走过来那群人中一个和董老汉年纪相仿的半大老头肩上扛着条扁担,远远朝几个老头喊道:“木事做就跟额走!”</p>

    “弄啥去咧?”</p>

    “娃们在城头上打仗捏,咱帮不上忙,去帮他们搬搬扛扛干点活也好嘛。”</p>

    董老汉翻了个白眼,来的这几个人也是村里的,全是被秦蜀卿洗脑后死忠于后秦的那种家庭,家里都有人在后秦军服役,和董老汉他们不是一路人。</p>

    董老汉身边一个老头一扶了扶腰:“你们去吧,额这几天浑身疼捏,弯不下去腰,就不去裹乱咧。”</p>

    “哼哼”</p>

    知道老头是敷衍他们,不知是谁偷笑出声。</p>

    那几个人脸色变得不太好看,扛扁担的老头冷冷道:“刚刚不是来征兵了吗,你们几家都出人没?”</p>

    董老汉不屑的瞥了他一眼:“杜老三,你是干啥滴!这话能轮得到你来问?当兵的都不啥,你是从哪个裤裆里冒出来滴?”</p>

    “贼你妈你啥!”</p>

    老头抄起里的扁担就要朝董老汉冲过来,却被两边的人拦下来。</p>

    “你们这些落后分子简直是丢秦人先祖的脸捏!”</p>

    老头隔着人群朝董老汉骂道:“娃们在前头打仗,你们就在这儿像个哈婆娘一样谝闲,不知羞捏!”</p>

    “打仗?跟谁打?你们那是”</p>

    董老汉激动的想要反驳,却被身边的老头一把拉住打断他要的话。</p>

    很快众人把骂骂咧咧的两人分开,要去前线帮忙那几个人不再理会董老汉,径直走出村子朝不远处的城墙走去。</p>

    “瓜不及及的哈怂,这是寻死去咧!”</p>

    看着几人的背影,董老汉吐了口唾沫。</p>

    </p>

    “算咧算咧包咧,都回吧,万一一会儿华夏军真打进来,城里怕不是要乱上一阵子,都回去把大门一关哈。”</p>

    城墙上,后秦军的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不断有华夏军士兵冲上城墙建立阵地,可缺少后备部队的后秦军却无力把敌人赶下去。</p>

    长安城的城墙太漫长了,站在墙上甚至都看不到另一头的形势,指挥官的军令很难及时传达到基层军官上。</p>

    在东门指挥战斗的长安城守将已经亲自提刀上阵,尽管如此,也还是无法改变战场形势。</p>

    “哈”</p>

    守将奋力斩杀了一名好不容易攻上城墙的华夏军士兵,随后喊来自己的传令兵。</p>

    “把城墙下面来帮忙干活的民夫都给我拉上来!所有人都要拿起武器上城墙!把命令给我传出去,快!”</p>

    接到命令的传令兵拉过几匹战马,快速向两边传达他的命令。</p>

    长安城的城墙有很长一段都是利用城市快速路改造的,上面就是原来的行车公路,非常有利于兵力转运。</p>

    随着他的命令被传递下去,城墙上很快就多出一大批里拿着各种武器的民夫。</p>

    这些人虽然战斗力差强人意,可胜在数量众多,很快就帮着后秦军把华夏军好不容易建立的前线阵地一一冲散。</p>

    眼见城头上的形势被逆转,李文广不仅没下令撤兵,反倒继续派出预备部队向城墙发起冲锋。</p>

    可如今城头上的防守力量已经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单薄,纵使华夏军拼着付出巨大伤亡奋力攻城,最终也没能一鼓作气把城墙打下来。</p>

    华夏军的士气明显低落下去,李文广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暂停攻城,让士兵们缓口气,第一轮攻城战就这样结束了。</p>

    仅仅是这一轮攻击,攻守双方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p>

    华夏军的伤亡率高达两成,仅仅就李文广亲自指挥的北城墙区段就有四五千人伤亡。</p>

    而后秦军同样也不好受,虽然占据着地利优势,也还是有三四千人死在城墙上,就连最后阶段才加入战斗的民夫也有数千死伤。</p>

    望着城墙下的华夏军,长安城守将眉头紧锁,虽然打退了敌人的首轮进攻,可他心里清楚,下一轮攻势一定更猛,漫长的城墙防线大概率还是要被突破的。</p>

    “将军,有消息了!”</p>

    一名传令兵从远处跑过来,喘着粗气递给他一张卷成卷的纸条。</p>

    守将扫了一眼纸条上的信息,心里不由得一沉。</p>

    这是距离长安城最近的武关守军给他送来的飞鸽传信,一万援军预计将在今天天黑之前赶到长安城。</p>

    “一万太少了。”</p>

    守将心里暗暗盘算着:“估计大散关的援军明天上午也能赶到,但数量应该也不多。”</p>

    思忖片刻,守将写了三封信,喊来自己最信赖的亲兵。</p>

    “你多带些人从南门出城,分成三路分别去找武关和大散关的援军,一定把我的信交到主将上。”</p>

    “明白,一定办到,还有一路人呢?”</p>

    “还有一路人”</p>

    守将沉吟了一下:“去迎汉中的援军,国主一定也派了援军回来,我会提前飞鸽传信给国主,告诉他我的计划。”</p>

    不多时,十几名守将亲卫骑着快马冲出南门,一头扎进秦岭群山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