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万春七箭定杭州</p>
神箭营中有一种大弓叫轩辕弓,比寻常角弓要大上一倍,由两个人同时拉开,用这种大弓射出的箭叫做飞龙箭,比寻常弓箭大一倍还多,自然飞行的距离也远。是专门用来攻城使用的。如果箭头裹上油脂点燃了,就是火龙箭。</p>
一支支火龙箭如同一条条火龙,飞上城头,钉在城楼之上,有的从窗户上钻到楼内。</p>
顿时城楼燃起了熊熊大火。</p>
城楼之上的红衣大炮并没有停止射击,不时有炮弹落在神箭营周围,有的炮弹直接砸进地面,形成一个深坑,或在地面上犁出一道道深沟。</p>
此时的庞万春正站在神箭营中央一面大盾之后,目光炯炯,寻找着城楼内的目标。</p>
穿过火光,他看到了几名炮。</p>
一座红衣大炮有两名炮,一名负责装弹,一名负责点引信。</p>
有几名炮正持火把,准备点燃大炮。</p>
庞万春从背后摸出一支飞龙箭,搭在自己那张神雕弓上,这张大弓寻常人是拉不开的,也就是江南第一神射庞万春才能拉得开。</p>
他缓缓拉开弓弦,眯着双眼,瞄准了一名炮。</p>
”嗖“飞龙箭如流星般划过夜空,直飞入楼中。</p>
只听一声凄厉的惨呼,那名炮已经消失在庞万春的眼中。</p>
接着庞万春两支飞龙箭搭在了弓弦之上。</p>
他要试一试自己的连珠箭绝技。</p>
两支飞龙箭带着一股怪风飞向目标。</p>
飞龙箭有着巨大的惯性,两名炮被飞龙箭射中腾空飞出,破窗而出,掉落在城下,粉身碎骨。</p>
就这样,庞万春连射了六支飞龙箭,射死了六名炮。</p>
剩下的几名炮心惊胆战,纷纷抱头鼠窜。</p>
但他们已经跑不出城楼了,此时的城楼已经变成了烈火熊熊的炼狱。</p>
不多时,这些炮连同城楼化作了灰烬。</p>
城头上最大的威胁解除了。</p>
方腊远远看到庞万春已经得,立即将中令旗一摆:”传我圣令,全军出动,拿下城门!“</p>
待令的五路大军杀声震天,如钱塘海潮一般涌向城门。</p>
可是杭州城的城门是生铁铸成,重达数千斤,虽然数十名士兵抱着粗大的圆木一次次撞击城门,城门仍然纹丝不动。</p>
而城头两侧的箭矢纷纷射向攻城的义军。</p>
不时有义军士兵倒下去。</p>
方腊看到此情景,焦急万分。</p>
他知道这样下去,只能徒增伤亡。如果伤亡过大,士气一泄,敌军杀出城来,后果将不堪设想。</p>
就在此时,只听得城头之上一片大乱,只见城上竖起了一面白旗。</p>
夜色之中,隐隐看着白旗之上写着什么字。</p>
方腊心中一动:城内有情况!</p>
他吩咐身边的义女方琼花:”琼花,你去看一看,那面白旗上写着什么!“</p>
方琼花与庞万春自幼学得夜视之术,夜晚之中可以在百米之外看清树上的麻雀。</p>
这也是习练超强箭术的基本功。</p>
</p>
方琼花答应一声,骑了一匹快马飞下坡去。</p>
片刻,方琼花圈马回来,到了方腊身边大声道:”义父,那旗上写着三个字,迎圣公!“</p>
方腊心头一振:”好,这是有人在城内接应我们,你看城中什么情况?“</p>
方琼花道:”城中大乱,好像正在交战。“</p>
方腊心里疑惑:”城中是哪路好汉?难道是新梁山好汉提前混入了城中?“</p>
正在此时,突然一道劲风直扑方腊的面门。</p>
“不好!”方腊心中一沉,他的第一意识告诉他,这是一支冷箭。</p>
方腊想躲,但是已经来不及了。</p>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得一声娇斥,方琼花飞身而起,竟将这支箭抓在里。</p>
好个方琼花,将那支箭迅速搭在自己的宝雕弓上,反向城上射了回去。</p>
不偏不倚,正中放箭之人。</p>
这放箭之人正是天王李成。</p>
原来李成正从城垛之上暗中观察,发现远处高坡之上有一伞盖,离,感觉如果用自己的金雕弓可以射到方腊,便暗中取出金雕弓,搭上了一支雕翎箭。</p>
这金雕弓是一张宝弓,但是要有十石之力才能拉开,如果将弦拉满,可以将箭射出三百米以上。如果从高处向低处顺风射箭,可以射到四百米。</p>
这李成也是一名神箭,当真是开弓似满月,箭发似流星。</p>
这一箭射去,如果方腊躲不开,就正中面门。</p>
他却未想到方腊的身边站着方琼花,这方琼花射箭和接箭的本领不在庞万春之下。一个凌空飞燕已经将箭接在中,转瞬又将箭射了回去。</p>
李成眼见得自己就要立下不世之功,没想到嗖一声,自己那箭拐了个弯又回来了。</p>
李成听到金风破空之声,哎呀一声,将头一偏,这支箭正射在自己左耳上,“扑哧”一声穿耳而过。</p>
李成惨叫一声,捂着耳朵趴在地上。</p>
方腊见有人用暗箭伤他,顿时大怒,他将令旗一挥,立即传令:”三军听令,发起总攻!“</p>
一声令下,方腊二十万大军兵分数十路,分成十多个方向向城中进攻。</p>
由于城中大乱,守城的力量好像弱了许多,瞬间,有几路南军已经攻上城头,与城上守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p>
就在此时,城门”咣当“一声打开了。</p>
只见城内跑出十多人,高声喊道:”请圣公进城!“</p>
见城门大开,方腊的军队如潮水般涌了进去。</p>
方腊见城门开了,己方将士冲入城中,不由得大喜,他吩咐击鼓助战。</p>
战鼓声隆隆作响,震得城墙上的砖石都在颤抖。</p>
方腊麾下的猛将们,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p>
邓元觉,这位身披袈裟的大和尚,持锡杖,如同怒目金刚、天神下凡。</p>
他带领五百僧兵率先杀进城去。</p>
这些僧兵人持两口戒刀,杀得守军鬼哭狼嚎。</p>
邓元觉的锡杖所到之处,敌人无不血肉横飞,哀鸿遍野。</p>
他吼声如雷,震得守城士兵心惊胆战。</p>
每一次锡杖的挥舞,都伴随着一阵腥风血雨,仿佛他是从地狱走来的死神,收割着敌人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