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啦</p>
灶房里,周氏正在炖红烧肉。</p>
郁离和两个孩子寻着肉香味过来,然后就驻扎在灶房不肯走了,就算热得满头大汗,还是坚持待着。</p>
三双眼睛都盯着正在炖肉的锅。</p>
“阿奶,我们帮你烧火。”</p>
傅燕回、傅燕笙乖巧地。</p>
连两个孩子都懂得要劳动才有饭吃,郁离觉得自己也不能干看着,主动问道:“娘,我帮你打下,要做什么”</p>
周氏哪里看不出他们这是馋肉了,有些好笑,也没赶他们走。</p>
她笑道:“我做了红烧肉,你们再等等,还要再炖会儿才能入味。”</p>
她用竹漏勺将锅里煮得半生不熟的米捞起,放到另一个锅上蒸。</p>
今天除了煮了豆粥外,还做了一锅捞饭,主要是给郁离吃的,以她的饭量,自然不能只吃稀的,还得吃些干的才能顶饱。</p>
因郁离今儿买了粮食回来,周氏做起饭来,也越发的大脚。</p>
郁离虽然馋得慌,但肉还没做好,只能等着。</p>
见砧板上还放着一块的肉,郁离问这是要做什么。</p>
“给宵哥儿蒸点鸡蛋肉饼补身体。”周氏叹气,“宵哥儿的胃口不好,吃得清淡,今儿难得有新鲜的肉,给他蒸一些。”</p>
郁离听后,点了点头,心里对傅闻宵更同情了。</p>
这个世界的食物那么好吃,他居然因为生病没胃口,实在是可怜。</p>
听要将肉剁成肉糜,郁离觉得这活自己能干,便拿起刀将这块的肉剁了。</p>
剁好肉后,她将肉放到一个碗里递给周氏。</p>
周氏往碗里打了个鸡蛋,然后简单地洒了点盐搅匀,便端到灶上去蒸。</p>
接着周氏又煮了一盆青菜汤,等青菜汤煮好后,锅里的肉也已经炖好。</p>
周氏将蒸好的鸡蛋肉饼取出来,往肉饼淋了一点酱油添加风味,再洒上葱丝,然后盛了一盘青菜和一碗粥,端到屋子里给傅闻宵。</p>
郁离则将锅里炖着的红烧肉倒出来。</p>
周氏炖的肉很多,满满的一大盆,香气四溢,诱得人口水都流出来。</p>
郁离暗暗吞咽唾沫,急忙将肉端到桌上。</p>
天气热肉放不住,周氏只能尽量将这块肉给做了,只留下两斤左右的肉用盐抹了腌着,做成咸肉,放到阴凉处阴着,这样能吃一段时间。</p>
咸肉用来炒鸡蛋、炒蒜苗等也是别有一番滋味。</p>
等周氏送完饭过来,他们也开始吃晚饭。</p>
晚饭的主食有捞饭和稀粥,天气闷热,人都没什么胃口,加上干活回来渴得厉害,更想吃点汤汤水水的东西,就着粥水一起喝十分解渴。</p>
当然这样吃会不饱,如果是在农忙时,还会做一锅捞饭一起吃。</p>
郁离没有胃口不好的时候,捞饭配着红烧肉,吃麻麻香。</p>
不仅是她,傅燕回、傅燕笙吃得头也不抬,脸都沾上红烧肉的酱汁。</p>
兄妹俩很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了,加上周氏的艺确实好,这红烧肉做得十分地道美味,酱汁用来拌饭更香,连饭都能多吃半碗。</p>
周氏见他们吃得狼吞虎咽的,担心呛着,叮嘱道:“你们别吃太快,喝点青菜汤。”</p>
两个孩子胡乱地点头。</p>
郁离听话地喝了口青菜汤,真心实意地夸道:“娘,你的厨艺真好。”</p>
周氏的厨艺确实很好,甚至可以是讲究。</p>
她总能将简单的食材做得很美味,肯定是特地学过的。</p>
郁离从原主的记忆里见过郁家人做肉,都是随便丢到锅里煮熟就行,或者切成片炒,再放点盐什么的,很少会弄什么花样。</p>
纵使如此,郁家人都觉得这样的水煮肉很美味了,只有郁老大一家会露出几分嫌弃之色。</p>
郁老大一家住在县城,估计没少在县城下馆子,自然是瞧不上这种农家的水煮肉。</p>
周氏抿嘴笑道:“喜欢就多吃一些。”</p>
郁离点头,理所当然地:“我会多吃的。”</p>
郁离多吃的结果,就是将晚上煮的饭和粥都吃光光,还有一大盆的水煮青菜,以及大半的肉。</p>
其实她能吃光所有的肉,不过想到肉这么难得,还是忍住了,留明天吃。</p>
这一顿大家都吃得心满意足,肚子里有了油水,难得有种饱腹感,不再心慌得厉害。</p>
果然吃肉才是人类进化的最终目标。</p>
郁离暗暗点头,希望以后每顿都能有肉吃。</p>
吃过晚饭,周氏收拾好碗筷,终于有时间去翻郁离带回来的东西。</p>
她先是看郁离带回来的布,已经琢磨着怎么给她做衣服,她买的布不少,可以给她四五套的衣服。</p>
</p>
乡下人一年到头都没件新衣裳,主要是布不便宜,就算做衣裳,也是扯点布做个一套就行。</p>
周氏自然不会觉得郁离买的布太多,郁离身上没一件能看的衣服,肯定要给她做几套换着穿的。</p>
这时,郁离将钱袋子拿过来,取出郁银绣品的钱,剩下的都给周氏。</p>
“娘,这钱给你。”</p>
周氏看着这银子,共有一两。</p>
她知道自己的绣品能卖多少钱,除了用来买针钱和布料,再给傅闻宵买药,已经去得差不多,能剩下两百文左右吧,不可能还剩一两的。</p>
这银子不用问也知道,是郁离自己的。</p>
周氏赶紧摆,“离娘,不用”</p>
郁离道:“你收着,这是给你们的生活费,平时想买点什么也方便。”接着她又笑起来,“我现在有工作了,可以养家。”</p>
她现在待在傅家,住傅家的、吃傅家的,给他们生活费是应该的。</p>
那些村民们的话,其实她也听进耳里,知道傅家只出不进,傅闻宵的药钱还那么贵,要是她不帮衬着点,光靠周氏做绣活的钱,只怕支撑不了这个家的开销。</p>
想到这里,郁离又:“锦华绣庄的掌柜,娘你的绣品很好,连县令夫人都喜欢,让你可以做点其他的,例如桌屏这些,一个能卖到三到五两呢。”</p>
周氏闻言双眼一亮,尔后又道:“桌屏比绣帕、荷包要讲究,要花的心思也比较多,我怕时间不够”</p>
家里虽然没什么活,只是傅闻宵一旦生病,她就没时间做这个。</p>
还有一个原因,她其实也不是不想接,而是不想太引人注目,毕竟他们孤儿寡母回到青石村里,还是别太引人注目比较好。</p>
郁离没多想,道:“时间怎么会不够娘你要是想绣,明天我就去绣庄和掌柜,拿些绣桌屏的料子和彩线回来给你。”</p>
周氏张了张嘴,最后想到家里已经没有多少积蓄,犹豫着应下。</p>
宵哥儿的药不能断,总不能指望离娘一个人赚钱,她还是努力多绣点东西赚钱。</p>
而且,这都过了三年,应该没有人再盯着他们了吧</p>
完这个,郁离又道:“娘,这次我买的布不多,除了给我做两套衣裳外,剩下的也给大家做一套吧。”</p>
她做事向来讲究公平,同住一个屋檐下,自己有的,别人也要有。</p>
她的情况特殊,没有件像样的衣裳,可以先做两套,剩下的布正好一人做一套衣服。</p>
周氏赶紧道:“不用,我们都有衣服穿,这布先给你做四套衣裳方便换洗,剩下的收起来。”</p>
郁离瞅了瞅她,想到周氏还要做绣活赚钱,于是也没什么。</p>
接着郁离拿起给郁银买的绣钱和布料,将剩下的糖都包起来,道:“娘,我将这些送去给二妹她们。”</p>
周氏应了一声,叮嘱道:“天快要黑了,路上心,别摔着了。”</p>
“我知道。”</p>
-</p>
郁离拿着东西出了门,直奔郁家而去。</p>
暮色渐沉,村里的人大多都已经回家吃饭,准备洗漱休息,路上没什么人,只有一些晚归的村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p>
来到郁家附近,郁离遇到冯婶子。</p>
冯婶子也是刚回来,里拿着把野菜,脚上还沾着泥巴,见到郁离打了一声招呼,笑问道:“离娘怎么过来了”</p>
“我今天去县城,帮三妹买了些绣钱,给她送过来。”</p>
郁离着,想到什么,从包里拿出两块饴糖,用油纸包着递给冯婶子。</p>
“婶子,我今天去县城买了糖,给你家元娘、大妞和二牛、牛他们也尝尝味道。”</p>
冯婶子帮了原主很多,还在原主饿得快晕倒时给原主吃过饭,这恩情原主一直记着,郁离自然也是记着的。</p>
冯婶子赶紧推回去,“这可是金贵玩意,你自个留着吃就好,不用给他们。”</p>
郁离将它塞到她里,“我这边还有。”</p>
接着也不和冯婶子再推来推去的,和她道别,直接进了郁家的院子。</p>
冯婶子看着她进入郁家的院门,然后笑了笑,带着两块糖回家。</p>
回到家里,十三岁的女儿元娘和两个儿媳妇已经将晚餐做好,大伙儿都在等着她回来吃饭,男人们没闲着,坐在院子里搓麻绳,一边着明天要干的活,三个孙子孙女乖巧地帮大人们端着碗过来。</p>
冯婶子脸上不由露出笑容,招呼三个孙子孙女过来,拿了一块糖掰开分给他们。</p>
孙女大妞嘴里含着甜滋滋的糖,高兴地问:“阿奶,糖好吃,哪里来的”</p>
这糖可是金贵玩意儿,乡下人很少会吃的,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买一些甜甜嘴。</p>
冯婶子道:“是离娘给的。”</p>
听到这话,大伙儿都看过来。</p>
冯婶子去洗干净,然后坐下来吃饭,将刚才遇到郁离的事和他们了。</p>
冯家的大儿媳妇看了眼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糖的女儿,道:“听离娘今儿进城了。”</p>
村里人凑到一起就喜欢闲话,八卦,最近村里没什么新鲜事,一点事大伙也能好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