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老大</p>
早上郁老二夫妻送走三个女儿后,心里一直不踏实。</p>
他们的性子老实,还有些胆,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从未想过除了种地外,要去县城谋生。</p>
县城那样的地方,如果没有必要,他们从来不会去,去了也不敢多停留。</p>
现下他们女儿要去县城出摊卖东西赚钱,他们忍不住担心起来,一会儿担心她们会遇到什么事,一会儿又担心杂粮饭卖不出去,白白浪费粮食。</p>
总之,啥都能担心。</p>
中午,三个女儿不在,夫妻俩随便吃了一些应付,饭后也不去睡晌午觉,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等三个女儿回来。</p>
以往他们去地里干活时,一般都是女儿在家里等他们。</p>
这会儿,他们总算体会到等女儿的心情,心里多少有些复杂。</p>
快到下午,总算将三个女儿等回来。</p>
柳氏赶紧给她们倒水,心疼地问她们累不累,郁老二则接过她们里的桶和篮子,发现两个桶都已经空了,没什么重量。</p>
他有些吃惊,难道卖完了</p>
姐妹三个也正好渴了,喝了一碗水方才回答。</p>
郁金:“娘,我们不累,刚才是坐船回来的。”</p>
郁银道:“今天卖得快,没花多少时间。”</p>
郁珠双眼亮晶晶的,“大姐还带我们去吃饭,县城真大啊,那里的东西好好吃,街道好干净,房子好漂亮,都是两层三层的”</p>
看着三个女儿脸上的笑容,柳氏心情也变得很好,道:“时间还早,你们去休息会儿,等我们回来,我们去处理下水。”</p>
郁老二憨憨地笑着。</p>
姐妹三人和父母了会儿话,便回房歇息。</p>
今天起得太早,现下有些困了,可以去眯一下,晚点再起来干活。</p>
郁老二夫妻总算等到三个女儿回来,且知道她们带去的杂粮饭都卖出去后,也很开心,便不在家里待着,去地里干活。</p>
回到房,郁金将今天赚的钱从钱袋里倒出来。</p>
哗啦啦的声音响起,铜板散落在床上,让原本有些困的郁银和郁珠都睁大了眼睛。</p>
“二姐,我来数!”郁珠兴奋地。</p>
郁金想着,妹的年纪也大了,确实要学一学怎么数数字,以免以后数钱都不会,便决定教教她。</p>
两个姐姐耐心地坐在那里看她数,若是有不对的,便会纠正她。</p>
郁珠数完后,惊喜地:“二姐、三姐,共有九十八文钱!”然后哇的一声,“好多钱啊,都是咱们今天赚的!”</p>
她特别有成就感,十分满足。</p>
郁银也很高兴,不过仍是纠正道:“还没扣除买下水、杂粮和柴火酱料的钱呢。”</p>
“杂粮又不是买的,是咱们家自己种的,不用花多少钱。”郁珠,“这不用算上去吧”</p>
郁银道:“还是要算的。”</p>
郁金在心里算了下,除去十文的下水——今天的杂粮饭的量不多,卤好的下水只用了一半,应该是五文。</p>
杂粮是自己家的粮食,如果在外面买的话,应该也就十多文,还有香料和调味料、柴火的钱等,加起来二十文,柴火是去山里砍的,可以不算在里头,只算香料和调料钱便行。</p>
如此,应该还能赚个六十文左右。</p>
果然还是有赚的!</p>
郁金很是高兴。</p>
这时,郁银提醒一句:“二姐,你还没将咱们的船费、交给码头的费用算上去呢。”</p>
郁金:“”</p>
姐妹三人来回的船费一共是二十四文,交给码头八文。</p>
如果扣去三十二文,她们今天只赚到四十文左右。</p>
郁金突然觉得,好像也不算多。</p>
很快她又振作起来,“没事,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卖得多,会越来越好的。”大不了以后走路回村子,不花钱坐船。</p>
就是郁珠太,怕她累到。</p>
郁银也想到这个,看了一眼已经困得歪在一旁的郁珠,记得她那天磕伤脑袋、面如金纸的模样,将他们都吓坏了。</p>
她道:“二姐,要从村里背杂粮饭到县城卖,只有你一个人不行,你背不了那么多。珠儿还,没办法帮你背,不如让娘帮你吧。”</p>
郁金一愣,道:“可是地里的活”</p>
“爹一个人就行了。”郁银道,“等到收割时,咱们可以帮忙,如果忙不过来,可以花钱请短工,按照咱们村里的价格,一天给二十文就行。”</p>
村里有些人家,家里的田地多,农忙时会请短工。</p>
就像里正家,他家里的田地可不少,每次农忙时都要请短工。</p>
村里的穷人不少,自己家里的田地不多,收割完自家的粮食后,便会去给人打短工,都是日结。</p>
郁金不是想不到这个,而是心疼钱。</p>
自己能干的活,从来没想过要花钱请人,宁愿自己苦点累点。</p>
</p>
如果她有大姐那样的力气,她觉得自己啥都能干,绝对不会多花一文钱去请人帮忙,甚至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扛着杂粮饭去县城卖。</p>
这时,郁银又:“我觉得等到秋收时,阿奶他们应该也会请短工。”</p>
虽然分家了,但只隔着一堵墙,大房三房那边发生什么事,她们这边也能听到的。</p>
郁家大房除了一个郁琴,其他人一直待在县城不回来。</p>
郁老太太为此没少骂陈氏,可陈氏总会找借口不回,她也不能亲自去县城捉人吧就算她想去,郁老爷子也会制止她,生怕她去县城闹,给长子和长孙、次孙丢脸,影响他们的前途。</p>
郁老太太没办法,只好将气出在郁琴身上,让郁琴委屈得不行。</p>
甚至因为太过生气,郁老太太都没再给县城那边送粮。</p>
当然,这事也拿捏不住他们,郁老大就在米铺当账房,想要买粮挺方便的,甚至米铺还会给他降低些价格,不用花多少钱。</p>
以前是因为家里送粮过来,能省点钱,他自然是愿意的,现在不送,也没什么。</p>
看大房的情况,就算到秋收,他们也不会回来帮忙。</p>
郁老大有工作,郁敬德、郁敬礼要读书,郁敬宗还,也干不了地里的活,只有一个陈氏能行。</p>
但陈氏是铁了心不想回来干农活的,要不然也不会宁愿让老太太骂也不回来。</p>
大房和老两口分到的地有十几亩,总不能都靠这老两口去干吧</p>
只能请短工了。</p>
当然,老两口可能会想让二房、三房的人帮忙干,就像以往,家里的地都是二房和三房的人打理,都不用他们去操心什么。</p>
不过已经分家了,这是不可能的。</p>
虽郁老二夫妻可能会被老爷子用孝道压着帮忙,只是二房的几个女儿怎么可能答应,没有分家了还要帮兄弟干活的道理。</p>
郁金姐妹几个绝对不允许父母去做冤大头。</p>
三房那边更不可能了,郁老三夫妻俩心眼多,如果没给什么好处,他们是不可能干的。</p>
郁金嗤笑一声,对这事丝毫不意外。</p>
她笑道:“要是阿奶他们真的请短工,咱们也请,他们大房读书金贵,我们做生意也走不开。”</p>
郁银抿嘴一笑。</p>
她现在跟着周氏学刺绣,经过周氏的指点,已经能绣得似模似样,很快她就能赚钱了。届时家里不仅二姐在赚钱,她也可以赚钱。</p>
他们家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的,就算花点钱请短工干活也没什么。</p>
连续几天,郁离送完货后,都会绕去码头那边看看。</p>
有她在,每次杂粮饭团都卖得很快,让郁金都有点想给她姐分点钱,让她没事过来坐镇一下。</p>
郁银跟着来了几天,就没再来了。</p>
来的是柳氏。</p>
柳氏到底心疼女儿,见桶里装着的杂粮饭太多,若是由她们背去县城,姑娘家正在长身体,只怕这腰都要压弯,日后长不高。</p>
自从嫁到郁家后,她去县城的次数并不多,对县城有种天然的畏惧感,也不觉得自己能帮干什么,做生意这种事她从来没想过。</p>
可总不能让郁老二去吧</p>
家里的庄稼实在离不开人,那可是他们的粮食,郁老二得在家里伺弄那些地。</p>
最后柳氏只好咬咬牙,跟着女儿一起去了。</p>
郁离今天过来时,看到神态怯懦地站在郁金身边的柳氏,只是挑了下眉,没什么。</p>
郁金正给人做杂粮饭团,见她来了,抿嘴笑了笑,将做好的饭团递给客人。</p>
对方递了两文钱过来,柳氏伸接过,将它们心地放到身上装钱的钱袋子里,钱这东西还是随身放着更让人安心。</p>
见没有客人过来,郁金转头朝郁离道:“大姐,我给你做个饭团。”</p>
她姐去送货,干的是体力活,现在肯定饿了。</p>
柳氏见到郁离里拎着的大竹筐,声地问:“离娘,你刚送货过来”</p>
郁离轻轻地嗯了声。</p>
“累不累”柳氏又问。</p>
“不累。”</p>
“是、是吗”</p>
“”</p>
柳氏几次三番鼓起的勇气,都在郁离的冷淡中消弥尽殆。</p>
她有些失落,却不知道该怎么做。</p>
其实她心里明白,在他们夫妻俩没有坚决反对郁老太太将大女儿嫁去傅家冲喜,这父女、母女关系就断了,无法再修复。</p>
就算他们现在知道以前做错了,有心想要修复,大女儿也不再稀罕。</p>
柳氏心里有些难过。</p>
她自己醒悟得太迟了,几个女儿都因他们的无能和无作为受了太多的苦和委屈。</p>
就算是陈氏和王氏那样的,都知道要护着自己的孩子,不让人欺负他们,他们却什么都没做,反而更加可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