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p>
元安长公主回京一事,并未在京城引起太大的波澜。</p>
不过几日,这事便沉寂下来,再加上今年正好是会试年,元月下旬时,各地的举人纷纷进京赶考,京城又开始热闹起来。</p>
去年年底时,进京的举人并不多,这些举人大多都是离京城比较远的,而且家境不俗,足以支撑他们在京中的消费,方才会选择提前入京。</p>
更多的举人选择在年后进京。</p>
这些举人进京后,除了一些身家颇丰的,在京城里有住宅,大多数都会选择住在专门为赶考的士子所修建的会馆,可以省一笔开销。</p>
汪举人特地过来找傅闻宵,和他一起去会馆拜访朋友。</p>
这些朋友除了同乡外,还有很多是汪举人以前游历时认识的,他交友广阔,各地的朋友都有,可以是五湖四海都有他的朋友。</p>
当然,汪举人最重视的朋友还是傅闻宵。</p>
汪举人不吝啬将这些朋友介绍给傅闻宵认识,觉得以傅贤弟的文采学识,只要见过他的人,都会引为知己。</p>
如此也顺便给傅闻宵扬名。</p>
对于这种事,汪举人十分乐衷,傅闻宵也接受他这份好意。</p>
在傅闻宵忙着去会馆拜访朋友时,郁离则去公主府。</p>
既然元安长公主已经回京,儿媳妇去拜见婆婆是应该的,这京城里的人大多数对傅闻宵的身份心知肚明,也不需要避嫌。</p>
郁离每天都会去公主府,给元安长公主治疗,顺便在这边蹭顿饭。</p>
有时候她会在公主府待久一些,有时候治疗完就离开,端看当天有没有事。</p>
如今没有人盯梢,她的行事更加自在。</p>
自从元安长公主回京,盯梢的人就辙走了。</p>
郁离还挺惊讶的,等听傅闻宵,因为皇帝亲自派羽林军去接元安长公主回京,变相地表明他的态度,那些人自然不敢再派人盯着他。</p>
因为也没必要,圣人的态度摆在那里,傅闻宵恢复身份只是时间问题。</p>
郁离闻言,有些明悟。</p>
看来宫里那位老皇帝的心思挺难猜的。</p>
还未出正月,天气依然冷得厉害,时不时还会下雪,不过公主府里倒是一片葱绿,亭台楼阁,环境极为优美雅致。</p>
郁离去过那么多地方,觉得公主府是她见过最漂亮的府邸。</p>
听公主府是前朝的一位亲王的府邸,当时花了不少银钱心思,修建得美轮美奂。</p>
先帝在时,便将它赏赐给唯一的嫡女元安长公主,作为她的公主府。</p>
这几年,元安长公主虽然避居行宫,但公主府里仍有下人兢兢业业地打理、维护,纵使主人不在,亦未破败。</p>
郁离在公主府待了大半天,直到傅闻宵过来接她。</p>
他过来时,郁离正陪元安长公主下棋,旁边摆着几个匣子装着的点心,还有一壶热茶。</p>
郁离歪坐在那里,一边下棋,时不时摸块点心往嘴里塞。</p>
她的对面是元安长公主,坐姿端正中透着几分闲适优雅,执黑子,含笑看着对面的儿媳妇,见到她懒散的坐姿,并未什么,面上透着几分纵容。</p>
看到这一幕,傅闻宵不禁有些沉默。</p>
母亲素来是个讲究的人,行举坐卧皆有分寸,平时颇重规矩,可这些规矩在遇到离娘时,好像也被丢到一边。</p>
若是以往,母亲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在下棋时还要兼顾吃点心,坐没坐相。</p>
玉竹见他沉默,掩嘴笑起来,声地:“世子夫人最近每天都会过来陪殿下话聊天,殿下心里很喜欢呢。”想到什么,她又,“其实殿下以前是想养个姐儿的。”</p>
傅闻宵闻言,明白她的意思,看来母亲这是将离娘当女儿养。</p>
挺好的。</p>
听婆媳问题素来让人头疼,很少有婆婆会将儿媳妇当自家人看待,不过在他这儿,看来是没婆媳问题的。</p>
离娘不必,很少有人能讨厌她,若是不喜欢她,肯定是那人有问题。</p>
母亲是个理静又克制的人,不会被情绪左右自己,她不是那种恶婆婆,向来尊重自己儿子的选择,既然是他选择的妻子,母亲也会接受,自然不会刁难她。</p>
傅闻宵站在门外,耐心地等她们下完一盘棋,方才走进来。</p>
看到傅闻宵,郁离招呼他,声音轻快:“宵哥儿,你来啦,过来吃玫瑰酥,这个好吃。”</p>
傅闻宵先和元安长公主请安,然后坐下来,就着丫鬟端来的水净后,方才接过她递来的玫瑰酥。</p>
他的口腹之欲并不重,不过看她明亮的笑脸,仍是点头道:“好吃。”</p>
“是吧”她开心地,“这是公主府的厨子做的,我最近很喜欢吃这个。”</p>
元安长公主接过丫鬟端过来的茶饮了一口,笑道:“喜欢就多吃点,等会儿我让人给你装些带回去。”</p>
“谢谢母亲。”郁离嘴甜地。</p>
她对所有主动给她提供食物的人都充满好感。</p>
</p>
坐了会儿,天色不早,郁离和傅闻宵起身告辞。</p>
离开前,郁离给元安长公主输了些异能治疗。</p>
元安长公主亲自送他们到门口,默默地目送他们离开,直到寒风起时,在玉竹的挽扶下回房歇息。</p>
屋里的光线有些暗,一片寂静。</p>
玉竹心下叹息,似乎世子夫人一走,偌大的公主府又变得冷冷清清的。</p>
茹嬷嬷心里也难受得厉害,暗地里抹泪,和几个大丫鬟:“殿下从性子就这样,太过端静,以前有国公爷陪着她还好,现下国公爷不在,她一个人多寂寞啊虽然殿下不,但我知道她心里是难受的”</p>
若元安长公主和镇国公傅宗绪没什么感情还好,偏偏两人从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夫妻情深,一个去了,一个被留下来。</p>
留下的人才是痛苦的。</p>
茹嬷嬷实在心疼她的公主。</p>
玉竹见她哭得伤心,只得安慰道:“还有世子和世子夫人在呢,殿下喜欢世子夫人,日后让她多过来陪陪公主便是。”</p>
茹嬷嬷拭去眼泪,又振作起来,“那倒是。”</p>
幸好世子夫人是个好的,愿意过来陪公主,而且她的性子也好,公主十分喜欢她,有她陪伴,公主倒没那么寂寞。</p>
公主府离柳文巷有一段路程,两人都是乘坐马车回去。</p>
马车里,傅闻宵揽着郁离,将脸轻轻地磕在她的肩膀,声音温柔,“离娘,谢谢你过来陪母亲。”</p>
郁离眨了下眼睛,“不用谢,母亲这儿好吃的东西多,我挺喜欢的。”</p>
傅闻宵失笑,伸轻抚她的发,转移了话题,起他今儿在会馆拜访的事,见了什么人。</p>
郁离打开匣子,一边吃玫瑰酥一边听,当一个忠实的听众。</p>
等他完,她递一块玫瑰酥给他,鼓励他继续。</p>
傅闻宵:“”</p>
两人回到家,便见周氏正在忙着整理东西</p>
郁离问:“娘,做什么呢”</p>
周氏道:“现在月末了,下月初宵哥儿要去参加会试,得开始给他准备行李,会试可是要考九天,这么冷的天儿,得多准备些保暖御寒的衣物才行,不然人都得冻傻。”</p>
会试三年一次,又称春闱,在二月初举办。</p>
京城的二月初,仍是极寒天气,没有回暖的迹象,听贡院那边的房舍环境十分简陋,就几块板子隔着,根本就没办法御寒。</p>
据闻每次会试,倒下的士子都不少。</p>
所以要提前备好保暖的衣物和被褥等。</p>
这些东西,贡院那边有规定带多少,唯一不好的是,士子们的衣物必须要单层的,不能有任何夹层,以防作弊。</p>
如此只能尽量选那些用厚实的布料做的衣物。</p>
郁离听后,看了眼周氏收拾的东西,觉得这衣服确实薄了点,不够保暖,不由扭头打量傅闻宵。</p>
科举那么多场考试,可以最难熬的就数会试,乡试虽然也要考九天,但那时候是在八月,天气并没那么冷,不像二月份的京城,这天气能冻死人的地步。</p>
他的身体看着清瘦,而且不管穿多少衣物,体温都偏低,挺让人担心的。</p>
回到房里,郁离拉着他的,从他的腕开始捏起,一路捏到臂,然后是肩膀,再从胸膛往下,一寸寸地摸他的骨骼。</p>
“离、离娘。”他的脸有些红,“怎么了”</p>
怕自己会错意,他不好意思躲开,乖乖地站在那里由她摸骨头。</p>
郁离摸完后,道:“你的骨骼结实不少,看来中级体术已经练出一些成果。”</p>
“真的”傅闻宵有些惊喜。</p>
郁离嗯一声,“应该足够你撑完九天的会试。”</p>
应该吧</p>
傅闻宵失笑,原来她查看他的身体是为这个。</p>
他笑道:“放心,我能撑得住的。”就算没有练体术,以他以前的身体素质,九天还是能撑得住的。</p>
郁离却没那么放心,谁让他的体温偏冷,总让她觉得他身体还没好。</p>
接下来的日子,郁离和周氏一起准备傅闻宵会试需要的东西。</p>
去公主府那边时,她顺便和公主婆婆了一嘴。</p>
元安长公主对这事也颇为关心,道:“每次会试前,工部那边会专门派人去修缮贡院,倒是不担心贡院会漏风漏雨,不过贡院的环境确实简陋了点。”</p>
每个会试年,那么多士子进京参加会试,病倒的也多。</p>
以前她就想提议改一改贡院的环境,让那些考试的士子不至于那么难熬,只是没等她提,就发生那么多事</p>
想到这里,元安长公主眸色微沉。</p>
郁离离开公主府时,带着公主府特地为傅闻宵准备的东西回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