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要不您随皇儿去正阳宫吧。”</p>
宇文衍想着天宫内发生了流血事件,怕他生母天大皇后不适应。</p>
“不用,衍儿,母后要去给先帝守灵!”</p>
虽然自己的儿子年纪便亲政,原本的正宫皇后也出宫了。</p>
但朱满月的心里却没半点欢喜之情。</p>
哪怕宣帝再昏庸,那也是他的男人。</p>
丧夫之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p>
她和杨皇后情同姐妹,感情甚好,对彼此的孩子都视如己出。</p>
如今,受她父亲连累,能不能回来都还是个未知数。</p>
想到这些,朱满月的心都是痛的。</p>
“也好,等皇儿忙完,也去给父皇守灵!”</p>
皇帝让人把跟出宫外的一众皇后嫔妃送回后宫。</p>
随后。</p>
带着几位近臣,返回正阳宫。</p>
议事殿。</p>
墨言,李药师见到宇文衍他们安全返回,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p>
他们很清楚天宫发生了有关陛下的生死大事。</p>
只是碍于他俩年纪还,没让他们参与进来。</p>
“子昌,你协助尉迟伽,侯定,杜咤三人,把皇宫宿卫全部换成羽林卫的人。”</p>
“从京兆十二卫大量选拔军士,按亲军驻地的模式进行训练,到时补充到羽林卫”</p>
“末将领命!”</p>
宇文衍首先考虑到皇宫的安全。</p>
换上自己训练出来的亲军,晚上睡觉才能安心。</p>
“老吴,皇宫内的所有内侍太监、宫女、女官等全部都要审核一遍,不合格的一律撤换,由你负责。”</p>
“老奴遵命!”</p>
这个时期,做皇帝那是高危职业。</p>
很有可能一不心就挂了,由不得宇文衍不心一些。</p>
吴公公领命后,顿时心潮澎湃起来。</p>
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明陛下已经把他当作亲信了。</p>
“今日,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是每一个人的付出才取得最终胜利,功劳簿上有你们的一功”</p>
“谢陛下!”</p>
“特别是元胄、元威和暗卫成员,你们当属首功,此战朕给你们满分!”</p>
“愿为陛下效死!”</p>
这一战,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当初皇帝教授的东西何其厉害!</p>
今天的局面。</p>
如果不是当初培养了这些暗卫,谁输谁赢还真是不好。</p>
“郯国公,子升,承业,明天朝会,要做些什么,咱好生合计合计”</p>
当下,宇文衍最为信任的肯定是他们三人。</p>
当初从宣帝那里把他们要过来之后,君臣相处一年多,感情也日渐深厚。</p>
他们本就对大周忠心耿耿,加上宇文衍展现出的与众不同。</p>
使得几人对大周未来充满了希望,心甘情愿地尽心辅佐。</p>
“陛下,您八岁亲政,怕是会有朝臣不服,当下但求一个‘稳’字!”</p>
王轨不愧是武帝看重的臣子,一语中的。</p>
“郯国公所言极是,特别是十二卫,不能再出任何差池。”</p>
宿卫禁军反叛,也着实吓颜之仪一跳。</p>
所以他特别指出了这一点。</p>
其实颜之仪并不比王轨很多,只是他显得年轻。</p>
看着四十来岁的样子,实际上已经五十岁了,而王轨是五十五。</p>
乐运也有五十了,之前他俩还打趣王轨是老头子。</p>
哪曾想,他们三人却是同辈人。</p>
“先帝大兴土木,劳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p>
“臣以为,陛下应下诏减轻赋役,休养生息,以安天下万民”</p>
乐运作为敢抬棺上殿指出宇文赟八大过错的谏臣,性格率直,有言必谏,堪比唐时的魏征。</p>
听了他们的话,宇文衍露出了笑容。</p>
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好臣子啊。</p>
朝堂之稳!</p>
军队之稳!</p>
百姓之稳!</p>
政、军、民三方面是统治者施政的重中之重,是执政铁三角。</p>
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政权毁灭。</p>
“郯国公,子升,承业,尔等之言,甚合朕心,合计下,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p>
“臣等遵命!”</p>
三人躬身答应。</p>
</p>
</p>
当晚,京城文武百官彻夜难眠。</p>
接到皇帝敕令。</p>
不论是天元皇帝殡天,八岁幼帝亲政,还是杨坚等人矫诏夺权。</p>
最后,杨坚伏诛。</p>
每一件都令人脑瓜子嗡嗡作响。</p>
朝臣深知,大周这是变了天了。</p>
庆幸摆脱了宇文赟这种荒唐皇帝的同时,也对幼帝亲政感到忧心忡忡!</p>
除了亲历现场的于翼,宇文贤等人。</p>
其他不知情的朝臣,全都在猜测,“皇帝亲政”的背后到底是谁?</p>
而以前与杨家亲近的家族和亲族,却是脊梁骨直冒冷汗。</p>
生怕遭受皇帝的清算。</p>
宇文衍和王轨三人商议完后。</p>
便与皇后司马令姬更换丧服,前往天宫太上皇的灵堂。</p>
春官府大宗伯宇文善接到诏令后,第一时间给大行皇帝举行了殓。</p>
殓便是更换寿衣,设置灵堂。</p>
“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p>
宇文善看到皇帝驾临,连忙上前见礼。</p>
“免礼,天元皇帝丧葬事宜有劳大宗伯了!”</p>
“臣惶恐,定当全心全力办好。”</p>
宇文善没想到皇帝对其如此客气,也是有些意外。</p>
灵堂设在天德殿。</p>
几个皇后和一众嫔妃见宇文衍驾到,全都嘤嘤哭泣起来。</p>
“皇帝哥哥,父皇怎么不理娥英,母后也不见了,我要母后,我要父皇”</p>
五岁的宇文娥英看到皇帝,一下子扑到他怀里,抱着皇兄哇哇大哭起来。</p>
“皇兄”</p>
宇文衎和宇文术也冲了过来,兄妹四人哭成一团。</p>
好一会,才把三人安抚好。</p>
宇文衍带着弟、妹给天元皇帝磕头、上香、烧纸、守灵。</p>
</p>
翌日辰时。</p>
众臣素服,帝室哭踊。</p>
朝会的地点便是在大行皇帝的灵堂。</p>
天官府大冢宰宇文贞。</p>
地官府大司徒于翼。</p>
春官府大宗伯宇文善。</p>
秋官府大司寇宇文椿。</p>
冬官府大司空宇文贤。</p>
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曹王宇文允、道王宇文充、蔡王宇文兑、荆王宇文元六位王爷。</p>
王轨,乐运,颜之仪。</p>
郕国公梁士彦,鄅国公陈山提,翼国公元晟,郑国公达奚辰,凉国公贺兰敬</p>
杨素,贺若弼,李惇,宇文忻,宇文恺,长孙晟等。</p>
</p>
除了镇守地方的总管及各州刺史,还有就藩在外的五王。</p>
所有皇室成员,以及京城五品以上文武百官皆聚于此。</p>
有大周开国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后人,皇室成员,以及像杨素,贺若弼这种新生代将军。</p>
可以,汇集了大周统治阶级的世家贵族代表。</p>
“宣读天元皇帝遗诏”</p>
等到众臣给大行皇帝叩拜祭奠之后,宇文衍身边的墨言高声唱喝道。</p>
虽然,所有人已经接到头天发下的敕令了。</p>
但此时在先帝灵前,当着朝臣宣读遗诏是必定要走的一道程序。</p>
相当于完成皇权的交接,意味着皇帝宇文衍正式亲政。</p>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p>
众臣行跪拜礼。</p>
“诸卿免礼,平身!”</p>
宇文衍望着殿下众臣,双轻抬。</p>
“谢陛下!”</p>
大臣们起身,还没见过皇帝的偷偷打量了几眼。</p>
朝会首先由大宗伯宇文善这个典丧官,向皇帝奏报大行皇帝的丧葬事宜。</p>
若皇帝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们再着变动。</p>
“许国公,你按制操办即可,一切从简吧”</p>
“臣遵命!”</p>
宇文善是立国之初十二大将军宇文贵的长子,承袭了许国公的爵位。</p>
所以。</p>
作为宇文贵的儿子,宇文忻和宇文恺二人也是妥妥地官二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