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p>
京城官府的各个衙门都显得格外的忙碌。</p>
大家都在为皇帝下达减免赋税的诏令各司其职。</p>
冶铸作坊和工部打造的第一批“曲辕犁”及其他农具。</p>
已经开始在京城周边郡县售卖。</p>
有一些是直接分配到百姓上。</p>
当然,需要他们两年后用银钱或是粮食来偿还。</p>
大周钱庄不可能短时间内开遍所有州、郡、县。</p>
有些百姓借不到钱,就无法购买农具进行开荒。</p>
为了在来年春耕前开垦出尽可能多的田地。</p>
皇帝下诏实行此种“赊账”的方式。</p>
</p>
二十日。</p>
户部尚书于翼在皇帝的急诏下匆匆赶来。</p>
“臣参见陛下!”</p>
“文若来啦,坐吧。”</p>
于翼是北周开国八大柱国之一于谨的次子,字文若。</p>
承袭他父亲燕国公爵位的是他的兄长于实。</p>
因而他的爵位只是郡公。</p>
于翼娶了平原公主,是太祖宇文泰的女儿。</p>
是高祖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夫。</p>
按辈分,宇文衍还得叫其一声姑婆丈。</p>
于翼入座,宫女奉上香茶。</p>
“各地开设大周钱庄之事,安排得如何了?”</p>
宇文衍喝了一口茶,微笑着问道。</p>
“回陛下,已经安排下去了。”</p>
“保证每个县至少设立一个钱庄,形制和京城的一样,只是规模上要一些”</p>
于翼当即将钱庄设立之事详细禀报。</p>
“嗯,很好。”</p>
“一定要坚持遵守制定好的运营准则,户部得定期派人巡视及审核账目”</p>
“臣遵命!”</p>
自从京城,洛阳,蜀地,邺城四地的大周钱庄开业后。</p>
宇文衍就让户部制定了一整套规范的流程和准则。</p>
并且大量培养从业人员。</p>
就是为大周钱庄遍地开花这一天准备的。</p>
“爱卿看看这个!”</p>
皇帝完,示意墨言把一个册子交给于翼。</p>
这是他花了数天时间撰写出关于钱币的计划。</p>
据他了解。</p>
大周当下市面上流通的钱币繁杂混乱,标准不一。</p>
有汉武帝时的“五铢钱”。</p>
北齐铸造的“常平五铢钱”。</p>
北周发行的“布泉钱”、“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p>
百姓日常买卖,有用铜钱的,也有用绢帛交易的。</p>
甚至还有最原始的以物易物方式。</p>
给商品流通和百姓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p>
宇文衍是想重铸钱币,规范行制,统一流通。</p>
从而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p>
这个时期,商品经济是相对比较繁荣的。</p>
特别是南朝。</p>
商税已经占据了朝廷财政收入的五成以上。</p>
而北周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地方是洛阳。</p>
作为多朝旧都。</p>
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农业、经济,交通,都比现在的长安要兴盛许多。</p>
这或许,也是宣帝宇文赟当初大修洛阳宫的原因之一吧!</p>
历史上,隋炀帝,武则天都曾大肆修建洛阳,作为陪都所用。</p>
既然有这么好的贸易环境。</p>
不征收商税,却盯着老百姓的一亩三分地,那就是脑壳有问题!</p>
商税。</p>
绝对是对宇文衍推行“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国策一个很好的补充。</p>
当下。</p>
进行商贸活动的,大多是贵族官僚,以及富裕的地主阶层。</p>
征收商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缩减贫富差距的一项段。</p>
虽然可能会遭遇极强的阻力。</p>
但无论如何,宇文衍也要去做。</p>
不过,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得徐徐图之!</p>
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市面上流通的钱币。</p>
所以他打算重铸一种全新的钱币。</p>
</p>
当下朝廷负责铸币的构是——“钱监”。</p>
宇文衍在计划中提了三个统一:</p>
一、统一铸币标准。</p>
统一铸币材料标准,保证质量,规范铸币的技术和工艺流程。</p>
二、统一钱币标准。</p>
规定钱币的形制,尺寸,重量,纯度等标准。</p>
三、统一发行。</p>
全国各地铸币数量必须由朝廷统一发行。</p>
除此以外,还得设立钱币管理构。</p>
加强对铸币和流通环节的监管。</p>
宇文衍设计的新钱币就叫——“天元通宝”。</p>
圆形方孔,直径八分,重一钱。</p>
一枚铜币为一钱,积十钱为一两,千钱(一贯钱)大约重六斤二两五钱。</p>
一个铜板的重量大概相当于后世的4克左右。</p>
“陛下之言,臣深以为然,统一钱币是很有必要的”</p>
“臣当即着户部与钱监依照您的指示,制定出相关标准,并尽快铸出样钱来。”</p>
于翼看完宇文衍制定的计划,随即道。</p>
“行,去办吧!”</p>
“请陛下赐下“天元通宝”四字墨宝。”</p>
于翼能进入朝廷中枢,情商那绝对是在线的。</p>
宇文衍也没扭捏作态,用隶书,行书,瘦金体写了三幅。</p>
拿到皇帝墨宝,于翼高高兴兴地退了出去。</p>
自从宇文衍亲政以来。</p>
户部比之前忙碌了许多。</p>
但他没有任何抱怨,反而觉得这个官做得越来越起劲了。</p>
“言子,听洛阳有个叫刘宝的大商人富贾天下。”</p>
“百姓都称其“产匹铜山,家藏金穴”?”</p>
于翼离开之后。</p>
宇文衍一边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边向墨言开口问道。</p>
起这“兰亭集序”文本。</p>
也是皇帝在皇宫内库无意间发现的。</p>
乃东晋王羲之于353年3月书写,距今已有22年。</p>
以宇文衍后世对“兰亭集序”传拓和临摹帖子的研究。</p>
眼前这幅,极有可能就是原本真迹。</p>
能被宇文皇室收藏于内库之中的古董字画,想来真实性还是很高的。</p>
历史上,“兰亭集序”失传了。</p>
野史相传,极有可能被李世民选作陪葬品,带进了昭陵。</p>
“陛下,您也知道这个刘宝?”</p>
皇帝也是之前颜之子仪讲述洛阳商品经济繁荣时,听他过这么一个人。</p>
这个刘宝的生意遍布天下,全国各州郡都有他的商号。</p>
店铺出售的商品。</p>
统一包装规范和经营理念,有如后世的大型连锁超市。</p>
民间有诗文形容刘府:</p>
宅宇逾制,楼观出云,车马服饰,拟于王者。</p>
可见其富庶及奢豪程度。</p>
以前,他也就当个故事听听。</p>
如今。</p>
想要发展商品经济,征收商税。</p>
像刘宝这样的巨贾,就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p>
“有所耳闻,他真如传中那么富有?”</p>
“那是当然,他不仅在大周境内经商。”</p>
“还和南陈,突厥,吐谷浑,高句丽,倭国等蕃邦有生意往来。”</p>
“据他家的府邸,富丽堂皇,同皇宫一般宏伟壮观”</p>
墨言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刘宝的辉煌大业。</p>
宇文衍却是眉头微皱。</p>
刘宝此人竟敢宅宇、车马逾制,胆子是不是也太肥了一点?</p>
要知道。</p>
南北朝时期,各朝各代虽然鼓励经商,重视工业和民间技艺。</p>
但商人和工匠的社会地位仍然是不高的。</p>
哪怕是关陇贵族,也不敢在礼制上挑衅皇室的威严。</p>
“传密诏,好好查查这个刘宝,朕要知道他的所有信息”</p>
宇文衍一挥。</p>
想要探一探这个刘宝到底是何方神圣?</p>
他现在是迫切希望狐狸的情报组织快些组建起来。</p>
要是有了自己掌控的情报来源。</p>
像关于刘宝信息这样的事情,随时想看立马就能给你放到案前来。</p>
不过这事已经开始实行。</p>
将来就能做到,“人在家中坐而知天下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