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17章 美好愿景
    石彤一家三口返回五原。</p>

    石老爹提着一包点心去村正家,告之了一声。</p>

    村正是他们本家长辈。</p>

    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一番。</p>

    让其好生在家种地,不要再去想开店营生之事了。</p>

    石老爹客气地表示接受。</p>

    随后。</p>

    去县上的铁匠铺买了开荒所需的一应农具。</p>

    经营客栈数年,夫妇二人还是挣了些钱的。</p>

    比起一般的自耕农家庭,经济上要宽裕些。</p>

    “他娘,让彤儿去读书吧。”</p>

    “刚刚我在县城看到,朝廷设立了蒙学,乡学,不用交钱,前往报名即可”</p>

    石老爹放下农具,接过石彤娘倒好的水喝了一口。</p>

    “彤儿,你想去学堂么?”</p>

    “好啊,娘,下山前,刀子叔也让孩儿读些书呢。”</p>

    夫妇二人决定把石彤送去官办学堂。</p>

    各地学堂的出现,给了底层孩子一个读书的会。</p>

    放在以前,对于他们来是可望不可及的。</p>

    但凡有点远见的,都把家里的孩子送去学堂。</p>

    认为读书能明理,能让一个人更加的睿智。</p>

    在乡里。</p>

    但凡读了些书的人,都被人们尊为先生。</p>

    平时乡亲们要给孩子取名,或是写个条呈、书信什么的。</p>

    都会提着东西上门,诚恳地请先生帮忙。</p>

    因而。</p>

    朝廷此举,又在百姓当中为皇帝刷了一波声望。</p>

    </p>

    上善殿。</p>

    “陛下,苏大人来了!”</p>

    “宣!”</p>

    墨言上前禀报。</p>

    “臣苏威参见陛下!”</p>

    苏威进殿,上前给皇帝行礼。</p>

    “苏卿来啦,坐下喝茶”</p>

    宇文衍放下中的铅笔,转至茶台,示意其入座。</p>

    “陛下,华夏商行各地驻点商铺已全面铺开,商队也达一百多支”</p>

    苏威谢恩坐下。</p>

    给皇帝汇报商行的发展情况。</p>

    作为首个国有性质的商行,华夏商行发展迅速。</p>

    特别是河东盐池出产的雪花盐专卖,给商行带来巨大的利润。</p>

    雪花细盐和市面上的普通盐定价一样。</p>

    两种品质完全不同的盐流向市场,其结果可想而知。</p>

    只要是雪花盐出现的地方。</p>

    其他的盐立马成了无人问津的乐色货。</p>

    盐商们恨得牙痒痒,却又奈何不了国有背景的华夏商行。</p>

    只能压低利润,降价出售。</p>

    这正是皇帝所愿意看到的结果。</p>

    当把盐价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后。</p>

    华夏商行停止了价格竞争。</p>

    盐价比之前足足低了两成,让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p>

    以前。</p>

    朝廷没有开征盐税,就是因为羊毛出自羊身上。</p>

    收了盐商的税,他们就会提高盐的售价。</p>

    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百姓。</p>

    如今有了雪花盐这个价格屠夫兜底。</p>

    就算开征盐税。</p>

    盐商也不能把税额转移到百姓头上了。</p>

    华夏商行能如此快速地发展起来,皇帝一点也不奇怪。</p>

    “陛下,所谓无商不富,臣算是真正体会到了”</p>

    哪怕苏威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p>

    但还是被商行的盈利能力给惊到。</p>

    短短半年时间,便给国库带来一百多万贯的收入。</p>

    这还是不包括前往西域商队的数据。</p>

    如此巨额的财物,使得户部尚书于翼乐不可支。</p>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p>

    作为朝廷的大管家,国库充盈,心中的底气就足。</p>

    有了足够的资金,就能扩大铜,铁矿的开采规模。</p>

    </p>

    提高钢铁的产量,打制更多的武器铠甲。</p>

    使大周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p>

    同时,也可以增加铁器的出口贸易量。</p>

    要知道。</p>

    当下周边各藩国,以及西域诸国的炼铁水平是相对落后的。</p>

    相关技术和铁器都掌控在统治阶级中。</p>

    一般的日常铁器在民间也是稀罕之物。</p>

    因而。</p>

    大周铸造的铁锅,刀具、农具等铁器,都是极受欢迎之物。</p>

    有了高炉炼铁,满足自身军事,民用之外。</p>

    完全可以铸造一部分铁器用于出口。</p>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p>

    皇帝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铁器会被铸造成攻打自己的武器。</p>

    “哈哈,苏卿,才哪到哪啊,这只是个开始”</p>

    宇文衍一边熟练地泡茶,眉头舒展。</p>

    又笑呵呵地问道:</p>

    “商税之事进展如何?”</p>

    皇帝给苏威面前的茶杯倒了个七分满。</p>

    “谢陛下。”</p>

    “商税大体框架已出来了,具体细则还在制定当中”</p>

    苏威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声回答道。</p>

    “嗯,此事急不得,要从实际出发,多调查,以求稳定长久。”</p>

    商业司招募了大量商贸方面的人才。</p>

    熟悉当下商品贸易。</p>

    力求制定出适合大周商业环境的商税征收准则。</p>

    “是,陛下,臣谨记于心,一定把此事做好。”</p>

    苏威心里很清楚。</p>

    商税征收就是他面临的第一道考题。</p>

    做好了,以后前途一片光明。</p>

    要是崩了,不定仕途就此止步。</p>

    因而,他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发挥自身所有才学。</p>

    争取把这件大事做到尽善尽美。</p>

    君臣二人聊了许久。</p>

    苏威沉浸于皇帝描述的繁华商业前景之中不能自拔。</p>

    盖因那样的光景太令人向往了。</p>

    “陛下,臣告退!”</p>

    苏威感觉自己不能再听下去,连忙起身告辞。</p>

    他应该赶快回去做事。</p>

    不管是也不是,他真的好想看一看那样的繁华盛景。</p>

    皇帝见状嘿嘿一笑。</p>

    论吹牛和画饼,他就还没服过谁。</p>

    就连一旁的墨言和梅兰竹菊四侍女听了都眼冒星光。</p>

    “陛下,天下真的有千里眼,顺风耳?”</p>

    刚刚皇帝得起劲。</p>

    把后世的电话,电视,汽车,飞等事物了出来。</p>

    近侍宫女有如听天书一般,心想皇帝真会讲故事。</p>

    唯有墨言感觉皇帝不是胡乱话的人,故而有此一问。</p>

    “嘿嘿,这个应该是有的吧”</p>

    宇文衍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p>

    </p>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p>

    开荒垦田的百姓们,忙碌中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播时节。</p>

    由于朝廷大力推行“耕牛计划”。</p>

    一部份自耕农已经拥有了自家的耕牛。</p>

    春耕时,一头耕牛能抵好几个壮劳力。</p>

    作为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p>

    百姓们看得比自家性命还重。</p>

    虽然要好几年才能还完,但仍然对朝廷的这种惠民之举感恩戴德。</p>

    另外。</p>

    由朝廷推动,各级官府主持兴修的水利项目。</p>

    每年都有成果出来。</p>

    型人工围堰。</p>

    人工水渠的兴建。</p>

    使得灌溉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多。</p>

    农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p>

    展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