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向来鼓励大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p>
“不过,凡事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脑子一热便一头扎进去。”</p>
宇文衍微笑着摆了摆,并没有责罚他。</p>
有这样的想法也实属正常。</p>
以大周当前的实力,就算与突厥全面开战也不怕。</p>
但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p>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尽量不用的好。</p>
“臣受教,谢陛下!”</p>
元威很是正经地向宇文衍行礼道。</p>
</p>
“轰隆!”</p>
“轰隆隆!”</p>
一声春雷响。</p>
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雨。</p>
“陛下,下雨了!”</p>
墨言看向殿外,了一句。</p>
关中平原的春天相对较短,雨水少,气候比较干燥。</p>
清明过后,气温很快就会热起来。</p>
春雨贵如油,</p>
下得满街流。</p>
跌倒解学士,</p>
笑死一群牛。</p>
皇帝走出大殿,站在檐廊上。</p>
望着蒙蒙细雨,不禁吟出了这首诗句。</p>
这是明朝解缙所作的春雨。</p>
朗朗上口,诙谐幽默,趣味横生。</p>
王鹰等人听后,跟着念了一遍,不由地笑着向皇帝竖起了大拇指。</p>
一旁的起居舍人连忙舔了下笔头。</p>
把皇帝吟诵的诗句记了下来。</p>
起居舍人。</p>
是中书省</p>
要封建社会也是够可以的,竟然给皇帝身边安排这么一个职位。</p>
而且。</p>
按照传统,原则上皇帝不能也不会去阅览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p>
有了这么一个官职的存在。</p>
试问,但凡要点脸的皇帝,平时能不谨言慎行么?</p>
也算是对皇帝的一种监督和约束。</p>
这种事情,哪怕放在一千多年后,也是难以想象的。</p>
别总统,首相这些了。</p>
哪怕是个县长,乡长也不可能啊。</p>
一开始。</p>
皇帝也是反对的,但是反对无效!</p>
“陛下,这场雨来得真是及时啊!”</p>
“这场春雨或许就是丰收的好兆头”</p>
“正如陛下所的,春雨贵如油。”</p>
当下刚好是春播过后不久。</p>
雨水滋润土地,确实是一场及时雨。</p>
这两年,朝廷兴修水利,大大改善了灌溉问题。</p>
但也不如一场大自然的雨水来得畅快淋漓。</p>
几人赏了一会雨景,心情愉悦地返回大殿。</p>
“言子,如今市面上粮食价钱几何?”</p>
宇文衍坐下。</p>
动倒了一杯茶水,端起三口喝完。</p>
“回陛下,斗米五十文。”</p>
一石十斗。</p>
也就是,粮价比两年前降了一半。</p>
“五十文,还是高了一些!”</p>
宇文衍并没有因为粮食价格降了一半而欢喜。</p>
反而是摇了摇头。</p>
因为。</p>
这个价钱是历史上贞观后期“斗米五文”的十倍。</p>
不过。</p>
这也明皇帝推行减免赋税,休养生息的策令是对的。</p>
社会资源、物资匮乏,物价自然就高。</p>
物价高,生活成本就高,百姓生活就会更加的艰难困苦。</p>
粮价减半,主要得益于两方面。</p>
一是朝廷减免田税,鼓励开荒垦田,推行先进农具和沤肥之术。</p>
农田增产,粮食多了,价格自然就会下降。</p>
二是新铸的“天元通宝”,钱币精美、用料足。</p>
相比以往的各种钱币,购买力上升。</p>
两方面原因加一起,使得粮食价格降了一半。</p>
“陛下,今年秋收之后,应该还会有所降低!”</p>
王鹰知道,这是朝廷推行策令取得的成果。</p>
</p>
连续两个丰收年。</p>
使得大周粮食不足的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p>
“那是肯定的,斗米价格最好是在二十文左右最好”</p>
皇帝给王鹰和元氏兄弟三人的杯子续上茶水。</p>
轻笑一声道。</p>
“能降那么多?”</p>
元威一听斗米二十文的价格,顿时觉得有些不敢置信。</p>
“那是当然,以后粮食只会越来越多,斗米数文都有可能。”</p>
“不过,真那么便宜的话,就“谷贱伤农”了。”</p>
当粮食价格比种粮成本还低的时候。</p>
对于以农为本的国家,并不是什么好事!</p>
“陛下,粮食真的会有那么丰盛的时候吗?”</p>
连一向寡言少语的元胄,都不禁出声问了一句。</p>
就算是强盛的汉朝,粮食也不一定有那么富足吧?</p>
“只要社会安定,科技进步,粮食就会越来越多”</p>
以前。</p>
他们不懂什么是科技。</p>
皇帝用挖地打了个比方。</p>
以前全靠人工,一锄一铲地挖,现在用耕牛拉曲辕犁翻,这就是科技进步。</p>
几人纷纷点头。</p>
感觉陛下不论啥,都是那么的有道理。</p>
</p>
长安县,新丰村。</p>
崇山峻岭间,几个妇人正在田间地头打猪草。</p>
不远处。</p>
几个汉子刚浇灌完田地,扛着锄头往回走。</p>
“二娃,你家的桃树苗嫁接了没?”</p>
一老农咧嘴露出一口黄牙。</p>
“大爷,全嫁接过了,取的是鼻涕妞屋后那株的枝条。”</p>
“对,整个村里就她们家的那株最好吃了。”</p>
两人边走边聊。</p>
“大爷,您皇上怎么就知道,嫁接后的桃子更好吃啊?”</p>
当初宇文衍和他们过嫁接技术后。</p>
有人按他所的方法去尝试,结果真的存活了一些。</p>
而且。</p>
嫁接后第二年,这些枝条便开花结果了。</p>
果子真的和母株上的果实一样好吃。</p>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p>
村民们等到开春后,争相把一些幼苗嫁接了新的枝条。</p>
“皇上可是真龙天子,他知道不很正常么?”</p>
老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p>
要皇帝在百姓中声望最高的地方。</p>
那肯定就是新丰村。</p>
“爷,阿爷”</p>
“婆叫你快回去,京城收猪的来哩。”</p>
一个浑身泥土的七八岁孩子喊叫着跑了过来。</p>
身上的粗布褂子,都看不出本来的模样了。</p>
“你个皮娃子,又到哪胡混混去了,弄得像野猪似滴”</p>
“恁爹不是把你送乡里学堂去了么,你又逃学?”</p>
老者一把拉过孩子,朝屁股就是啪啪两掌。</p>
“爷,爷,痛,轻点”</p>
“今天休学,不用去学堂。”</p>
男孩眼珠乱转,作出一副痛苦状。</p>
“哦,休学呀,那白打了!”</p>
老农闻言放开了孙子,露出一口大黄牙笑着道。</p>
娃呲牙咧嘴地摸着自己的屁股,心下一点怨气也不敢有。</p>
当下。</p>
老者加快脚步往家里赶。</p>
“掌柜的,您又亲自来了,辛苦辛苦”</p>
刚到家。</p>
老农便看到京城“全猪宴”酒楼的掌柜等着他了。</p>
连忙放下中的锄头,笑呵呵地上前打招呼。</p>
“老人家,我们东家可是了,新丰村的猪优先收购。”</p>
“皇上大德,他曾鼓励乡亲们养猪,并承诺卖不出去他来想办法”</p>
老者可不管这个东家是谁。</p>
如今有人找上门来买他们养的猪,他便认定是皇上的缘故。</p>
掌柜的一听,也是露出了笑容。</p>
关于皇帝推行养猪之事,他是知晓的。</p>
全猪宴的所有菜品。</p>
全部出自皇帝所想,他也清楚得很。</p>
对于皇帝的所为,内心钦佩不已。</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