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祠?</p>
诸位大佬闻言,顿时眸光一亮。</p>
“陛下,此举是好,就怕朝中会有非议啊”</p>
韦孝宽表示,可能会有人不同意。</p>
“郧国公的是那些腐儒?”</p>
宇文衍蹙眉,立马想到了其中关键。</p>
英烈祠一旦修建,无形中,军士和武将地位就被拔高了。</p>
“不用理会,若是眼红,下次让他们也上前线去”</p>
“要是壮烈了,朕也一样让其进英烈祠,配享大周子民供奉的香火!”</p>
宇文衍思忖片刻,便有了决断。</p>
大周以武立国。</p>
广阔疆土都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拼出来的。</p>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p>
于情于理,都应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祭奠逝去的英灵!</p>
看着一脸正气,无所畏惧的天子。</p>
众臣目光熠熠,脸上浮现动容之色。</p>
“陛下体恤将士,臣等拜服!”</p>
六位大佬起身,拱作揖。</p>
当初讨伐南陈,以及平叛扬州的庆功宴上,皇帝的第一杯酒都是祭奠战死英魂!</p>
如今又要建英烈祠。</p>
可见在其心中,确实极为看重将士们的生死。</p>
他们当中,除了颜之仪和乐运,另外四人都是马上将军。</p>
是经历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过来的。</p>
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惨烈。</p>
因而,对皇帝善待将士所为,感触最为强烈。</p>
“此事就这么定了,由兵部牵头,工部,礼部,户部配合”</p>
“自太祖起,凡有记录的壮烈将士,都能进英烈祠!”</p>
英烈祠的事情由宇文衍一锤定音。</p>
几位大佬含笑点头。</p>
能谋事,能断事,确实有太祖、高祖遗风!</p>
“梅梅,上冰镇西瓜!”</p>
谈完正事。</p>
皇帝一招,让侍女端上切好的解暑圣品。</p>
七月前后,正是酷暑难耐之时。</p>
可谓是:</p>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p>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p>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p>
宇文衍吃着冰凉爽口的西瓜,还不忘吟诗一首。</p>
这是北宋大诗人梅尧臣的诗作。</p>
皇帝有感而发,顺嘴吟来。</p>
殿内的起居舍人当即舌舔笔头,将诗句记录在册。</p>
几年来。</p>
不知不觉间,很多后世佳作都被宇文衍白嫖了。</p>
“陛下出口诗成,还真应景”</p>
众臣交口称赞,对于皇帝会作诗之事一点都不奇怪了。</p>
尤其是他与南朝后主陈叔宝书信往来时写下的那些诗词。</p>
首首都是上乘佳作。</p>
这些诗词全被起居舍人记录下来。</p>
在少数高层官员当中流传。</p>
宇文衍讪笑着摆了摆,没做解释。</p>
就算是他人所作,怕是也没人会相信。</p>
他们都是文武精通之辈,这么好的诗句不可能默默无闻。</p>
一般人没听过还可能读书少。</p>
可他们是当朝学问最高的一些人,全都是第一次听闻。</p>
故而,都不带怀疑的,坚信就是皇帝所作。</p>
“陛下,今年的瓜特别甜!”</p>
王轨极为享受地连吃几口。</p>
诸位大佬点头。</p>
用牙签吃着切成块的西瓜,脸上布满了幸福的笑容。</p>
</p>
如今,西瓜已经在关中平原普遍种植。</p>
市面上的价格也不像一开始时那么昂贵了。</p>
“诸位国公爷,冰镇西瓜是好吃,但不能贪嘴,大家年纪都不了,心肠胃问题”</p>
“还有,朕诏令太医署医官每月给你们检查身体之事,一定要好好配合。”</p>
“该休息就休息,该吃药就吃药,一切谨遵医嘱”</p>
宇文衍一边嘱咐这些老臣少吃,自己却一块接一块,吃得那叫一个欢实。</p>
“臣等谢陛下体恤!”</p>
大家知道,不是陛下气,确实是为他们身体着想。</p>
几年前,皇帝所授太极养生拳深受诸位大佬钟爱。</p>
每天清晨都要练上半个时辰。</p>
众臣闻言拱谢恩,心里美滋滋地。</p>
讲良心话。</p>
宇文衍对臣子那是没得的,发自内心的好,他们也能感受得到。</p>
皇帝尽管年幼,但天资聪慧,懂人情世故。</p>
有着一般成年人都不具备的政治智慧。</p>
天子九五至尊,确实高高在上,睥睨天下。</p>
可那只是名义上的尊贵。</p>
若是完全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想弄谁就弄谁。</p>
不管一点人情世故,又没有绝对实力的话。</p>
哪怕是皇帝,</p>
就算是弄死你,换个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p>
宇文衍的后世灵魂,对于封建社会的君君臣臣清楚得很。</p>
单有皇帝名号是没用的。</p>
一定程度上讲。</p>
人们敬畏的是帝王中的权势,而不是皇帝本身。</p>
从皇权利益来看,在座的老臣是他掌控军政大权的保障。</p>
正是有他们支持,宇文衍才能按自己的想法施政。</p>
从个人情感上讲,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候全力拥护自己。</p>
皇帝也希望几位老臣能多享几年荣华富贵,看到国家实现统一。</p>
吃完西瓜,六位大佬退下。</p>
宇文衍起身,凝望大周疆域图,目光投向朝鲜半岛那旮沓。</p>
高句丽被赶到鸭绿江以南,已经无法对大周造成任何威胁。</p>
接下来。</p>
高阳成只能在半岛东北部和靺鞨死磕。</p>
不过,靺鞨有大哥撑腰,高句丽想要有大作为很难。</p>
想要扩张的话就只能向南。</p>
相对于大周,百济和新罗显然要好欺负很多。</p>
以前,两国还联合一起,共同抵抗高句丽南侵。</p>
可是百济人心不足蛇吞象。</p>
为了眼前一点利益,直接把盟友干成了敌人。</p>
事后,百济王也后悔走错了这步棋。</p>
奈何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也没那个脸去给新罗王认错。</p>
于是便认了南陈做老大,又与海峡对岸的倭国结盟。</p>
倭奴国在“倭五王”时期,频繁进贡南朝宋,请求中原王朝册封。</p>
想以天朝册封名义染指朝鲜半岛。</p>
可是倭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p>
虽然在半岛南部的伽耶国设立了任那府。</p>
想以此为据点,把倭国势力渗透到半岛。</p>
后来,伽耶这个由数十部落组成的联盟国就被新罗吞并。</p>
倭国设立的任那府也随之烟消云散。</p>
倭人没得到想要的结果,立马就断了对中原王朝的朝贡。</p>
这个民族自古就是知礼而无大义。</p>
近百年来。</p>
一直想要打造以大和民族为主体的“天下”。</p>
百济结盟的意愿正中倭国下怀。</p>
以“宗主国”的姿态接受了百济结盟的倡议。</p>
就因这次结盟,后世倭人偷换概念,他们是棒子国的宗主国。</p>
又因任那府,半岛南部都是属于倭国的。</p>
其实真要的话,新罗才是棒子国真正的祖宗。</p>
正是西八的新罗祖先,摧毁了倭国想要染指半岛的阴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