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妾一定多加练习,为您绣个更好的”</p>
木兰看到宇文衍的表情,以为在嫌弃她的绣工。</p>
顿时露出惭愧之色,低声自责地道。</p>
“啊,很好,你能绣成这样,已经很了不得了,朕喜欢”</p>
皇帝回过神来,看到木兰的神情,连忙安慰了一句。</p>
“你要是不喜欢做女红,那就不去学它,没事的!”</p>
宇文衍拉过她的左,对着食指轻轻吹了几口气。</p>
上面有十数个红点,正是她为了制作香囊被绣花针刺的。</p>
木兰见皇帝发现她的秘密,倏地把抽了回去,背到身后。</p>
一向大胆豪放的她,此时轻咬朱唇,露出一丝女儿神态。</p>
水汪汪的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看着宇文衍。</p>
“贵妃啊,衍儿都了,你也别逞强。”</p>
“瞧你这孩子,把指刺成这样,也不吭一声”</p>
朱太后见状,上前拉起她的左查看,嘴里柔声埋怨了一句。</p>
让一个草原长大的公主学女红,确实为难她了。</p>
身为皇室成员,宫里有专门负责衣物方面的尚衣局,会不会都没问题。</p>
只不过。</p>
对于中原女子来,女红就相当于男子所需学的“六艺”之一。</p>
不论你是皇室公主,富家姐,还是家碧玉,农家丫头,都是必备技能。</p>
木兰作为突厥公主,不会也不是什么大事。</p>
“谢母后!”</p>
木兰面露感激之情,向朱满月福礼道谢。</p>
从大漠远嫁中原,一开始她的内心也很忐忑,甚至是抗拒。</p>
但是她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p>
不曾想,大周皇室竟然给她带来家的感觉。</p>
这里没有父汗和阿纳(母亲),但有一个非常疼爱她的姑姑。</p>
太后对她关心倍至,皇帝丈夫也不对她另眼相看。</p>
更是与皇后和淑妃处成了姐妹。</p>
地位也比在突厥王庭要高贵许多。</p>
一年来。</p>
她慢慢习惯了皇宫的生活。</p>
偶尔会思念一下遥远的故乡和亲人,但已经没有刚来时那般强烈了。</p>
司马令姬和萧婉儿闻言也围了上去,查看她的左。</p>
“姐姐,还痛吗?”</p>
“十指连心,那肯定痛了,臣妾初学时也被刺过很多,痛得掉眼泪”</p>
二女感同身受,抚摸着她的食指。</p>
“不碍事,早就不疼了!”</p>
木兰打舞刀弄枪,这点伤她根本就不放心上。</p>
感受到大家情真意切地关心,她内心很是感动。</p>
“谢谢你们的礼物,朕都喜欢!”</p>
宇文衍收下礼物,交给墨言收好。</p>
朱满月给他的是两只绣有鸳鸯戏水的枕套。</p>
皇帝总感觉太后给他东西时眼神有些怪怪的。</p>
看向那对鸳鸯,瞬间明白了。</p>
他老娘这是想抱孙子了啊。</p>
想到这层,宇文衍也是哭笑不得。</p>
这古时候的人,婚育观也太早熟了些,十二三岁结婚生子的大有人在。</p>
在他的后世灵魂看来,这也太早了。</p>
何况。</p>
他在两年前就诏告天下,凡皇室成员的女子,必须年满十八才能完婚。</p>
作为大周天子,婚姻不由自己,年纪就被娶了三个媳妇。</p>
明媒正娶,成了他的女人,那就是自己人。</p>
他当然不会让她们太早生娃。</p>
</p>
再。</p>
自己过了今天也才虚岁十三,相当于后世一个初中生。</p>
皇帝装作不懂,谢恩后,把鸳鸯枕套交给墨言。</p>
“臭子!”</p>
朱满月见状,轻声笑骂了一句。</p>
不久,两位太皇太后和公主来了。</p>
也都送上她们准备好的礼物。</p>
阿史那氏送的是一根金丝腰带,做工精美,奢华亮眼。</p>
李娥姿送的是一块玉佩。</p>
用的是西域于阗(和田)产的上好籽料。</p>
工部大师级匠人雕磨而成,洁白无瑕,贵气十足。</p>
清都公主和义阳公主送的是她们的画作。</p>
宇文衍一一收下。</p>
中午。</p>
一家人一起用膳,给皇帝庆祝生辰。</p>
喝的是宇文衍让宫人浸泡的“十八珍”药酒。</p>
这种保健养生酒的确有一定的药效,常喝能够强身健体。</p>
如今宫中的酒窖已经储存了上千坛。</p>
大的五十斤一坛,的一坛五斤。</p>
除了供应两位太皇太后和朱太后的日常饮用,偶尔会给朝中一众大佬赏赐一些。</p>
药酒浸泡一年就能喝,但时间越久,药效会更好。</p>
刘宝和狐狸一直都在收集十八珍药材,宫中的药酒虽有消耗,但存量每年都在增加。</p>
“皇祖母,母后,这药酒你们每天都有喝吧?”</p>
皇帝端着大海碗,大口扒着米饭,一边问道。</p>
“衍儿啊,听这十八珍都是些稀有药材,一定不便宜吧!”</p>
“是啊,孙儿,会不会太铺张浪费了”</p>
阿史那氏和李娥姿反问了他一句。</p>
大周从无到有,从到大,历任先皇都躬行俭约。</p>
哪怕到了武帝时期,国力开始强盛,高祖也是以身作则。</p>
在其病重交代后事时,还特别强调不准厚葬,陵墓不设封土。</p>
以至于后世他的陵墓被盗,相关部门进行抢救性挖掘。</p>
那稍显寒酸的墓葬规格,让人不敢相信,那竟然是文治武功卓绝超群的周武帝陵寝。</p>
两位太皇太后服侍武帝左右,自然是习惯了俭约的生活。</p>
“皇祖母,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皇宫内库充盈,日常生活用度有所提高也无碍”</p>
宇文衍这么,自然有他的底气。</p>
刘宝掌管的九洲商行,源源不断地为皇帝创收。</p>
开通前往西域的商队后,更是财源滚滚来。</p>
每年至少为皇宫增加近五百万贯的内帑。</p>
要知道,宣帝时期,大周一年的税赋折合钱币也就八百万贯的样子。</p>
开征商税,设立华夏商行后,国库收入大大增加。</p>
很快,商业方面的创收就超过传统赋税,并将把它远远甩在身后。</p>
事实胜于雄辩。</p>
面对堆成山一样的天元通宝,朝中尚存的最后一丝反对声音也销声匿迹了。</p>
以前刘宝是大周首富,其实只局限一众商贾之间。</p>
真正有钱的还是那些积累了成百上千年的世家大族。</p>
他们明面上积极参与政治,幕后又掌控各种营生。</p>
权钱并用,大势收割财富。</p>
像五姓七望这种传承上千年的士族,哪怕是皇室,可能都没他们富有。</p>
内库中,储存的都是一些金银,稀有珍宝,绢帛,贵重首饰,古董字画等,以及少量的铜钱。</p>
大部分的天元通宝都是存在长安的大周钱庄。</p>
放贷出去,还能赚取一些利钱。</p>
要不然。</p>
存在钱库也就一堆废铜烂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