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49章 南洋试航
    第二天。</p>

    酋长尹东臣带领数百族人,随船队前往汉至平原。</p>

    张须陀需要他尽快召集本州岛北部的阿伊努人。</p>

    立即开荒垦田,培育秧苗,尽可能地多种些水稻出来。</p>

    要是错过了时节,明年的粮食就得从其他地方运来。</p>

    同时,中原带来的种牛,种羊,种猪,马匹,以及鸡、鸭、鹅、狗等家畜也要安排专人饲养。</p>

    酋长尹东臣跋山涉水,四处召集他们的族人。</p>

    一边找人,一边开垦田地。</p>

    两千军士除开巡逻、狩猎的队伍,与试航船队的船员齐上阵。</p>

    一个半月的时间。</p>

    酋长召集到了一万多名阿伊努族人,并开垦出三万余亩田地,全都种上了水稻。</p>

    张须陀看着一望无际的稻田,心里总算安定了几分。</p>

    试航船队帮了大忙,张须陀对此感激不尽。</p>

    请一众负责人吃了一顿好酒好饭以示感谢。</p>

    几天后。</p>

    船队离港,向北过津轻海峡后,绕到本州岛南岸西行,返航扬州。</p>

    本次试航的负责人,有一半是首次试航的船队培养出来的。</p>

    有刘焯下的天文馆人员同行,观星象,测风云,指导航向。</p>

    同时教授船长、海员如何利用牵星板、过洋牵星术来辨别方向。</p>

    船队留下了五十艘海船,以作这里与釜山港,北海道三地往来所用。</p>

    接下来的日子,汉至平原将开展如火如荼的建设。</p>

    造码头,建房屋,开牧场,修路,挖渠,继续开荒垦田,以及构建相应的军事防御工事。</p>

    酋长尹东臣则继续召集散落各地的阿伊努人。</p>

    物部龟田将潜回倭国京都,找寻物部家族的族人和旧部。</p>

    </p>

    京城长安。</p>

    上善殿传出爽朗的笑声。</p>

    宇文衍双拳紧握,高兴地在殿内来回踱步,不时瞟一眼疆域图上倭国所在的位置。</p>

    他奶奶滴熊,看你倭人还如何向北扩张?</p>

    想要北上,奥羽山脉就是你们的坟场。</p>

    以后。</p>

    本州岛东部,富士山下的那片大平原也和你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了。</p>

    朕身为天朝上国之君,不忍心土着阿伊努人倍受欺凌,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p>

    一点毛病都没有。</p>

    此时的扬州,一支船队正在进港。</p>

    甲板上站满了欢呼雀跃的海员,港口亦是人山人海,人们挥舞着臂,欢迎他们平安归来。</p>

    正是徐辉,刘焯的船队从南洋返航了。</p>

    此次试航用时近一年,进一步验证了宝船的性能。</p>

    同时也检验了航海钟和过洋牵星术的实用性,再次积累了大量了观测数据。</p>

    “徐将军,刘大人,欢迎回家,一路辛苦”</p>

    “太好了,总算看到你们平安归来!”</p>

    江北道总管尉迟顺,刺史司马消难亲自到码头迎接。</p>

    “劳烦两位大人亲迎,失礼了。”</p>

    “谢谢大家挂心,我等一切都好!”</p>

    四人一番寒喧后,一行人前往刺史府,为他们接风洗尘。</p>

    当晚。</p>

    有关船队返航的奏章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长安。</p>

    五天后,奏章送到了宇文衍的案前。</p>

    奏章是以刘焯的名义奏报,大概叙述了这趟航行的经过。</p>

    </p>

    “臣刘焯上奏陛下,船队已平安返港,此次下南洋试航收获满满”</p>

    去年,首艘宝船试航从北海道返回扬州后,休整了一些时日。</p>

    船队和刘焯的天文团队利用这段时间,对试航过程做了详细的总结。</p>

    对于有用的经验和数据进行整理记录。</p>

    不足之处,大家一同讨论,商量解决方案,以便后续试航任务中加以改善。</p>

    同时对宝船的性能出具了细致的航行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p>

    一份上交朝廷,一份交给船坞负责人。</p>

    今年船坞开建的两艘宝船,就是改进后的升级了。</p>

    八月,船队再次启航。</p>

    从扬州出发,出海后转而南,经东海钓鱼岛附近一直向南航行。</p>

    沿流求岛东海岸南下,过巴士海峡后到达吕宋岛。</p>

    “咦,这是什么情况?”</p>

    据刘焯所述,船队在吕宋岛遇到了关陇口音的汉人,数量还不在少数。</p>

    询问他们从何处而来,却是闭口不谈。</p>

    此时的吕宋群岛还没有建立统一政权的国家。</p>

    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于各个岛上,彼此联系也不是特别的密切。</p>

    整个群岛有大岛屿七千余个,其中较大的是北面的吕宋岛和南部的棉兰老岛。</p>

    南北跨度达三四千里,两岛之间散布着其他零星的岛屿。</p>

    吕宋群岛西南面便是婆罗洲,是南洋诸岛中最大的一个岛,也可以是一块陆地。</p>

    两者之间,一众岛屿围出了一个方圆三百里的开放式内海——苏禄海。</p>

    吕宋岛上竟然出现了关陇口音的汉人!</p>

    难道在流求建立伪政权的杨氏已经把势力扩展到吕宋群岛了?</p>

    不过,刘焯那些人对于大周的船队并没有敌意。</p>

    如此看来,又不太可能是“伪隋”的人。</p>

    要知道,每一艘海船都悬挂了周字龙旗,身份不言自明。</p>

    若是“伪隋”之人,不可能对大周船队友好相向。</p>

    船队在吕宋岛停靠了十日,短暂休整,和那里的汉人及当地土着进行贸易。</p>

    补充了淡水,食物以及一些瓜果蔬菜。</p>

    从吕宋岛继续启航,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苏禄海北面的尖山岛(巴拉望岛)到达婆罗洲北部的渤泥国(文莱)。</p>

    尖山岛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绵延八百余里的狭长岛屿,横亘在苏禄海和南海之间。</p>

    渤泥国的人信奉佛教,南朝梁武帝也推崇佛教。</p>

    双方曾因此互派使者,保持佛学交流方面的联系。</p>

    梁被陈朝取代后,双方往来中断。</p>

    在这里,船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接待。</p>

    随船而来丝绸,瓷器,铁器,肥皂,铜镜等商品深受他们的喜欢。</p>

    婆罗洲面积宽广,是流求的二十倍。</p>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部分区域被原始热带雨林覆盖。</p>

    渤泥国所在的北部沿海地区,是为数不多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p>

    很长一段时间,整个婆罗洲也就渤泥国所在地出现了政权。</p>

    一千多年后的满清时期。</p>

    华夏人在婆罗洲西南沿海地区建立了一个华人为主体的兰芳国,延续了2年。</p>

    渤泥国停留一个月后。</p>

    船队继续向西南航行,到达马来半岛南端的星洲(新加坡)。</p>

    马来半岛是从中南半岛陆地向大海延伸出去的一个狭长半岛。</p>

    与其南面的苏门腊岛形成一条长两千里,最窄处只有七十里的马六甲海峡。</p>

    作为后世地位极高的海上咽喉要地,在当下也是一样重要。</p>

    往来天竺,狮子国,南洋诸岛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p>

    绝对的好地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