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53章 新学盛行
    中秋过后。</p>

    长江沿线的稻谷率先开始收割。</p>

    金灿灿的稻田,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脸上尽显秋收的喜悦。</p>

    这是宇文衍亲政,实行开荒垦田,减免赋税后的第五个丰年。</p>

    一方面。</p>

    这五年来,确实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难。</p>

    要不然,</p>

    随便一场大洪水,大旱,或是蝗灾,就有可能让七八成的田地欠收。</p>

    老百姓都视皇帝为九天紫薇福星降世。</p>

    声称是他的帝王之气驱走了一切灾祸。</p>

    使得宇文衍在民间威望日益隆盛。</p>

    在民智受限的社会。</p>

    人们总是把所有的美好披上一层迷信色彩,却忽略了身边切实发生的事情。</p>

    连续五年丰收,有部分天时的原因。</p>

    主要还是一系列治理措施得到了很好地落实。</p>

    兴修渠道,引河水灌溉农田。</p>

    修建大量型围堰。</p>

    雨天蓄水备用,旱时放水浇田。</p>

    同时。</p>

    朝廷又组织各郡县进行河道疏浚,堤坝加固,开凿泄洪分流河道等。</p>

    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p>

    在贾仲明的带领下。</p>

    农学馆研读齐民要术,总结前人经验,制定出相应的虫害防治措施。</p>

    比如点诱蛾灯,放养鸭子,水淹,焚烧秸秆、杂草,烟熏等物理段。</p>

    又有用莽草,蜃灰,鱼腥水,硫磺,石灰,砒霜等混入种子收藏。</p>

    伴同种子播种,或是浸水,煮汁喷洒。</p>

    没有农药的社会,这样的虫害防治也是相当科学、有效、环保的。</p>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得以推广,为这几年的丰收做出了重大贡献。</p>

    另外。</p>

    曲辕犁以及其他先进农具的普及,深耕细作得以实现。</p>

    各式水车的利用也提高了灌溉效率。</p>

    除去那些特别偏远的山区,每户自耕农都拥有了自家的耕牛和脚踏式打谷。</p>

    这都是“大周钱庄”推出两年无息贷款的功劳。</p>

    连续丰年,和这些措施不无关系。</p>

    </p>

    “陛下,这是礼部尚书宇文大人呈上的奏章,关于县试的”</p>

    看到端坐案前奋笔疾书的皇帝放下毛笔,墨言递上一册子。</p>

    “朕瞧瞧!”</p>

    两个月前举行的县试,结果出来了。</p>

    据各县上报的数据统计,本次参试的大多是十五岁以下的学童。</p>

    共有五十多万人参加,有十万余考试成绩合格。</p>

    可以进入县学读书,成为一名童生。</p>

    当下大周有一千一百多个县。</p>

    平均下来,每县仅五百人左右参考,成绩合格率只有两成。</p>

    不过这是首次县试,能顺利落实下去,宇文衍就很满意了。</p>

    至于参考人数,随着官学的发展,读书人肯定会逐年增加。</p>

    “咦,金鳞院的孩子也参加了?”</p>

    金鳞院是在皇帝的提议下,三大组织联合设立的一处孤儿庄园。</p>

    如今已收容近万名十五岁以下的孩子。</p>

    本次有五千名孩子会考,成绩合格者将近三千人。</p>

    在金麟院。</p>

    孩子们不仅读书,也要进行其他训练。</p>

    还有数万亩田地供他们自力更生。</p>

    十五岁以后。</p>

    要到新军营地接受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p>

    期满,首先参加“暗影”和“血杀”的选拔。</p>

    若是没选上。</p>

    便会根据各自的能力、特长,安排到“天眼”情报组织的相关岗位。</p>

    要是连天眼组织的要求都达不到。</p>

    那便留在金鳞院种地,照顾年幼的孩子。</p>

    也算是人尽其用了。</p>

    县试成功举行,算是皇帝对全民教育的初步尝试。</p>

    暂时。</p>

    世家大族对于朝廷兴办官学,并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抵触情绪。</p>

    毕竟民间官学向来都有,宇文衍只不过是将其规范,扩展了一番。</p>

    </p>

    对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增减。</p>

    对于此,那些贵族出身的士子是嗤之以鼻的。</p>

    眼里惟崇圣贤之言,治世之道。</p>

    所谓农学,数论皆道尔。</p>

    他们不上地方官学,子弟从在家族学堂启蒙,读书。</p>

    先生都是些大儒,等到大点便进入国子监深造。</p>

    县试圆满完成,宇文衍心情不错。</p>

    对于在地方官学方面做得好的县予以表彰,并张榜公告。</p>

    虽然这个表彰是以县之名,不提及任何个人,但对于父母官县令来,同样是个好名声。</p>

    如此一来。</p>

    各地县令也会更加重视地方官学,而不是应付了事。</p>

    另外。</p>

    给予农学馆,算术馆,以及那些制定推广汉语拼音的相关人员丰厚的赏赐。</p>

    各地学堂以齐民要术为教材,教授的先生都是从农学馆外派。</p>

    有关新算术的蒙学算经、珠算等教材,以及先生都是算术馆贡献的。</p>

    除此之外,还编纂了进阶算经,高阶算经。</p>

    最近,几何原本也编纂完成。</p>

    将与进阶算经一起,作为县学算术教材的内容。</p>

    教授汉字拼音的先生,则是当初自发组成的兴趣组成员。</p>

    那时皇帝推出拼音字母表,并进行数月的授课,吸引了一大批感兴趣的学子。</p>

    有相当一部分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钻研颇深。</p>

    宇文衍给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任由他们利用拼音字母去为官话注音。</p>

    并最终制定标准,统一下来。</p>

    从蒙学起,开始教授孩子们熟读拼音字母的发音,学习官话。</p>

    这个兴趣组的成员大多是一些旅居长安的学子,规模已达数千人。</p>

    皇帝之前就对他们有所赏赐,几个主要负责人更是重赏。</p>

    还给他们提出了“字典”、“词典”的概念。</p>

    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成果出来。</p>

    这次赏赐尤其丰厚。</p>

    对于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宇文衍的大方是出了名的。</p>

    “陛下,那个珠算最近在京城可火了”</p>

    墨言跟随宇文衍身边久了,也学会了他的一些惯用语。</p>

    原来。</p>

    学会了珠算、记账法的学子被各衙署,商行争相抢夺。</p>

    一时风头无两。</p>

    为此。</p>

    皇帝让负责人甄族开设了珠算,记账法的收费培训课堂。</p>

    每年举办一次珠算大赛,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参加。</p>

    获得前十名者,颁发朝廷认可的荣誉证书,并有相应的财物奖励。</p>

    前三名还有一樽玻璃制作的奖杯,分别是金、银、铜的底座。</p>

    赛事奖励一经公布。</p>

    顿时在京城一众学子间引起巨大轰动。</p>

    实在是太诱人了!</p>

    单单是官方认可的证书,就相当于一块敲门砖。</p>

    持有者想要进入衙署肯定没问题。</p>

    虽然不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但享受的待遇不会太差。</p>

    要是能力出众,以后还有转正的可能。</p>

    因而。</p>

    进衙署是首选,进不了才会选择商行,店铺。</p>

    至于奖杯。</p>

    不但是一种荣誉,本身就价值不菲。</p>

    京城“珍品楼”售卖的玻璃制品,最便宜的都得一贯钱。</p>

    自开业以来,一直都是热卖的奢侈品。</p>

    赛事过后。</p>

    报名收费培训课堂的人数爆发式增长。</p>

    寻求进入算术馆的人也越来越多。</p>

    如今。</p>

    算术馆的在册人员上万,都是有数论底子,甚至有成就的人才。</p>

    几年来。</p>

    他们为天元字母,天元数字在算术方面的应用、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

    想要加入算术馆,那是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才行。</p>

    算术馆每周都会举行一次公开课,教授新算术。</p>

    一时间。</p>

    馆内门庭若市,前来听课学习的人翻了几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