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西南面。</p>
泗沘城。</p>
百济王宫。</p>
扶余昌一脸惧色,内心忐忑不安。</p>
这老子。</p>
做百济王32年了。</p>
时下六十岁,和高阳成年纪相当。</p>
他之所以慌得一逼。</p>
是因为百济以前进贡的对象是陈朝。</p>
如今大树倒了,焉有不慌之理!</p>
百济在半岛三国中,实力最弱。</p>
一直以来,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p>
曾经。</p>
百济和新罗是联盟关系,共同抗衡北方野心勃勃的高句丽。</p>
都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p>
双方在分配战果时。</p>
百济言而无信,出兵霸占了属于新罗的六郡之地。</p>
两国因此反目,发生大战!</p>
百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p>
胃口不,却是三脚猫的实力。</p>
不仅没保住霸占之地,反而丢了不少国土。</p>
当时扶余昌的老爹是百济王,遣使倭国,提出结盟,一同对付新罗。</p>
倭国打着南朝宋封赐的“安东大将军”旗号,早就尝试过染指半岛地区。</p>
曾经和以“牟韩”部落为首的伽耶国交好,在其境内弄了块地,设立任那府。</p>
相当于一个办事处。</p>
却被后世倭人臆想成倭国统治过半岛南部的历史依据。</p>
倭国想要以此为跳板,进而把半岛收入囊中。</p>
他们的野心不是后世才有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露端倪。</p>
由此可知。</p>
大和倭人表面恭顺,内心卑劣,畏威而不怀德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p>
后来。</p>
伽耶国被新罗吞并,倭国的任那府也随之终结。</p>
此后,倭人一直寻求重返半岛,介入三国事务。</p>
百济的结盟意向正中倭国的下怀,双方一拍即合。</p>
两国王室还结了亲。</p>
倭王当即派兵帮助百济攻打新罗。</p>
当时还是世子的扶余昌亲自领兵出战。</p>
不但收回了失地,还攻占了新罗的函山城。</p>
百济王大喜。</p>
加上思念儿子,便亲自驾临前线慰劳。</p>
那时的新罗王是金白净的祖父金深麦夫,得讯率军奇袭,取百济王首级。</p>
王上被斩首,百济军心大乱。</p>
扶余昌和倭国所率联军大败,率残部仓皇逃回国都泗沘城。</p>
国恨家仇,双方从此陷入你死我亡的无解局面。</p>
扶余昌登上王位后。</p>
一方面加强与倭国的联盟。</p>
同时对陈朝的进贡也更勤了。</p>
宇文衍亲政后。</p>
他于天元元年派使者入京朝贺。</p>
不提称臣纳贡之事,却想多面吃好,打得一好算盘。</p>
皇帝根本没把百济放眼里,</p>
不称藩再好不过了,免得想动时还得找个理由。</p>
扶余昌怎么也不会想到,南朝政权会被大周摧枯拉朽般给灭了。</p>
对于百济这种国,站错了队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坏的可能便是亡国灭种。</p>
“都吧,百济以后该当如何自处?”</p>
扶余昌可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狠角色。</p>
身居王位数十年,颇有几分上位者的威严。</p>
“王上,臣以为我朝应尽快派出使者,向大周称臣纳贡,附为藩属。”</p>
“臣附议!”</p>
“百济国势微,不宜与大周交恶,臣也附议。”</p>
</p>
百济官员倒是比高句丽的一些大臣脑子要清醒许多。</p>
知道不论头有多铁,碰上统一的中原王朝,那也是鸡蛋碰石头,毫无胜算之理。</p>
“早在周武帝灭齐后,老臣谏言应弃陈朝而贡大周。”</p>
“我朝迟迟未决,如今陈亡才转而攀附,朝廷能否接受百济尚未可知矣!”</p>
</p>
这时。</p>
原本就反对向陈朝进贡的大臣难免心中有几分怨气。</p>
扶余昌听罢。</p>
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p>
他也不是没想过此事。</p>
可之前一直向南朝进贡,突然改换门庭,一样担心陈朝找他算账。</p>
双方都不敢得罪。</p>
因而在派出使者向大周朝贺过一次后,便一直拖到现在。</p>
“大国有大国的胸怀,不至于为这点事为难边陲邦!”</p>
扶余昌话虽这么,内心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p>
大周脱胎于鲜卑建立的拓拔魏政权。</p>
鲜卑民族与中原百姓经过数百年的大融合。</p>
不论是血缘,语言,还是文化习俗,都已经被汉人深度同化。</p>
在宇文衍穿越后,更是妥妥地汉家正统思想。</p>
只不过借用了这具身体,以及他的皇家名份。</p>
但扶余昌不知道这些。</p>
生怕彪悍的大周少年天子一个不开心就发兵灭了百济。</p>
毕竟辽东的高句丽打便打,南边的陈朝灭就灭。</p>
这让他很没有安全感。</p>
“王上,百济向大周称臣纳贡,是不是要给倭王通个气?”</p>
“放屁!”</p>
“大胆!”</p>
“百济与倭国只是结盟关系,向谁称臣纳贡何须给倭人通气?”</p>
一个大臣话音刚落,便遭到多位同僚喝斥。</p>
扶余昌转动着上的玉扳指,双眼微眯,射出两道冷冷的目光。</p>
吓得那人扑通一声跪伏在地。</p>
宇文衍要是在场,一听便知,此人绝对就是倭国培养的公知。</p>
后世倭奴宣称他们是棒子的宗主国。</p>
正是把这个时期双方的结盟,成是百济向倭国称臣纳贡。</p>
虽然百济人和后世棒子关系不大,但其当下领土确实是后世棒子国的西部地区。</p>
“拖下去,严查!”</p>
扶余昌面无表情,嘴里迸出一句冷冰冰的话来。</p>
“王上饶命,臣何罪之有,臣冤枉,臣无罪啊”</p>
不管任何时代,公知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是卖国贼!</p>
就在前年,54年,在位十三年的倭国敏达倭王翘辫子了。</p>
他的母亲石姬盘女是前任倭王的亲侄女,也就是他亲生母亲其实是他的堂姐。</p>
而他的王后,是其同父异母的妹妹。</p>
倭国王室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一家亲”。</p>
后世倭人之所以推崇拍摄伦理动作片,那是有其深厚历史渊源的。</p>
敏达倭王挂球以后。</p>
大连物部守屋和大臣苏我马子两位权臣,就王位继承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p>
大连和大臣是倭国的官称,大连最高,大臣次之。</p>
结果是物部守屋败了,完败!</p>
作为倭王的大舅哥,苏我马子将物部氏连根拔起。</p>
这也正是为什么去年初物部龟田甘愿世代为奴为仆,也要摇尾乞怜哀求宇文衍为其家族报仇血恨。</p>
苏我马子的两个妹妹都是敏达倭王的妃子。</p>
权臣加外戚,也难怪物部氏会败。</p>
扫除了政治上的最大劲敌,苏我马子扶持妹妹苏我坚盐媛所生的儿子登上王位。</p>
自己掌控军政大权,成了倭国一遮天的实权人物。</p>
不论谁做倭王。</p>
倭国想把势力伸向半岛的野心都不会改变。</p>
打着商贸的幌子,倭人在百济收买了一批“对倭友好”的官员和读书人为他们摇旗呐喊。</p>
“王上,倭国与我朝结盟,暗地里却动作不断,不得不防啊!”</p>
有的大臣忧心忡忡,拱谏言道。</p>
扶余昌轻嗯一声,面露几许复杂之色。</p>
倭人打什么算盘,他心里清楚得很。</p>
与倭国结盟无疑与虎谋皮。</p>
但他别无选择,明知这是一杯慢性毒酒,也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p>
谁让百济实力最弱,却又多方树敌了呢!</p>
“留个心眼便是!”</p>
“本王准备让王弟前往长安觐见周天子,请求百济附为藩属,年年朝贡!”</p>
扶余昌心里很明白。</p>
攀上统一后的中原王朝这棵大树才是最重要的。</p>
“大王英明!”</p>
群臣附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