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67章 又是一年春耕时
    年初七。</p>

    休沐的各部衙官员恢复坐班。</p>

    回京的外官也启程返回地方。</p>

    正月过后。</p>

    春回大地,草木吐绿,万象更新。</p>

    古老的神州大地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焕发出蓬勃生。</p>

    开荒垦田是秋收后至春耕这段时日的主旋律。</p>

    几年下来。</p>

    北方大量的荒地、滩涂、矮山变成良田。</p>

    为大周的粮食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p>

    长江以南的新设五道,在朝廷推动下,开荒垦田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p>

    江南道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p>

    也是人口相对密集的聚居地之一。</p>

    而福建道,江西道,湖南道,岭南道,却是地广人稀。</p>

    虽以山地为主,但水系发达,同样适合农耕,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p>

    对此,朝廷制定了详尽的开发规划。</p>

    自东向西,通过政策扶持,鼓励自愿移民,逐渐将可耕种的土地开垦出来。</p>

    统一后。</p>

    南方五道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驿路改造,钱庄建设,以及先进铁制农具的推广。</p>

    到如今,县级“大周钱庄”已经全部完工,并且开始运营。</p>

    首先便是对以前南朝通行的钱币进行兑换。</p>

    经过宋、齐、梁、陈四朝,发行钱币众多,价值不一而足。</p>

    到南陈时,以往各朝的钱币被废止。</p>

    流通的钱币是陈朝铸造的“陈五铢”和“太货六铢”。</p>

    户部依据这两种铜钱的实际购买力,确定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兑换比例。</p>

    “天元通宝”做工精美,用料足,发行后,深受商贾、百姓的推崇。</p>

    配以大周朝廷的信用加持,使其具备价值坚挺,购买力强的优势。</p>

    其实,早在统一前。</p>

    就有南陈的商贾从北方带回大量“天元通宝”,已经在江南一带民间广泛流通。</p>

    “大周钱庄”兑换业务一经开通,便被围了个水泄不通。</p>

    不论是商贾、官员,还是地主、百姓,都希望早日把里“一文不值”的旧币兑换成“天元通宝”。</p>

    毕竟,以往改朝换代,皇帝一纸诏令,旧钱便成了废铜烂铁。</p>

    大周朝廷这个贴心的举动,在南方同胞心目中刷了一波好感。</p>

    与此同时。</p>

    钱庄适时地大力宣传“免费存钱”,“异地存取”,以及“无息借贷”等业务。</p>

    南方的商贸活动本就比北方要繁盛,特别是江南的建康、苏州、杭州地区。</p>

    要支持统一的群体,南方商贾或许是最为积极的。</p>

    统一后。</p>

    宇文衍便下诏在南方推广曲辕犁和其他先进铁制农具。</p>

    各地铁匠铺全都获得图纸,可以自行打造这些农具出售。</p>

    脚踏式打谷的铁制传动装置,需要用钢材铸造。</p>

    至少是綦毋怀文“灌钢法”冶炼的钢材,才具备所需的强度。</p>

    建康,泉州,广州都引进了高炉炼铁和灌钢法。</p>

    打谷的传动装置便可以在南方铸造了。</p>

    在朝廷的推动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快速展开。</p>

    在此春耕到来之际。</p>

    大周钱庄专为农事推行的“无息借贷”便发挥作用了。</p>

    针对用于购置铁制农具,曲辕犁,耕牛,打谷这些农用生产资料。</p>

    不同额度的借贷,享受两到十年的免息分期。</p>

    </p>

    “无息借贷”已经在北方推行了数年,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p>

    因而南方百姓表现出的积极性非常强烈。</p>

    就算对相对昂贵的耕牛和打谷持谨慎态度。</p>

    曲辕犁和其他铁制农具,却是可以毫无顾忌地借点钱买回去。</p>

    毕竟,只是数贯钱的债务,就算一般自耕农家庭也是能承担的。</p>

    统一后的第二年。</p>

    南方百姓在辛苦又忙碌的春耕、春播时节,收获了满满的惊喜。</p>

    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p>

    因为,现在有一个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做主”,为他们“好”的朝廷。</p>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仁政”能持续多久!</p>

    至少。</p>

    在当下,他们自我感觉是“幸福”的。</p>

    对于南方的治理,宇文衍的宗旨就是:</p>

    广施仁政,逐个击破,缓缓推进,最终同之!</p>

    针对地方豪强,拉拢、打压、抹杀,三管齐下,势力被分化瓦解。</p>

    加上镇守五道的二十万朝廷军马。</p>

    南方豪强已经丧失起兵祸乱的资本。</p>

    历史上,隋灭陈后第二年便发生大规模叛乱的情况,如今不可能发生了。</p>

    红河三角洲。</p>

    交趾、九真二郡,第一季水稻已经插完秧了。</p>

    朝廷任命的郡、县各级官员全都走马上任。</p>

    从南方五道移民的一万户百姓,也已经悉数抵达。</p>

    滕王将按均田制,给他们分配田地和生产工具。</p>

    从此以后,在此落地生根,安居乐业。</p>

    并与当地百姓进行通婚融合,发扬华夏文明。</p>

    朝廷直接管辖,加上这批移民,给当地带来先进的农具和农耕技术。</p>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成为大周极为重要的一处粮仓。</p>

    沿着海岸线,从南至北。</p>

    一直到本州岛北部,两地相距近万里。</p>

    汉至平原。</p>

    大周朝廷收服当地阿伊努人后,由游击将军张须陀主持经营的一块飞地。</p>

    去年,受审的旧陈官员及其家眷千余口,以及一千多犯人,随试航的船队发配至此。</p>

    接收到两千多人口,张须陀直接笑开了花。</p>

    教化阿伊努土着的任务,交给这些官员,也算物尽其用了。</p>

    随着阿伊努酋长尹东臣不断聚集本州岛上的族人,汉至平原的人口正在稳步增长。</p>

    北海道岛上的阿伊努人也在往南回流。</p>

    宇文衍给张须陀制定的发展规划,首先就是在本州岛北部站稳脚跟。</p>

    那里有当前经营的汉至平原。</p>

    在其东南部,翻过一座山脉,还有一处本州岛上最大的平原。</p>

    这些信息,在皇帝给张须陀的舆图上标注得一清二楚。</p>

    去年秋收后。</p>

    他就和尹东臣率领一支百人队探索到了往来两地之间的通道。</p>

    平原由三条河流冲积而成,大将近半个关中平原,比交趾所在的红河三角洲略大。</p>

    西部,是一座暂时沉睡的火山。</p>

    一望无际的平原看得张须陀心脏直乱跳。</p>

    他挖取了平原上四方的泥土查看,均是适合耕种的肥沃土质。</p>

    单这一块土地,养活百万人口不在话下。</p>

    宝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