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98章 蓬勃发展的新兴手工业
    第49章蓬勃发展的新兴工业</p>

    庄抱朴挠着头,表情有些腼腆。</p>

    “陛下,红衣大炮还在研制中,钢炮倒进行了一些革新,射程和威力都有所增加”</p>

    宇文衍很清楚,研制火炮没那么容易。</p>

    钢炮能够问世,就已经是划时代的产物了。</p>

    制造的第一批钢炮,皇帝给扬州造船坞送去了十几门。</p>

    让工匠们试着装配在型宝船上。</p>

    也就是今年开春下水试航的那两艘型宝船,上面就有钢炮了。</p>

    如今,这种远程火器已经由军器监在生产了。</p>

    宇文衍调拨了几十门给火器营,其他的全都分配给各边城要塞。</p>

    以后,各大船坞打造的型宝船,都将装配钢炮。</p>

    且不论能起多大的作用,先把这种战舰的概念弄出来。</p>

    “不急,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p>

    “大胆尝试,积累经验,总有一天能够扶摇直上,一举功成”</p>

    宇文衍拍了拍抱朴的肩膀,鼓励了一番。</p>

    “谢陛下,人谨记于心,不负圣望。”</p>

    庄抱朴话不多,却是一脸坚毅。</p>

    自从研制钢炮来,需要冶铸司协同改善钢材的性能,一来二去,就和綦毋冶子混熟了。</p>

    热衷于冷兵器铸造的冶子,见到热武器也是眼界大开。</p>

    两人对所用钢材进行多次改进,使得炮管的强度得以进一步提升。</p>

    宇文衍满意地点了点头。</p>

    随后,视察了他们的研制工坊,了自己的看法,提了些要求。</p>

    当然。</p>

    赏赐肯定是少不了的,既有荣誉表彰,也有钱财物帛。</p>

    这种奖励制,不论对工匠还是官员,效果都是杠杠滴。</p>

    离开火器庄园后,皇帝去了火药作坊。</p>

    作为最核心的密,配制火药由久经考验的内侍墨一负责。</p>

    几年来,忠诚有加,兢兢业业,没有出现丝毫纰漏。</p>

    而火药的三大原料硝石、硫磺、木炭,分别由墨二,墨三,墨四负责的作坊进行提纯加工。</p>

    采买则还是由九洲商行的刘宝负责。</p>

    他们都是嫡系亲信,不论是忠诚度还是办事能力,宇文衍都很放心。</p>

    由于九洲商行持续收购硝石,民间出现大量熬硝的百姓。</p>

    逐渐形成了一条相对成熟的硝石产业链。</p>

    而硫磺除了向胡商收购,有相当一部分是汉至平原的张须陀让阿伊努人从火山上采集的。</p>

    他们把硫磺交易给九洲商行的商贾,随船队运回中原。</p>

    在云南道永昌郡西南的腾冲地区,拥有火山群,同样盛产硫磺。</p>

    宇文衍已经给陈王去了密诏,待到朝廷驻军以及中原移民在大理坝子站稳脚跟后,便着向西、南两个方向推进。</p>

    掸国是哀牢国遗民所建,如今被骠国所灭,其王族北逃归附大周。</p>

    这么好的会,宇文衍当然不会放过。</p>

    此处是“蜀身毒道”的交通枢纽之地,战略地位尤为重要。</p>

    往东连接蜀地、中原,北面可达雪域高原逻些,南边通往中南半岛诸国。</p>

    向西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这里有一处称之为“江心坡”的宝地,可前往天竺。</p>

    此地作为后世华夏无法抚平的伤痛,宇文衍怎么可能不上心。</p>

    王师所至,必然要将掸国之地纳入中原王朝图。</p>

    </p>

    如此一来。</p>

    既拿下了西南丝路要冲,腾冲这处硫磺产地,也牢牢掌控在朝廷中。</p>

    一旦燧发枪和火炮等火器派上战场,火药的消耗量肯定是巨大的,朝廷一定得保证原料的供应。</p>

    随后。</p>

    宇文衍又视察了酿酒、香水、香皂工坊,棉制品工坊,玻璃制品园区,印刷园区。</p>

    这些诞生于宇文衍之的新兴产业,给大周的工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p>

    烈酒和香皂、香水已经成为大周贸易的重要商品。</p>

    胡商、蕃商甚是钟爱,特别是香水,需求量越来越大。</p>

    九洲商行的吸金能力一点不亚于商业司经营的华夏商行,为皇家内库源源不断地赚取海量财富。</p>

    宇文衍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地主老财,不差钱。</p>

    棉纺制品还是由朝廷专营,主要是以军需特供边疆苦寒要塞的将士。</p>

    剩余的供应东北、北境、西北等严寒之地的市场售卖。</p>

    依照宇文衍设计裁制的长款“军大衣”,倍受欢迎。</p>

    随着棉花产量的提升,棉制品将会逐渐普及开来,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p>

    几年前。</p>

    雕印刷让书籍的传播从抄转变成批量复制。</p>

    而活字印刷的发明,则让印刷成本下降,效率得以质的提升。</p>

    宇文衍坚信,在长期、大量的实践中,印刷技术还会继续向前发展。</p>

    技术进步使得书籍的价格直线下降,就算寒门学子也能买得起。</p>

    京城“文渊阁”成了一众学子心目中的“圣殿”。</p>

    这里不仅可以免费翻阅各种经书典籍,碰到喜欢的还可买回家珍藏。</p>

    一些世家感受到自身文化地位受到威胁。</p>

    曾让在朝为官的家族成员联名上奏,要求朝廷停止售卖廉价书籍。</p>

    宇文衍也很开明,第二天就下诏“文渊阁”不再出售任何书籍。</p>

    与此同时,联名上奏的豪门世家被有心人披露了出来。</p>

    一众学子怒不可遏,聚众声讨,汇集了数千人,直接把几个世家在京城的府第给围了。</p>

    他们朝府内扔石块,在围墙上泼粪水,画诅咒人。</p>

    更有甚者,一把火把大门给烧了。</p>

    武侯府的街使根本阻拦不了满腔怒火的学子们。</p>

    大门被烧后,大家一涌而入,四处打砸。</p>

    豢养的护院双拳难敌四,府内顿时哀嚎遍地,惊叫连连。</p>

    待羽林卫姗姗来迟,搞事情的学子早已鸟作兽散,不见了踪影。</p>

    事后,世家震怒,上书要求朝廷缉拿闹事者,予以严惩。</p>

    皇帝痛快答应,事实却是雷声大雨点,事情没有任何进展。</p>

    反倒是他们在京城的产业频繁遭受泼粪的待遇,生意也是一落千丈。</p>

    想通事情关键的世家哪怕恨得牙痒痒,也只能打掉牙齿连血吞。</p>

    再次上书朝廷,请求“文渊阁”恢复书籍售卖事宜。</p>

    事件这才算平息下来。</p>

    此后。</p>

    再也没人拿低价书籍来事。</p>

    这几个世家的声望也从此染上了臭气,为寒门学子所不耻!</p>

    如今。</p>

    印刷工坊在华夏商行的经营下。</p>

    “雕”和“活字”双管齐下,印刷业蓬勃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