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没想到她还有这个想法,顿时乐开了花。</p>
“好好好,周家媳妇儿你人善,处处都想着村里人。”</p>
夸完了傅卿,他又冲着周应淮竖起大拇指。</p>
“周应淮,你这媳妇儿娶的好,你有福气啊!”</p>
这样的好话谁不爱听?</p>
周应淮肚子里那些不满瞬间烟消云散,冲着老刘头也越发客气。</p>
“刘叔你坐。少禹,去泡一壶柳芽茶。”</p>
罢,他转过身去,动作利索的把脸上剩下的那一半胡渣给刮干净。</p>
傅卿忍俊不禁。</p>
她指着墙角那些石头,告诉老刘头。</p>
“这些是准备做砚台的,只是时间久些,所以之阳先买了两方墨砚回来用着。等我们自己做出墨砚来,以后就再也不用去买了。”</p>
老刘头激动的一拍桌子,之后才想起这是周家,又赶紧用袖子擦了擦刚才拍过的那一角桌子。</p>
“好好好,咱们两河村跟着你们周家,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p>
不光是过上好日子,等以后走出去,腰杆子都能比别人挺得直。</p>
“不过我有个要求。”</p>
傅卿才刚完,老刘头一口就应下来。</p>
“这些东西我们只教在学堂读书的那几户人家,其余的,我们不教。”</p>
老刘头直接拍板下来。</p>
“人家不读书,自然不用学这个。”</p>
看了眼那些石头,老刘头:“春生他爹以前也在外头帮人做过工,这活儿没准他会做,我一会儿就让他过来。”</p>
事情定了之后,老刘头就先走了。</p>
周应淮把老刘头送到门口,回头才察觉傅卿一直在看着他。</p>
他往自己脸上摸了一把,“没刮干净?”</p>
傅卿摇头,“这事儿我都没跟你商量就定下来了,你不生气吗?”</p>
周应淮笑起来,“我有什么好生气的,这么麻烦的事儿,多几个人帮忙也是好的。”</p>
顿了顿,他又:“两河村虽偏远些,但做这些的料子多得是,不难找,能用这个谋生也是个不错的出路。”</p>
他看着媳妇儿那张越显圆润的脸,越发觉得她比往常温柔了许多,连带着跟她话的声音也不自觉的又放缓了些。</p>
“再了,只要是你的主意,我绝无二话。”</p>
傅卿一哂,甜腻腻的话都已经憋到了嗓子眼儿,余光却扫到那边站着的三个孩子,顿时又把话给噎下去了。</p>
老刘头回家时就去现在还在学堂里上学的那几户人家里喊了一句,让他们一会儿来家里坐坐。</p>
到了陈塘山家,老刘头犹豫几番,最后还是拍响了他家的大门。</p>
稍晚些,这些人就都去了老刘头家里。</p>
瞧见慧娘也来了,这几家人虽没什么,但也没人愿意跟她话。</p>
老刘头先了学堂里笔墨纸砚的来处,接着才把话头引到了正事儿上。</p>
“周家出钱出力,马家媳妇儿免费给孩子们教书,这份恩情咱们都得记在心上,我做主,每家拿出一些钱来,给他们两家送去。”</p>
话音刚落,慧娘突然站了起来。</p>
</p>
“我已经白占了他们两家好久的便宜了,我也实在没脸了。”</p>
她从身上掏出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来,当着大家的面把里头的钱都倒了出来。</p>
“我没什么本事,陈塘山又病了,身上只有这些。”</p>
再做所有人都颇为意外。</p>
他们最看不上的慧娘竟然舍得把所有钱都拿出来?</p>
春生娘帮着数了数,足足有三百多文钱。</p>
“汶娘,我这几天天天看见你早出晚归,你家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也不常见你在地里干活,地里的菜也不见你拿去卖过多少。这些钱你都是哪儿来的?”</p>
慧娘也不瞒大家,“我家地不好,我也不怎么会种地,种出来那些菜卖不得多少钱,大多都是自几家里吃。不过我在镇上酒楼里找了个杂货,每个月能赚二十文,还管一顿午饭。闲着时候还能拿些衣服来缝补,也能赚些钱。”</p>
怕大家不相信,她又紧着:“我的钱都是自己挣来的,是干净钱。”</p>
听到这里,谁也不敢再看不起慧娘了。</p>
人家随身揣着这么多的钱来,怕在老刘头开口之前就想着要给钱的事儿了。</p>
李贵也站了起来,“确实不能占他们两家便宜,我家愿意出钱。”</p>
能在学堂里坚持这么久的人家都是明事理的,大家都愿意出些钱来。</p>
老刘头把春生喊来,让他把各家给的钱悉数都记下来。</p>
见他拿了碳枝,又找了块浅色的布来,老刘头顿时皱起眉来。</p>
碳枝就算了,毕竟现在学堂里这么多学生就只有两方墨砚,没法拿回家。</p>
但</p>
“怎么不写在纸上?”</p>
春生懂得得很,把碳枝削尖些,又把那块布抹平整。</p>
“那张纸还有好些位置,吴先生了,明天还要继续练字呢,不能浪费,今天只是拿来给你们瞧瞧,证明我们在学堂里是正经学到东西了。”</p>
大家都笑起来,一面夸春生懂事,一面夸吴芝仪教得好。</p>
春生把钱数一一记下,各家正准备回去时,老刘头又起了第二桩事情。</p>
“笔墨和纸都是消耗的东西,唯有那砚台能多段一段时间。周应淮跟他媳妇儿的意思,是准备往后就自己做笔墨纸砚,但因为工序复杂麻烦,所以想要大家一块儿做。”</p>
老刘头才刚完,大家都抢着开口。</p>
“成!这事儿只要招呼一声就是了。”</p>
“应淮兄弟也真是,当时只要一声,我们还能不去帮忙?”</p>
大家七嘴八舌的起来,老刘头听得甚是满意。</p>
“他们不读书的也用不上什么笔墨纸砚,所以这事儿我只与你们几家,大家先别出去乱,到时候怎么安排,又再看周家的意思。”</p>
虽然大家都闭紧嘴巴,但是这么多人同时进入刘家还是惹得别人注意了。</p>
见他们出来,有人便凑过去问了。</p>
李贵走在最前头,大大方方开口。</p>
“现在学堂能用笔墨纸砚了,大家都自愿拿出些钱来给马家。怎么,你家也想出点钱,让孩子上学了?”</p>
别人一听,顿时显出不满。</p>
“还出钱了?不是已经给束脩了吗?”</p>
狗蛋娘从后头冲上来,“你昨天还吃饭了呢,今天怎么又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