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 第47章 最可惜的继承人4
    黑屏后,天幕再次亮起,仍然是影视剧的一段对白开篇。</p>

    “父皇,如果大秦不禁止焚书,恐大秦会有反事啊。”</p>

    “你好大的胆子,天下都拿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方去看看。</p>

    “不坚守北方,匈奴之祸就会蔓延至中原,你是朕的长子,他们不懂,你应该懂。”</p>

    “父皇,孩儿不懂。”</p>

    “你当真不懂?”</p>

    “孩儿真不懂。”</p>

    天幕里如此充满了张力的一场父子冲突,让嬴政缓慢的仰头闭上了眼睛。</p>

    没有人看到那一瞬间,他眼神里充满了痛苦。</p>

    而刚刚回完话未等到嬴政回应的扶苏则是张大了嘴巴。</p>

    他看到天幕里的皇帝此刻和自己父亲竟然是同样的表情和动作。</p>

    这是失望,而且是难以言表的失望。</p>

    那是多么大的打击才会让一个如此功高盖世,如此骄傲自信的帝王表现得如此无力啊?</p>

    他内心突然有一种不上来的感觉,很酸很痛。</p>

    “我真的错了吗?”</p>

    他内心不停的反问着自己。</p>

    天幕画面转换,字幕和旁白同时出现。</p>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p>

    “做为秦始皇嬴政最喜欢的嫡长子,虽未封太子,却是长公子。被视为最有希望继承始皇位的皇子。”</p>

    “始皇帝对他可谓是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是从信奉儒学长大的扶苏,性格却与父亲截然相反。”</p>

    “眼看着父亲为追求长生,大兴炼丹之风,为教化百姓而坑杀儒生,变得残暴嗜杀。”</p>

    “他因为直言劝谏,却被发配边疆。”</p>

    “却不想这一去,就是父子永别。”</p>

    “公元前2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弥留之际,始皇帝让赵高拟旨,让扶苏速回咸阳,继位登基。”</p>

    “然而,诏书被赵高和李斯篡改,送到扶苏中的却是一份自裁的诏书。”</p>

    “接到诏书,扶苏也许认为自己辜负了他父皇一生对他的期望。”</p>

    “扶苏不顾蒙恬劝阻,毅然选择了自杀。”</p>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人却各有各的不同,扶苏做出了和刘据截然相反的选择。”</p>

    “这样一位理想主义者或许生在一个太平盛世里,他能成为一代明君。”</p>

    “然而在秦末这种大变革的时期,理想主义却成了他最致命的弱点。”</p>

    “赵高,李斯,你们狗胆包天。。。”</p>

    厉声怒喝响彻了咸阳宫。</p>

    赵高双膝一软,瘫软在地。一团水渍在他身下扩散开。</p>

    李斯望着天幕不敢置信。待嬴政的厉喝声传来,他同样应声跪倒在地,呆呆的望着天幕。</p>

    “朕要诛尔等九族。”</p>

    李斯听到诛九族时才反应过来,趴伏于地,哭喊道:</p>

    “陛下,臣冤枉啊。臣从未有此想法。”</p>

    赵高听到李斯辩解也醒悟过来。</p>

    “陛下,冤枉啊,我尚未参与此事,我对您一直是忠心耿耿啊。”</p>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又转向赵高,道:</p>

    “来人,将此二人拖入大狱。”</p>

    此时嬴政回过来神,刚才见到扶苏被逼自杀,被愤怒冲昏了头脑。</p>

    李斯现在可杀不得,郡县制的推行都是李斯主持,车同轨,书同文等等政务缺了李斯都不可。</p>

    </p>

    而赵高就没那么幸运了,起码他这监狱是别想出来了。</p>

    作为皇帝的身边人,竟然敢改皇帝的诏书,普通皇帝都不能忍,更别是始皇帝了。</p>

    侍卫很快便将两人拖走。</p>

    咸阳宫前一片安静。只有天幕中悲凉背景音乐传出。</p>

    嬴政随后转身,想着天幕中自己驾崩的时间。</p>

    而扶苏望着被拖走的两人,内心也不知道在想什么。</p>

    群臣更是噤若寒蝉。</p>

    天幕的评论缓缓出现。</p>

    “失温的心:四大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位能登位的太子。”</p>

    “送葬人:扶苏:有兵无胆,不可惜。李承乾:无兵有胆,不可惜。刘据:无兵有胆,不可惜。朱标:有兵有胆,但无天命,不可惜。我:无兵无胆,但有天命,可惜了。”</p>

    “长安十二时辰::最遗憾的估计就是朱标了,百姓满意他,百官臣服他,兄弟姐妹都服他,握兵权,背后是淮西勋贵,没有父子猜疑,没有兄弟残杀,能力也是毋庸置疑,可惜天命不在他。”</p>

    “情深少女:刘据:但凡舅舅或者表哥有一个在世,贼子安敢如此欺我。”</p>

    “蜀山贱侠:扶苏被儒家洗脑带歪了,乱世当用重典。当时的国情下,用儒家恢复周礼,分封,那么秦国六世余烈的奋斗就会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p>

    “涂山:有没有可能始皇帝是因为扶苏才想要长生的,就像老父亲对儿子太失望,觉得家业还是得自己去操持?”</p>

    “琅琊榜:四个太子都比较重儒,不喜法,儒生教出来的太子死了也没啥可惜,不懂外儒内法,真当了皇帝,未必是好事。”</p>

    “随风:李承乾:好好好,我腿瘸,我没有帝王像,我们全家造的反,就算你把贞观之治建成古今第一盛世,史官也不会记得你是嫡长子,顺位继承的。我现在就到母亲的面前等着三尺白绫也好,毒酒也罢,这个位子你坐到底,千万别给我。囚父,弑兄,淫嫂,杀子全齐活了,史官高兴死了。”</p>

    大唐时空节点。</p>

    长安大明宫。</p>

    李世民看着天幕的评论,差点没一口气背过去。</p>

    我踏马什么时候淫嫂了?</p>

    其实此时李世民还未和李元吉的妻子发生什么。所以也挺无辜的。</p>

    但是如今天幕都了,他没搞也是搞了。</p>

    李二真的无语了,这回天幕对他可一点也不友好。</p>

    不知道外面的百姓看了会怎样他。一时间他是头大如斗。</p>

    还好,前头有个四大千古一帝的名头镇一镇。</p>

    大汉时空节点。</p>

    长安未央宫。</p>

    “霍去病也没了?”</p>

    刘彻看着评论自己儿子的表哥也不在。算算年纪,霍去病应该年龄不大啊。难道也是英年早逝?</p>

    外儒内法?</p>

    这难道是后世的治国之策?他可不知外儒内法是自他而始。</p>

    大秦时空节点。</p>

    咸阳宫。</p>

    评论一出来,扶苏直接看呆了。</p>

    后世人竟然如此评价自己吗?儒家真的不能治国吗?为何后世如此评价儒家?</p>

    一时间他有种信仰崩塌的感觉。</p>

    嬴政看着评论,突然觉得后世之人懂他。看了一眼发呆的扶苏,暗想着天幕能不能把他唤醒?</p>

    再看天幕,不懂外儒内法?当了皇帝也没用?</p>

    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大秦如今的形势。</p>

    历经六世的重典不合时宜了?儒家之法也并非一无是处?</p>

    但前面的评论又乱世用重典。怎会自相矛盾?</p>

    一时间他也想不太明白,只能留待日后琢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