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时空节点。</p>
开封府垂拱殿。</p>
赵匡胤此时有些愁眉苦脸,刚刚看过的冰河的威力吓到了他。</p>
他此刻内心里想的是还好有天幕,大宋如今正在大力普及工业,农业也是飞速发展。</p>
而粮食的储存量应该能应对后续的灾害气候,他这时才算是有点底气。</p>
“工业大摸底真的有这么神?”</p>
赵普疑惑的看着新视频,心里也是期待大发现。</p>
“快递这个东西真方便。”</p>
高怀德一脸羡慕的看着天幕上顺丰的快递流程。</p>
“别做梦了,咱们的物流都还没搞明白。不过这个京东的仓储模式咱们倒可以研究研究。”</p>
赵匡胤闻言就知道他联想到了军队的后勤输送。而他自己同样想到了这一点。</p>
“咱们在燕云现在就可以建立一个仓储中心,将后续的军事物资先运送过去。”</p>
曹彬提议出声。</p>
众人随即纷纷出声讨论可行性。</p>
“无人送快递,这想法真牛逼。而且可以飞3000公里的距离。”</p>
刘熙古想到之前视频里的无人送餐,他觉得这个无人送快递简直突破天际了。</p>
“这直接可以送到西域以外了。带的如果不是快递,而是炸弹就是轰炸了。”</p>
高怀德直接又往军事上联系了上去。</p>
“你还别,真巧了,刚研制出来就被军方看上了。哈哈哈。真是没前途,丢炸弹最合适了。”</p>
曹彬哈哈大笑,他也认为这么牛逼的东西,肯定是先军用的。</p>
“我滴个老天爷,直接改造成000公里了。带着2吨炸弹到处飞,这谁不怕?”</p>
赵普看到这数据直接惊呆了,关键是便宜啊,2个亿就能生产00架,这铺天盖地的飞过来,山都给移平了。</p>
“这个腾盾是民间企业?我记得之前那个厉害的无人公司是叫大疆吧。”</p>
赵匡胤想到后世民间的企业真是卧虎藏龙。</p>
“难怪大摸底摸到不吱声。谁能想到不声不响的研制一个送快递的飞,结果就研制出了军方都要的轰炸?”</p>
曹彬觉得这事简直玄幻。</p>
“所以不能低估了民间的创造力,咱们如同的技术应该要逐步开放出去,让民间资本参与进来。”</p>
赵普突然提出下放普通技术的事。</p>
“可行,民间企业要生存,他们自己也会想方设法投入研究更先进的技术。就像顺丰,想干倒对,就会想办法弄出新东西。”</p>
赵匡胤此时也觉得工业发展,朝廷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兼顾到。</p>
众人随即开始讨论向民间开放什么领域和技术。</p>
天幕继续播放。</p>
“一起渔具,大家肯定最先想到是我国的光威渔具,同时他也是我国战斗碳纤维材料的供货商之一。”</p>
“光威渔具最开始就是威海的一家鱼竿厂,最开始是做鱼竿代工的业务,后来老板陈光威,为了打破高端鱼竿的垄断开始自行研发产品。”</p>
“而后陈光威在脚盆鸡留学期间发现鱼竿不仅可以使用玻璃纤维,也可以使用碳纤维。”</p>
“碳纤维相比玻璃纤维,在同样性能和强度的情况下,重量更轻,更适合钓鱼佬对鱼竿性能的狂热追求。”</p>
“但是后来因为国际关系的紧张,碳纤维的进口出现问题。”</p>
</p>
“光威老板经过不断地努力和耐心解释,最终服了脚盆鸡设备制造商同意引进这批设备。”</p>
“但是鹰酱政府还是不同意为空光威把器用来军工产业,在最后经过调查陈光威父子并没有军工背景,才放心把这条二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交付光威集团。”</p>
“虽然有了设备,但是脚盆鸡并未透露相关技术和操作方式,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p>
“在数十年的摸索和研究下成功研发了国产t300级碳纤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研究,陈光威开始如何将技术给国家提供帮助。”</p>
“抱着这一决心转型军工行业开始大力研发高强度碳纤维,卖渔具赚的钱基本都投入了研发当中。”</p>
“皇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现在光威的碳纤维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最终成为了我国空军碳纤维最大的供货商。”</p>
大明时空节点。</p>
紫禁城。</p>
朱棣等人也看到了民间的潜力,同样在商讨开放更多的领域让民间资本进入。</p>
不过大框架还是要划定的,否则无序的进入只会给各种产业带来灾难。更别谈发展了。</p>
“渔具怎么和飞联系上的?”</p>
朱瞻基疑惑的话语让众人看向天幕。</p>
“飞难道不是钢铁的?”</p>
杨荣疑惑不已。</p>
“很有可能,第一架飞不就是木材制作的。”</p>
夏原吉想到了飞行者一号的画面。</p>
“有没有可能钢铁太重了,为了减轻重量就发明一些特殊材料代替钢铁?”</p>
朱棣觉得这事似乎非常可能啊。</p>
“但是这些材料比钢铁还硬吗?”</p>
朱瞻基想到飞的速度,材料不硬会不会散架了。</p>
“肯定是更硬,还更轻。这个光威公司做鱼竿的,鱼竿不硬哪能行。这个碳纤维可能就是非常硬的东西。”</p>
宋礼觉得不能以当下的眼光看待后世的问题。</p>
“碳纤维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看来玻璃这东西也大有研究的价值啊。”</p>
朱棣此时觉得如今大明各个行业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大明差得太远了啊。</p>
“咱们的民间企业也要有这样的志气和毅力就好。”</p>
朱高炽看着光威为了发展壮大不计成本的投入研究,感到非常的佩服。</p>
他当然知道研究投入就像个无底洞,就像如今大明的各个研究院,很多都是长期没有结果的投入。</p>
甚至有些研究人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用。</p>
但没办法,只能咬牙投入,因为天幕过的东西肯定是有用的。现在不知道,以后就会知道。</p>
“以咱们现在的状况,指望民间大力投入研发是不太可能,咱们是不是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p>
“挑选一些有潜力的企业,合作研发,咱们提供技术和思路,企业投入资金,即便不成功就当培养人才。”</p>
朱棣询问着众人。</p>
“这个提议似乎很有意义,起码就解决了一部分朝廷资金投入的问题。”</p>
朱高炽很赞成的道。</p>
其他人也觉得可行,因为这样能调动民间的积极性,而且合作方向的挑选,朝廷也能根据整个工业的全面性去考虑问题。</p>
就像朱棣所,大不了就当培养人才了。</p>
人才归属朝廷,还是归属民间都不重要,归哪里都是大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