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宦海沉浮:从教师到公仆 > 第216章 鱼水情
    “大爷,今年的麦长势很好啊。”</p>

    蜜蜂村的耕道上,谢凌风正在与给麦浇水的一位老农聊天。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大片青绿的麦苗,长势非常喜人。</p>

    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气温逐渐升高,麦进入返青季节。三月底是麦起身期至拔节期,这段时间给麦浇水有利于其分蘖生长,保证穗数和穗粒数,为丰产打下基础?。</p>

    “谢镇长又下来村来了?”</p>

    老农站起来伸了伸腰,边上的地面上有两只木桶,其中一只桶里空空的,一只桶里还荡漾着满满的清水,这是老人从上面数十米的水塘里担来的。</p>

    “现在正是麦拔节的关键时期,也是很多蔬菜的育苗期,我放心不下,就下来转转。”谢凌风边边掏出烟盒,“大爷,过来抽支烟歇息歇息撒。”</p>

    “好咧。”大爷爽快的答应一声,就放下上的水瓢,走到路边。谢凌风给老人点上烟,大爷舒服的吸了一口。</p>

    “大爷,你儿子他们到外地务工去了?”待大爷连续深吸了两口,谢凌风这才继续与老人聊了起来。</p>

    “到这个,老头子我还得感谢镇长您呢,我两个子今年都没有出去了,留在镇上干活。”</p>

    提及自己的两个儿子,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p>

    “额,大爷您两个儿子都在镇上干活呀?他们拿到的钱多不多?”</p>

    “我问了,他们拿到钱确实要比在外地要少一些,但算下来其实差不多。”老人又深深的吸了两口,“在外面打工虽然钱多点,但要租房子住,吃饭花销也不少,大城市里喝口水都要花钱买,其实存不了几个钱。</p>

    现在留在镇上干活,拿的钱好像少点,但不用租房子,吃饭也花不了几个钱,还可以每天晚上回家住,孩子们能每天晚上看到妈老汉,一个个都比以前乖多了,我们也放心很多。”</p>

    到后面,老人满是褶子的脸上悄悄的露出了笑容,看得出来,老人家对儿子们留在身边还是非常高兴的。</p>

    谢凌风也感同身受的露出了微笑。</p>

    “对了,镇长,我听老二,最近镇里还要搞什么技能培训班,让他们抽空参加学习呀?他们初中都没有上完,这个什么技能培训有用吗?”</p>

    老人竟然提到了最近镇里搞的这个动作,明这件事在这些干活的民工中的反响很大呀,否则他们怎么会回家议论呢?</p>

    “对,大爷,镇里考虑到他们的活再干几个月就差不多了,那之后他们怎么办呢?难道让他们再次出去外地务工吗?所以呀,镇里就与县里相关单位联系,又与那几个工地的老板商量,决定联合起来,一起给他们做免费的技能培训,待施工干完了,就可以继续在他们那里干活了,收入比现在还要高一些。”</p>

    “镇长,您的是真的吗?免费培训,工资比现在还要高,竟然有这么好的事儿?”老人惊喜之中夹杂着不可置信。</p>

    这世界上能有这么好的事儿吗?估计这也是不少干活的村民们心里的疑虑。</p>

    </p>

    正因为如此,谢凌风这才要求宣传统战委员胡薇协助王书记负责这件事,就是为了加大宣传,打消大家的疑虑。</p>

    “当然是真的,大爷。这件事就是我提出来的,我还让镇里的王勇王书记亲自抓。只要大家牺牲一点个人时间接受技能培训,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被这几个单位录取,到时候就可以继续上班,还比现在挣得钱多些。”</p>

    谢凌风微笑着耐心给大爷解释。</p>

    “既然是镇长您搞出来的,那可太好了。晚上两子回来之后,我就告诉他们,让他们花点时间接受这个技能培训,争取被单位录取上,多挣点钱。”</p>

    大爷满是岁月印记的脸上满是笑意。</p>

    这一年下来,谢凌风经常下村,绝大多数在家的村民均认识他这位镇长,在广大村民中的信任度非常高,只要听是镇长的,或者镇长搞出来的,大家就会信心十足。</p>

    这种信任度其实是非常难以建立起来的,必须以真心换真心,以真诚对真诚,还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建立起来。</p>

    虽然建立的难度很高,但一旦建立起来,这种信任度就非常可观,宣讲起政策、推行起措施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神效。</p>

    这也是教员教导我们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以及总设计师那句耳熟能详的“我是人民的儿子”,无不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这种鱼水之情。</p>

    与大爷分开之后,谢凌风又在蜜蜂村里继续调研视察,遇到有村民在忙碌,就会过去与其聊上几句,基本上都是关于收成如何、家长里短之内的,大家也不会有抵触情绪,非常愿意与镇长聊聊家常。</p>

    在蜜蜂村五队的时候,蜜蜂村村支书张子明听镇长下来了,匆匆赶来。</p>

    谢凌风经常到各村调研,但一般不会提前通知村委会,而是会径直在选定的村子里转悠,兴之所至就会与遇到的村民们聊上几句家常,对于村支书、村长等村干部在不在并不在意。</p>

    “镇长,您怎么下来前也不给我们提前知会一声?”</p>

    蜜蜂村的发展水平在武义镇居于中上游,还算可以。这位张书记担任村支书已经一届多,在村里颇有威望,蜜蜂村能有今天的发展,其也是做了很多实事的。</p>

    与谢凌风老家五福村谢家湾类似,蜜蜂村的姓张的村民占了八成以上,绝大部分都沾亲带故。</p>

    这就是当前农村的常态,一个村就是一个姓为主。</p>

    “我下来随便转转,张书记,你要是忙就忙去吧。”</p>

    “镇长,您可是难得到我们蜜蜂村一趟,去年到现在,今天才是第二次吧,但上次却没有留下来喝口水,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到我家里坐坐。”张书记对于去年那次没有挽留镇长吃饭颇有意见,今天的态度就尤其的坚决。</p>

    对于到村民家里吃顿便饭,谢凌风并不排斥,这也是一种拉近与群众关系的方式,但他反对村干部以“吃便饭”的名义铺张浪费,行心思不明之事。</p>

    对于这位张书记,谢凌风的印象倒是蛮好的,其在村民中的口碑不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