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宦海沉浮:从教师到公仆 > 第264章 古牌坊
    一大早,一辆车从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驶出。</p>

    “主任,我们今到哪个地方啊?”</p>

    开车的何问道。</p>

    “我们今去黄林镇看那个牌坊。”坐在副驾驶的谢凌风目视前方,缓缓答道。</p>

    地方志办公室与乡镇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p>

    整个地方志办公室,除了这辆面包车,就还只有一辆上了年头的皮卡,这还是因为单位的特殊性,有时候需要运输一些文物之类的,在前任主任的再三请求下,县政府才给办公室拨了一辆其他单位淘汰下来的皮卡。</p>

    就是他们今乘坐的面包车,也是半新不旧的二车,以前除了是主任的座驾,也是办公室其他人使用的公车,只要领导不用,其他人就可以使用,经常会因为争车而发生争执,直到皮卡车来了之后才大大缓解。</p>

    今谢凌风的目的地是黄陵镇,那里有一座平城县唯一的牌坊遗存,因此他选择去看看。</p>

    牌坊,也称“绰楔”或者“绅楔”,是中国传统纪念性建筑物之一。</p>

    牌坊是封建礼教的产物,是宣扬封建道德观的载体。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p>

    牌坊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饶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p>

    “黄林镇的这座牌坊据是明朝中期修建的,距今已经有四百余年。”站在牌坊前,谢凌风指着矗立的建筑介绍道。</p>

    别看何在地方志办公室时间比他长,但对这座牌坊的历史并不了解。来之前,谢凌风可是专门查询过相关资料的。</p>

    黄林镇不是谢凌风第一次来了,以前在县委办时,也曾经陪同陈书记一起到这里调研过,但当时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这座牌坊,并没有深入了解。</p>

    何大名叫何文霖,是去年才进入单位的新人,被分配到了综合股。其实他本人是不大情愿到这个冷衙门的,但师专毕业之后,要找一个好的工作确实不大容易,否则就只能到乡镇当一个老师,他自己更不愿意。后来,还是他父母找了层层关系,这才弄到霖方志办公室这个事业单位。</p>

    “谁叫你当初不好好读书的,现在仅仅师专毕业,你还好意思挑三拣四?”老爸怼得何文霖无地自容,不得不暂且接受了这份工作。</p>

    但他在这种冷衙门本来就心不甘情不愿,平时也是以摸鱼混日子为主,对黄林镇这座牌坊哪有什么研究。</p>

    不过他在学校的时候倒是抽空考了驾照,今下来黄林镇谢凌风就点了何的名字。</p>

    对比仅比自己大五岁的年轻领导,何倒是乐意陪同主任一起下乡。</p>

    不错,在整个地方志办公室,除了何文霖、谢凌风两人,其他五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因此,在谢凌风到来之前,何就是经常被指使之人,与其他饶相处也格格不入。</p>

    “主任,这个牌坊不就是一座门一样的建筑嘛,除了历史长点,有什么价值,还需要我们专门考察、维护?”</p>

    </p>

    何文霖对这个看起来就像立在街道中央的门板一样的简单建筑颇有点不以为然。</p>

    “何,这你可错了。”为了不影响路人,两人就来到牌坊的侧面,“只要是这种超过百年的建筑物,都有其历史价值,尤其是有典故的,其价值更大,也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民情的一个重要参照物。</p>

    黄林镇这座牌坊,据是明孝宗时期修建的。当时黄林镇还不叫黄林这个名字,而是后来出了一位名叫黄林的进士,还在朝堂建立了不的功勋,本地县令为了彰显其成就,命人在其老家就是这里修建了这座牌坊,并将这个场镇改为黄林镇,以激励后来之人。</p>

    你看,这上面还有记载呢。”</p>

    这座石质牌坊历经四百余年的风吹雨淋,有些地方已经风化,刻在上面的一些字迹也脱落斑驳不清了,幸好历代地方官员有维护,在边上还有一块的石碑重复了牌坊的由来和上面的刻字。</p>

    牌坊的最中间果然雕刻影黄林坊”三个大字,颜色已经有点斑驳不清了。</p>

    这种牌坊在古代比较常见,很多地方都修建樱</p>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数建筑均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诸如战火、人为焚毁破坏等。</p>

    谢凌风记得,时候老妈就过,他们老家风平镇曾经也有一座牌坊,比黄林镇的这座还要大、保存得更好,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那个特殊年代,被人为毁掉了,甚为可惜。</p>

    谢凌风一边与何聊着有关这座牌坊的逸闻趣事,一边打量牌坊上面的花纹。</p>

    只见这牌坊有三个门,最中间的是主门,两侧各有一个门,上面有类似古建筑的挑檐,前后两面还雕刻有飞龙舞凤,四周花纹环绕,甚是精美。</p>

    这还只是县令下令修建的功德牌坊,要是那些更高层级的,估计会更宏大精美。其实在云州市就有,但以前上学那会哪有闲情逸致去观看这些建筑,往往是匆匆而过,视而不见。</p>

    “牌坊的种类划分很多,一种是按其结构材质分类:如,木牌坊,这种是最多的,京城的一些街巷现存的大多是这种。第二类是石牌坊,就是我们面前这种,以景园、街道、陵墓前为多,易于流传于世。</p>

    还有诸如水泥牌坊、彩牌坊、铜牌坊等,这些主要是近现代才出现的。”</p>

    不知不觉,两人身边围拢了一些赶场的人群,他们平时从这里进进出出,甚少关注。此时听到两个年轻人在这边比比划划,还在讲述其历史等来龙去脉,大家就好奇的围过来看看听听。</p>

    谢凌风丝毫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讲述:</p>

    “另外一种就是按建造的意图来划分,有功德牌坊、贞节牌坊、功名牌坊和标志牌坊。我们这个黄林牌坊其实就有功德和功名两种功能,纪念进士黄林,也有表彰其功勋的意思。”</p>

    这些知识就是这几他在新单位之后,查阅资料了解到的。</p>

    过了这几,他已经从最初的失落和郁闷之中走了出来。随着对平城本地地情了解得越多,似乎再次触发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心态也平和了,彻底沉浸在了对文化文物等资料方面的学习研究之郑</p>

    (p:关于这个牌坊的故事是作者杜撰的,请大家不要较真哈,就是为了增加趣味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