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让东南赛场上上强度</p>
一百万两的白银。</p>
不光是高拱意外,并且已经在心中将严绍庭一家给从上到下骂了一遍。</p>
就连嘉靖,也面露诧异。</p>
只是很快的,嘉靖便收起脸上的意外,随后看了吕芳一眼。</p>
吕芳将中那价值百万两白银的商票,送到嘉靖面前呈阅。</p>
“主子爷,确实是咱们宫里头的差事。”</p>
吕芳是何等聪明人,知道这事只能顺着严绍庭的解释去。</p>
嘉靖这才嗯了一声,面露笑容的看向严绍庭:“宫里头这些个人,都得喊你一声财神爷了!”</p>
严绍庭亦是笑眯眯的颔首躬身:“不过是替陛下做些不足轻重的事情罢了,臣何德何能,一切都是圣心独裁。”</p>
道长宫里人要喊他财神爷,其实就是变相承认,他道长是认下了这一笔银子,也认下了严家从此以后清清白白。</p>
严绍庭自然不能顺杆子应下。</p>
高拱却终究是看不下去了。</p>
现在这算是什么事</p>
难道从今往后,当官的只要全力搜刮底下人,然后再送到这西苑,就能安然无恙了</p>
“陛下!”</p>
高拱刚一开口,却被徐阶拉了一下。</p>
徐阶顺势笑着道:“右庶子年轻有为,年前年后,一直在为陛下和朝廷尽心当差办事。”</p>
着话,徐阶又侧身看向严嵩:“严阁老有福了,家中子嗣忠孝绵延。”</p>
高拱有些不解。</p>
为何这个时候了,徐阶还要当老好人。</p>
严嵩却是笑眯眯的冲着徐阶点点头。</p>
嘉靖则是在看过那张价值百万两白银的商票后,便冲着吕芳挥挥。</p>
随即他这才看向严嵩、徐阶:“这子是替宫里办的差事,回头宫里另出份赏赐。眼下,严阁老、徐阁老、高阁老。”</p>
严嵩、徐阶、高拱三人当即抬头。</p>
嘉靖道:“张居正在苏州府的事情,内阁是个什么意思”</p>
“这件事”</p>
谁也没有想到,徐阶是最先开口的。</p>
他一出声,便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p>
只见徐阶脸上含笑的看了严绍庭一眼:“这件事,当初原本是严阁老在年初的御前会议上提出来的,张居正也是右庶子推举的。</p>
如今张居正在苏州府暂时陷入困局,百姓们不管如何,苗都种下去了,朝廷就不能不管。</p>
臣以为,不如朝廷再派右庶子去苏州府,会同张居正一起搭伙做事”</p>
这厮竟然如此心黑!</p>
严绍庭顿时便明白了,为何刚刚高拱要话的时候,徐阶这位‘内阁老好人’要拉住对方,还顺带着夸了一番自己。</p>
高拱这时候也反应了过来,冲着徐阶露出佩服的眼神。</p>
他更是附和道:“右庶子德才兼备,经济之才,也是我等有目共睹的。徐阁老之言,微臣附议。”</p>
既然严绍庭为宫里面和外商做生意,年初的时候送了三百万两银子入宫,今天又拿出一百万两银子送到宫里来。</p>
那就证明他是能搞钱的啊。</p>
如今张居正为何在苏州府办不了事</p>
不就是因为农们早早的将苗种在地里,正在和张居正讨要赔偿吗。</p>
那就让严绍庭去东南,去解决这件事情,再让张居正继续办事。</p>
办好了,这件事大家都好。</p>
办不好,那责任就在严绍庭一人之身。</p>
嘉靖淡淡的看了眼提议严绍庭也南下的徐阶,最后看向严绍庭。</p>
诚然。</p>
如今在道长的心中,严绍庭确确实实是个能办事的年轻人。</p>
虽然还年轻,但办起事来,知晓进退,懂得规矩。</p>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嘉靖都要点头同意,让严绍庭去苏州府和张居正一同当差做事了。</p>
</p>
严绍庭自然也瞧的出来玉熙宫里,此刻的气氛变化。</p>
抢在道长开口前。严绍庭抱起双:“启禀陛下,臣有谏言。”</p>
东南地界上,如今就是一个巨大的赛场。</p>
稍有不慎,下场的人就得被揍个鼻青脸肿。</p>
严绍庭心中清楚,在得到允许后,便开口道:“臣不过是托陛下鸿福,才能做些事情,非是微臣怕事,而是微臣知晓张阁老如今在东南所行之事,乃是干系国家社稷。”</p>
这就是不愿意去苏州府找张居正的意思了。</p>
嘉靖眼中露出些许的失望,但也只此而已。</p>
就在他要开口,让内阁再行推举人员南下,处置苏州、松江两府农之事的时候。</p>
严绍庭却又开口道:“陛下,如今苏州府、松江府农,所生之事,臣以为定然有情蔽。</p>
不然,农都是经年的农活老,何故会在今年无缘无故的提前将苗种下</p>
臣以为,若要让张阁老能继续做事,首当其冲就是查清这件事背后缘由,揪出那胆敢阻碍国策的幕后之人!”</p>
既然某些人敢做脚,还在这玉熙宫下黑,那就不要怪自己对等还击了。</p>
完之后,严绍庭的目光冲着在场几人扫视一遍。</p>
严嵩这个当爷爷的,更是立马附和道:“陛下,右庶子所言,老臣以为在理。这件事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生的,张居正要是还想继续做事,就必须要先查清楚当下这件事。”</p>
向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徐阶,脸色终于是变了变。</p>
其实如今苏州府、松江府的真正关键。</p>
就是要查清为何今年农要提前将苗种下。</p>
只要清楚这件事,后面的事就很好解决了。</p>
高拱却在这个时候,罕见的附和道:“陛下,臣以为也应派人查明此事。”</p>
听到高喷子竟然认同了这件事。</p>
严绍庭差点没笑出声来。</p>
现在,恐怕有人要上不来气了。</p>
在自己快要笑出声前,严绍庭开口道:“陛下,东南那边的消息,浙江淳安县知县海瑞,对此次增产丝绸一事,有所意见。臣查阅此人,虽然是个臭脾气,有时看不清朝堂政令。</p>
但他却是个刚正之人,臣以为朝廷当人尽其用,不如让他去苏州府、松江府,查一查为何今年农要提前种下苗一事”</p>
既然东南如今就是个能吃人不吐骨头的决赛场。</p>
那自己就让海瑞上擂台,给这场赛事再上上强度。</p>
正在嘉靖思量的时候。</p>
严嵩开口介绍道:“这个海瑞,字汝贤。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颇有才能。</p>
后为淳安县,推行清丈、平赋税,改判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很是得民心。</p>
而这海瑞还有个别号,叫做海笔架。”</p>
听到有趣的事情了,嘉靖脸上露出好奇:“哦为何这般称呼他”</p>
严嵩笑着道:“这是因为,虽然海瑞出身不高,但却秉性刚强正直,忠君爱民之余,绝不媚上欺下,有一回见着上官,左右同僚皆跪地拜见,唯独他这个海笔架屹立不动,这才有了这等名号。”</p>
“竟是个这等有趣的妙人。”</p>
嘉靖很罕见的给出了一个少有的评价。</p>
严绍庭却是心中乐呵了起来。</p>
道长你是不知道往后,这海瑞会干些什么事情。</p>
到时候,恐怕就不会再他海刚峰海笔架是有趣妙人了。</p>
就在严绍庭畅想着,等回旋镖击中道长的那一天,该是何等有趣的时候。</p>
嘉靖已经拍板子开口道:“内阁传旨吧,加海瑞为都察院监察御史、南直隶巡抚衙门通判。”</p>
既然是要海瑞去查案,那都察院监察御史的身份便最是合适。</p>
至于南直隶巡抚衙门通判,算是赵贞吉的下属了,而通判则是主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p>
这就明,海瑞这个刚升的监察御史,是专门去查苏州府、松江府农田一事的。</p>
等嘉靖做完安排之后。</p>
严绍庭便是抢先领着严嵩、高拱,三人高呼:“陛下英明。”</p>
徐阶好似是落后了一些。</p>
等三人到一半后,才开了口。</p>
“陛下圣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