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299章 真正的祥瑞
    第299章真正的祥瑞</p>

    今天裕王府的这顿饭。</p>

    怕是不好吃下了。</p>

    张居正心中凝重,在他刚入王府看到严世蕃的时候,就该明白这个道理。</p>

    严世蕃却是随意的摆摆。</p>

    “张阁老言重,只是海瑞这件事报到内阁,家父是觉得该依着有平息徽州府百姓激变生乱的功劳。”</p>

    到徐阶的时候,严世蕃的目光似有似无的瞥向了张居正。</p>

    果然。</p>

    张居正在听到之后,眉头微微一动。</p>

    这个海瑞,当真是傻子吗!</p>

    张居正心中已经是又气又恼,他甚至都能想到,若这一次京中的争论传到海瑞的耳中,这个倔驴不得就会认定徐阁老是好的。</p>

    届时。</p>

    一旦徐阁老有所请求,名为天下社稷,希望海瑞能够帮忙办事。</p>

    恐怕那个傻子立马就会答应下来。</p>

    这一刻。</p>

    张居正心中复杂混乱。</p>

    自己对海瑞,从来都没有私人成见,有的也只是在为朝廷当差做事上的不同见解。</p>

    甚至于,自己更欣赏海瑞的那种性子。</p>

    若是可能的话,自己何尝不希望能有海瑞那样的性子。</p>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p>

    所以大明也只有他一个海瑞海刚峰,而不会再有一个张刚峰。</p>

    严世蕃则是又道:“依着内阁的意思,现在催促海瑞入京的行文,已经发出。这一次不论海瑞有什么借口和理由,也绝无可能继续拖延入京的日子了。”</p>

    完之后。</p>

    严世蕃便又为自己盛了一碗汤。</p>

    陈年的火腿和新鲜的笋子炖煮在一起,不同食材之间碰撞出的滋味,鲜美而丰富。</p>

    张居正却没有心情喝汤。</p>

    他已经开始担心,那个倔驴一样的海瑞入京之后,会不会被人当做枪来使。</p>

    自己当初就和他过。</p>

    在朝为官,不是这样子的。</p>

    他偏偏不信!</p>

    还整日里大明律法明文,国朝律例如此。</p>

    律法律例当真有用的话,天底下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了!</p>

    心中一阵烦躁。</p>

    但张居正却很快就平复了下来,目光定定的看向严世蕃,而他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p>

    这个严东楼啊。</p>

    绕了一大圈子。</p>

    为的竟然就是希望自己能出搭救海瑞,免得他日后入京被有心人给利用了。</p>

    终于。</p>

    张居正低头,端起面前已经放了许久的汤碗。</p>

    他拿汤勺,轻轻的舀了一勺送入嘴中。</p>

    果然如严世蕃所的。</p>

    鲜香无比!</p>

    不经意间,张居正已经是将整碗汤喝完。</p>

    这时候严世蕃伸过,接住张居正的碗,又为其盛了一碗汤,还盛了些火腿和鲜笋。</p>

    张居正也不再顾及,而是美滋滋的品尝了起来。</p>

    朱载坖则是趁看了看面前两人,心中愈发欢喜。</p>

    都是为自己办事的臣子。</p>

    就连那个海瑞,日后也能为自己所用。</p>

    这个和事佬,自己当然愿意做。</p>

    整日里吵吵闹闹的,哪里有上下一心,君臣和睦来的好</p>

    而席间的张居正,则是一阵狂风卷乱云般的,就将自己的肠胃填满。</p>

    这时候,他一边擦着嘴巴,一边开口道:“左侍郎或许有所不知,当初我与海瑞同在苏州,下官可是被他这个人骂的老惨了,几乎就差指着下官的鼻子,大骂下官乃是奸佞之臣。”</p>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p>

    那个海瑞竟然能如此悍勇</p>

    同样没见过海瑞的严世蕃,心中生出无数的好奇。</p>

    张居正到这里,却是又话锋一转:“只不过后来苏松两府操办增产丝绸的事情,又经历了清丈两府田亩,后来下官领旨回京,海瑞早早的就去别处巡游,那时候下官竟然还担心他会途中出事,特意派遣了两名随从跟在他身边。”</p>

    这就是在他张居正和海瑞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p>

    换而言之。</p>

    严世蕃今天在裕王府摆的这场鸿门宴,他张居正认下了。</p>

    只等海瑞入京,该他张居正出帮忙的地方,就绝对不会含糊。</p>

    严世蕃这时候便笑着开口道:“如今裕王爷已是昌平书院山长,可以随时出府体察民间。我工部今日也上了一道奏章,奏请朝廷准允,拨付钱粮扩充昌平至通州水路,请朝廷准允调拨沿线百姓,以三户取一而赴河道水路徭役做工。”</p>

    此言一出。</p>

    张居正心中一震。</p>

    连带着,他再看向严世蕃的时候,眼神中都多了几分疑惑和感激。</p>

    依着严世蕃所的工部已经奏请的事情。</p>

    那顺天府自然要承担起协办的职责。</p>

    那如严世蕃所的,沿线百姓三户取一,可不就成了自己在顺天府推行新法的开端</p>

    如何确定三户取一</p>

    那自然需要清查沿线人丁户籍。</p>

    从昌平到通州,中间途经顺义。</p>

    昌平那边的人丁户籍不用查,如今都是明账,昌平治安司的架阁库里就能找到。</p>

    但顺义到通州方向,自己就能借着这件事,将两地的人丁户籍查一遍。</p>

    </p>

    所以这才是张居正不解的地方。</p>

    为何偏生严世蕃就提出这件事情,而且已经是在自己知晓前就上奏朝廷了。同样的。</p>

    他也清楚,这是冲着自己的变法革新来的。</p>

    难道严世蕃真的是变法派</p>

    可他那个变法即为祖宗法的口号。</p>

    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啊。</p>

    又或者是因为严绍庭</p>

    若不然的话,为何这件事是从昌平到通州,要扩建打通水路运河。</p>

    张居正当即问道:“工部为何要选在昌平”</p>

    严世蕃未曾开口。</p>

    裕王朱载坖已经抬起头,打了一个饱嗝,而后笑着道:“这件事其实本王前几天在昌平也有所耳闻,因为严师傅他们在昌平又弄出好东西了,一旦确凿,昌平连通通州的运河一事,则必然能够得到准允。”</p>

    “哦”</p>

    张居正面露好奇。</p>

    这么一。</p>

    今天这件事,还不简单了,看起来似乎又是一局大棋啊。</p>

    而在昌平。</p>

    已经一年多都不务正业的钦天监监正周云逸,终于是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到底是什么。</p>

    他接连好几天都在书院后面的夹山上观察天象。</p>

    最后。</p>

    周监正大一挥。</p>

    三日后开挖!</p>

    对。</p>

    没有错。</p>

    经过周监正的测算,三天之后是昌平开挖红薯的最佳时,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全,定然是能大丰收。</p>

    而三天的时间也足够昌平的消息传到该去的地方。</p>

    “你什么”</p>

    “严润物当真弄出亩产十几石的作物了”</p>

    “这如何是真这如何能是真的!”</p>

    徐府。</p>

    从文渊阁下衙回到家中的徐阶,满脸震惊的看着给自己通报消息的师爷。</p>

    师爷点点头:“消息就是从昌平那边放出来的,确凿无误,只是那作物的亩产究竟如何,还得要等三日后挖出来才能知道。”</p>

    徐阶满面震惊。</p>

    这件事无论如何,自己都不敢相信。</p>

    亩产十几石</p>

    要知道,现在天底下哪怕是自家名下最好的一等水浇田,一年的亩产也不过三四石。</p>

    若严绍庭当真找到并弄出了亩产十几石的粮食,他就能原地成圣!</p>

    徐阶当即看向师爷:“西苑那边有什么动静”</p>

    师爷摇了摇头:“这一次西苑那边并没有动静,只是听司礼监的黄锦已经带着厂卫的人,去昌平那边了。”</p>

    见自家相爷皱眉沉思。</p>

    师爷又道:“属下以为,或许是皇上让他们去亲眼看看消息是否属实。毕竟若是皇上也信了这等消息,那定然会如上次一样,降旨朝廷休沐。”</p>

    上一次。</p>

    是所谓昌平大辩论的时候。</p>

    那一次之后,士林之中再也没人能在经学上攻击严绍庭。</p>

    只要昌平存在一日,那严绍庭就是真正的心学子弟,是真正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人。</p>

    半响之后。</p>

    徐阶这才开口道:“到时间上一道奏疏,就老夫身体抱恙。”</p>

    师爷当即眉头一动:“相爷是要亲自去看看”</p>

    徐阶点了点头。</p>

    他长叹一声。</p>

    “这等事情,老夫如何能不亲眼看清楚”</p>

    西苑。</p>

    就在来自昌平的消息,不断的冲击着京中文武百官的时候。</p>

    嘉靖却是面色凝重。</p>

    他不断的看向吕芳:“你,昌平那边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p>

    吕芳摇着头:“奴婢知晓严宾客在昌平种了那个红薯,只是他们昌平治安司一直派人盯着,奴婢们也一直没有会能靠近。”</p>

    “混账玩意!”</p>

    皇帝不禁低声咒骂了一句。</p>

    吕芳低下头。</p>

    皇帝这是在骂严绍庭呢。</p>

    半响后。</p>

    嘉靖继续道:“朕还记得上一次这个混账就,天底下没有什么祥瑞,只不过是中原人此前未曾见过的东西。”</p>

    吕芳目光转动,点点头:“主子爷好记性,奴婢记着也是这么的。”</p>

    嘉靖又:“不过,若当真能有那么高的产量,朕愿意称之为祥瑞,朕也愿意欠他严润物一个人情!”</p>

    吕芳眉头一动。</p>

    皇帝这话的很重了。</p>

    嘉靖则是目光幽幽。</p>

    自己确实已经垂拱而治了,也确实不会以百姓生死而起波澜,但若是能有如此高产的作物,他就足以被后世人称之为圣明之君!</p>

    就看这一次,严绍庭到底能不能弄出真正的祥瑞来。</p>

    </p>

    月票月票</p>

    还在吊水,晚点还有一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