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胥吏衙役的狂欢</p>
当帝国的大人物们,醉心于巅峰权力之争的时候。</p>
那些为数最多,平日也最不起眼的官府胥吏们,却在保持着一如既往并将精益求精的潜规则继承延续下去。</p>
顺天府,顺义县。</p>
居京师东北侧,相去六十里地。</p>
作为京畿之地,顺天府治下诸县的存在感,其实向来都很低。</p>
不论官吏,都长期保持着低调,充当透明。</p>
毕竟京畿之地不同于旁的地方官府,无事就是最大的事情。</p>
但是最近。</p>
顺义县的事情却有些多。</p>
上面的顺天府大一挥,要征辟本县三分之一户出丁徭役,参与修建昌平至通州的运河,好将原本的河沟扩挖成能走一千料官船的运河。</p>
开挖运河。</p>
诸事繁杂。</p>
尤其是牵扯到本县三分之一户的大事情。</p>
好在顺天府这一次格外开恩,虽然依旧没有工钱,但能到运河上服役的百姓,口粮不需照常自备,而由顺天府衙派人专办发放。</p>
只是听隔壁昌平治安司那边,会给本司治下参与开挖运河的百姓发往工钱。</p>
但顺义的人过去询问,昌平百姓便含含糊糊,东西,任谁也问不出个仔细。</p>
而顺义的百姓们,虽然不愿徭役,可这一次顺天府格外开恩,反倒是又成了人人争抢要做的事情。</p>
顺义县衙,也因为这件事最近显得格外忙碌。</p>
如同天下间其他官府衙门一样。</p>
顺义县衙,也是有着一套主官、佐贰官、六房胥吏、三班衙役的配置。</p>
近来。</p>
虽然因开挖运河一事而愈发繁忙,但顺义县衙的胥吏衙役们,却是个个满面红光。</p>
开挖运河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就算是做工,也是那些黔首百姓们去的。</p>
而且就算这一次的口粮是顺天府的人督办,但他们这些顺义县的人,却依旧能通过此事得利丰盛。</p>
尤其是县衙吏房、户房、工房的胥吏们,更是陷入到狂欢之中。</p>
吏房亦如朝廷吏部,专管一县人员任用之事。而户房则掌管本县钱粮赋税收支用存四事,至于工房则维缮本县官属仓储路桥杂事。</p>
这一次顺义出丁徭役,也是三房最为繁忙。</p>
三房的门槛,最近更是都快要被那络绎不绝的人群给踩垮了。</p>
这一日。</p>
已经过午时辰。</p>
三名身穿皂衣的人方才满脸酒气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回到县衙。</p>
三人进了县衙,便直奔户房公廨而去。</p>
这三人分别是顺义县吏房书张麒,户房算吴壮,工房作孙兆东。</p>
进了公廨。</p>
户房算吴壮便是打了个洪亮的酒嗝,随后从兜里取出一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p>
“白庙村那边的三十二份上工银,七份下工银,一份三钱,咱们三人一人拿五份,余下的十九份照例孝敬主簿和典史。”</p>
张麒和孙兆东对视了一眼,两人点点头,算是认同了这个已经分配方案。</p>
于是吴壮便将这三十二份上工银、七份下工银全都取出,一一分配好。</p>
自己面前一垛,吴壮、孙兆东面前各一垛。</p>
余下的均分好后,另用两张红纸心翼翼的包好,这是要给主簿王强,典史王正飞的。</p>
至于知县老爷和县丞二老爷</p>
又不是顺义县人,都是朝廷这两年派来的流官。</p>
不是一伙人。</p>
张麒和孙兆东见吴壮将银子都分好,赶忙将自己面前的银子装进自己鼓鼓囊囊的钱袋子里,然后掂掂钱袋子,一脸的满足。</p>
吴壮则是眯着眼道:“晚上还有石桥村的人要来,到时候照例一份三钱银子,同去”</p>
张麒和孙兆东两人顿时满脸笑容,连连点头。</p>
“同去!同去!”</p>
而所谓上工银三钱,其实就是那些为了能在运河上出力混到饭吃的百姓们,为了这个资格需要给吴壮三人的孝敬银子。</p>
至于下工银,那自然就是不愿意去运河上服役的百姓,需要出的银子。</p>
不论去不去开挖运河,这五钱银子都是必须出的。</p>
不然你想去的就不让你去,你不想去偏要让伱去。</p>
工房的孙兆东为自己倒了一杯茶,狼吞虎咽的喝进肚子里,一抹嘴巴。</p>
随后便恶狠狠的瞪眼道:“营镇那边有些难头,不少人暗地里串通,不愿交这笔上工下工银。”</p>
吏房张麒当即眉头一凝:“那就明白告诉他们,不交银子也无妨。衙门最近缺人,今年本县伞夫、轿夫、钟夫、鼓夫这些事,就从他们营镇佥役,那些个不听话的就轮着佥役。”</p>
户房吴壮更是掌重重拍在桌子上,瞪着眼道:“佥役去仵作那边的太平间看尸!”</p>
所谓佥役。</p>
就是地方官府为了维系本衙治下安定,而签发行文征辟百姓为官府做事。</p>
白了。</p>
就是让百姓自备干粮的为官府白做事。</p>
而这佥役又有高低好坏区分。</p>
自备干粮去给县老爷打伞、抬轿,又或者是早晚敲钟,夜间打更,那自然是难有油水可言。</p>
而像县衙里的皂班、快班、捕班的衙役,就能多得油水。</p>
诸如能与张麒、吴壮、孙兆东三人相熟的衙役,就能通过他们开出一张没有盖官印的白头牌票。</p>
然后这些衙役就能拿着这白头牌票下到乡里,专去那些不懂律令刑名的百姓讹诈勒索,往往在</p>
民间也因此有言:一张票,乃一快几年生活也。</p>
正是这些衙役在衙门里上下勾结,弄到一张白头牌票就能一次剥削敲诈到能潇洒好几年的银子。</p>
而也正因如此。</p>
最近顺义县不光是百姓们为了去开挖运河或是不去挖运河,让这帮胥吏大赚特赚。</p>
而那些有眼界的人。</p>
也是各方走动,就为了能进到衙门里做那三班衙役。</p>
所为的就是能借此时局,多捞银子。</p>
这时。</p>
吏房的张麒也从袖中取出了几张纸。</p>
每张纸上都记着一个人名。</p>
在吴壮和孙兆东两人注视下。</p>
张麒笑着道:“这几人都托人使了银子,要进咱们衙门做事。你们看看,可有相熟的,若是相熟且认识,能信得过这银子就收下,弄进衙门里来,有银子一同赚。”</p>
吴壮和孙兆东两人也不见外,取了那叠记着名字的纸便一一看了过去。</p>
吴壮低着头,眼里瞧着名字,嘴里则是问道:“都愿出多少银子”</p>
张麒笑着道:“最高的几个愿出十两银,最低的也都是出了五两银子。”</p>
吴壮便将面前记着名字的纸,推回到张麒买年前。</p>
“出十两和出五两的不要,余下的都弄进来便是。”</p>
张麒微微一笑:“我也正是这个想法。”</p>
孙兆东侧目看了过来:“那就这么办”</p>
张麒点点头:“就这么办。”</p>
吴壮却是轻咳了一声。</p>
“当下风口浪尖的,衙门里进人的事情,这一次给王主簿和王典史,分七成,咱们三人分余下的三成。”</p>
这就是风险共担,大头在上的意思。</p>
另外两人也不多想,都是做了多年的段,当即便点头应下。</p>
但工房的孙兆东,却是有些迟疑,声道:“二老爷是今年才来的,倒不用担心。但大老爷可是去年初就来了的,最近行事还是要心些好,莫不然给告到上面去,咱们一个个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p>
“告到上面”</p>
吏房的张麒冷笑了一声:“也不瞧瞧他这个大老爷现在都在干什么。”</p>
这话一出。</p>
吴壮顿时笑了起来。</p>
</p>
看着孙兆东投来的眼神里满是疑惑。吴壮笑着道:“从去年开始,咱们这位大老爷就整日都在城东头赵娘子屋里头厮混,哪有功夫管这些”</p>
“他敢管吗!”</p>
张麒冷喝一声,眼里带着杀气。</p>
吴壮和孙兆东两人顿时目光一缩,屋中安静了下来。</p>
张麒收敛了一下神色,笑着抱拳道:“咱们顺义县,还得看两位大爷的意思办事!”</p>
他们嘴里的大老爷,其实就是顺义县的知县。</p>
二老爷则是县丞。</p>
至于张麒最后的两位大爷,就是皆出身顺义本县的同为王姓本家的主簿王强、典史王正飞。</p>
一县吏治。</p>
便是如此运转。</p>
这些不入流的胥吏衙役们,维系着一县的并不公平却存在千年的运转模式,不论朝廷如何,他们皆能如鱼得水的混得风生水起。</p>
而在朝堂之上。</p>
却能因为一句话,一件事,而掀起惊涛骇浪,牵连到无数人。</p>
内阁次辅徐阁老的奏疏。</p>
终于是在朝廷里传开。</p>
徐阶谏言文渊阁应当再进一人的事情,已经成了当下朝廷里最关注的事情。</p>
按照徐阶所,当下朝廷正在同时操办好几件大事,事情繁杂而又牵连众多,可当下朝廷却是因此显露出行政混乱的现象。</p>
所以。</p>
内阁理当再进一人,好让朝廷的局面能够稳定下来。</p>
毕竟原本皇帝在年前传召张居正回京,也是为了让他能回内阁担起朝廷当下的诸多事情。</p>
但谁知道当初张居正人还没有回京,变法革新的奏疏就进了北京城。</p>
然后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结果。</p>
张居正从内阁被开革出去,只留了一个东阁大学士的头衔,降任顺天知府。</p>
内阁少了一个人,那再进一个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p>
至少官面上,徐阶的谏言是为国为民,尽显内阁辅臣的职责所在。</p>
但是私底下。</p>
一个新的内阁辅臣的产生,必将会让朝廷格局产生一次新的重大变化。</p>
人人都在猜测,这个新的内阁辅臣究竟会是谁人。</p>
而皇帝召集内阁及六部五寺三法司官员入宫廷议的旨意,也在这时候传出。</p>
早早的。</p>
万寿宫中就亮起了灯火。</p>
嘉靖显得神清气爽,在吕芳、黄锦的伺候下穿上道袍。</p>
道袍是新做的。</p>
如今宫里头宽裕了起来,虽然皇帝依旧不穿衮冕,但给皇帝的道袍却总是多准备了一些新的。</p>
用过早膳,嘉靖看向外面。</p>
天边已经放亮。</p>
而嘉靖则坐在了道台上,开始做着早课,等待着他的臣子们到来。</p>
早课完毕之后。</p>
吕芳照例送来茶水给皇帝润口。</p>
喝了茶。</p>
嘉靖目光幽幽看向了吕芳:“朝廷啊,到底还是用人”</p>
吕芳躬身颔首。</p>
皇帝的话,从来都不能光听表面。</p>
嘉靖则是摆了摆。</p>
半响后。</p>
他才低声幽幽道:“朕便遂了他这个愿。”</p>
完。</p>
嘉靖哼哼了两声。</p>
而在西安门外。</p>
一辆马车,早早的进入到了戍卫宫城的官兵视线里。</p>
马车上明晃晃的挂着严家的旗号。</p>
官兵们也立马行动了起来,将宫门外的路障搬开,并打开宫门。</p>
但马车却一反常态的停在了宫门下。</p>
官兵们面露疑惑。</p>
严绍庭则是先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站在旁边等着老严头走出来后,便伸撑住对方,接下马车。</p>
严嵩双扣着腰带,抬头看向前方的西安门。</p>
他笑着道:“今日咱们爷俩走去万寿宫。”</p>
严绍庭面带笑容,欣然点头:“这西苑里太液池雾气蔼蔼,草木成林,倒是漫步好地方。”</p>
爷孙两就这么在众多官兵注视下,穿过西安门走进了西苑内。</p>
进了西苑内部。</p>
两人漫步在青石板路上。</p>
严嵩倒是真的就欣赏起西苑内的精致。</p>
或许是因为过去一直关注的都是朝政,严嵩少有观览西苑景色的时候。</p>
如今看过去。</p>
竟然别的分外养眼。</p>
他侧目看向一旁眉头微皱的严绍庭,面露笑容:“怎么了这西苑美景,还不够你看的”</p>
瞧着大孙子的模样,不禁让严嵩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p>
第一次走进这片西苑,往后每一次走进这西苑,也都是如大孙子一样,无有观景的心思,想的全都是江山社稷。</p>
严绍庭回头笑着道:“只是想不明白徐阁老究竟是意在何人。”</p>
严嵩摇着头:“既然想不出,那就不要去想。”</p>
严绍庭却是停顿了一下,而后:“虽然知道这一次不论徐阁老推举何人,皇上都会同意,但还是想知道究竟会是何人增补进入内阁。”</p>
严嵩不由眯起双眼。</p>
“当真想知道”</p>
严绍庭点点头。</p>
这可是一位新的内阁大臣的出现啊,自己怎么可能不想知道。</p>
不过很快。</p>
他就眉头紧锁的看向老严头。</p>
严嵩哈哈大笑了起来。</p>
这笑声,惊的周围林间还没醒来的林鸟,一阵扑棱棱叽叽喳喳乱骂的飞上天际。</p>
笑声逐渐平复下来。</p>
严嵩这才开口道:“若是爷爷猜的没错,礼部尚书严讷会是徐阁老所推之人。”</p>
“严讷”</p>
严绍庭面露疑惑,但很快也就明白了过来。</p>
如今算来算去。</p>
其实也就这个礼部尚书严讷,最有资格升任内阁大臣。</p>
严绍庭当即道:“那就这么容易让严讷入阁”</p>
严嵩背起双,当下时辰还早,他便愈发闲情逸致的踱着步子往万寿宫方向走过去。</p>
半响后。</p>
严嵩才开口放声。</p>
“会有人出的。”</p>
“咱爷俩今天看热闹便是。”</p>
</p>
月票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