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332章 严宾客的权势辐射
    第332章严宾客的权势辐射</p>

    顺天府衙公廨里。</p>

    听到张居正不假思索的一声办事。</p>

    严绍庭目光斜觎向了对方,心里倒是不由揣测起来。</p>

    按理老张虽然是那种外表看着平淡,但骨子里却是透着狠劲的人。</p>

    不然,他也不会想出将整个顺义县衙上上下下全干掉,然后用自己培植许久的顺天府官吏去暂管顺义县的路子来。</p>

    但自己一提要将这件事闹的更大一些。</p>

    他竟然没有思考太多,就答应了下来。</p>

    难道是因为李春芳入阁的缘故</p>

    严绍庭觉得剔除掉张居正要推行变法的因素之外,李春芳入阁导致他想要加快脚步才是最主要的原因。</p>

    张居正却是微微皱眉。</p>

    因为直到现在,严绍庭也没有出,若他在自己的位子上将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p>

    “润物。”</p>

    张居正轻声呼唤着。</p>

    这一声,让他回想起了一年前的景象。</p>

    那一日是在西苑玉熙宫圣前议事,定下东南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之事后。</p>

    严绍庭站在太液池玉河桥上等候着自己。</p>

    那时候。</p>

    自己还是那位先生引以为傲的学生,那时候严家在朝中还是人人喊打,人人皆要倒严。</p>

    也就是在那一天。</p>

    还是严绍庭主动对自己开口,希望自己能以表字称呼于他。</p>

    如今。</p>

    自己好像已经习惯了如此称呼。</p>

    张居正心中不免有些唏嘘和感叹。</p>

    他继续:“虽然尚不足两载,但朝堂上下却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润物之才也已显露众人眼前,当下朝政至此,若润物在我之位,当下之事究竟又要如何操办兹大,而达目的。”</p>

    严绍庭却是转口道:“刚峰先生已经离京数日,他自北向南沿运河而下,想来船程更快,不知太岳兄是否又能去信刚峰先生”</p>

    见严绍庭提到已经悄然离京的海瑞。</p>

    张居正顿时冷哼一声:“提他作甚!”</p>

    他的语气里带着些不满。</p>

    其实早在海瑞被皇帝赐奉为应天巡抚之后,张居正就准备找个会好生宴请海瑞,也算作是恭喜升迁。</p>

    但谁成想不过是因为朝中和府衙事务繁忙,自己一时未曾照顾到,就让海瑞不声不响的跑了。</p>

    那厮。</p>

    当真是不值得深交!</p>

    严绍庭则是眼神怪异的瞄了一眼张居正。</p>

    这位对海瑞恐怕就是一个又爱又恨的心思。</p>

    若是换作男女之间的话</p>

    那就是爱而不得</p>

    因爱生恨</p>

    严绍庭没来由赶忙摇了摇头。</p>

    自己怎么就嗑起了如此怪异的p</p>

    趁着张居正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严绍庭当即笑着道:“所谓不谋一地,何以谋国虽太岳兄当下是要在京中操办诸事,借以推动变法。但如顺义县胥吏贪墨舞弊、行事不法,难道只有顺义县此次刚峰先生升迁应天巡抚,职责江南十一府、一州之地,恐怕胥吏如虎,比之顺天府更有盛之!”</p>

    其实严绍庭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借着张居正顺天府治下顺义县的事情,来推动一项胥吏改革的事情。</p>

    不过。</p>

    这件事情不光要借用张居正的顺天府,还需要在其他地方落笔。</p>

    将一件个体的事情,推动成一个群体事件。</p>

    刚好张居正就给自己递了这把刀子。</p>

    自己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将这把刀子递给海瑞,最终再送到在内阁督办整饬吏治一事的高拱上。</p>

    而经过严绍庭的解释。</p>

    张居正瞬间就明白了他的目的。</p>

    这才是要将事情闹大啊!</p>

    而按照海瑞的性子,只要给他一个印子,尤其是在他喊出了升迁之后便要做的那三件事里,赫然就有着整饬吏治。</p>

    他必然会下死力去清查应天巡抚治下的吏治。</p>

    到时候南北两京呼应。</p>

    这件事情就算是真的闹大了。</p>

    张居正不由脱口而出:“京畿之地胥吏如虎,而陪都南京亦如此,可窥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盘根错节之胥吏苛政猛如虎!润物此策,实乃上上之策!”</p>

    罢。</p>

    张居正便撂下严绍庭,快步走到一旁的桌案前。</p>

    他提起墨笔,便开始在纸张上书写了起来。</p>

    瞧着张居正赫然是已经开始给海瑞写信。</p>

    严绍庭微微一笑。</p>

    仅仅是两京之地</p>

    脸上含笑,严绍庭踱着步子,在一帮照旧想要吃瓜的顺天府官吏注视下,翩然走出顺天府衙。</p>

    出了顺天府衙后,严绍庭便直奔严府巷,让严虎备好马车就一路向着西北,出了北京城往昌平赶去。</p>

    至昌平。</p>

    已经是傍晚时分。</p>

    严绍庭刚下马车,远远的就听到镇子旁传来阵阵喝声。</p>

    循声走了过去。</p>

    只见贴着镇子旁边就是昌平治安司官署衙门所在。</p>

    而在治安司衙门前,便是一片偌大的空地。</p>

    如今这片空地已经被踩踏的板结扎实。</p>

    空地周围也没有围挡,棍棒刀叉自衙门里搬了出来,放置在周围。</p>

    而那阵阵喝声,就是此刻正在空地上操练的昌平治安司民壮队发出的声音。</p>

    在队伍的最前面。</p>

    和治安司衙门遥相对应的,是一块高台。</p>

    严家的雀儿严鹄,正双紧握一根木杆,与几名治安司民壮队的好带着众人操练棍棒。</p>

    严绍庭静静的站在一旁,也不急于去找徐渭。</p>

    在视线里。</p>

    雀儿的棍棒拳脚倒是十分凶悍,透着狠劲。</p>

    校场上的民壮队队员,时至今日也已经看不出农户汉子的模样,个个都是悍勇无双。</p>

    严虎在一旁悄悄的打量着自家大少爷。</p>

    然后声道:“上一次京营里头的那位郭参将带着人过来,和咱们民壮队的人比较了一番拳脚棍棒刀枪。”</p>

    还有这事</p>

    严绍庭好奇道:“结果如何”</p>

    郭玉创下那都是当初西苑宫墙枪响后,镇远侯顾寰从京营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好。</p>

    个个都是战力悍勇。</p>

    严虎却是笑着道:“三胜三负,打了个平!”</p>

    这话的时候,严虎眉眼全都是可惜。</p>

    严绍庭侧目瞅了狗腿子一眼。</p>

    只见严虎又笑眯眯的:“不过二少爷了,今年再操练一阵子,到时候就去找郭参将带人来重新比过,这一次定能将京营的人全都打趴下!”</p>

    闻言。</p>

    严绍庭顿时眉头一挑。</p>

    目光则是再一次看向高台上的雀儿。</p>

    不成想,自家这个雀儿竟然已经如此勇猛。</p>

    自己过去竟然是半点都没有发现。</p>

    他不由想到当初和雀儿一起从江西进京的天师府张国祥真人。</p>

    这位他们道门祖师爷下凡,立马就要清理门户的张真人,也不知道最近在老道长身边过的怎么样。</p>

    不过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p>

    老道长对这个欺师灭祖的张真人,那是颇为满意。</p>

    也不知张国祥是给老道长喂了什么迷糊药,竟然让老道长觉得这么个败坏道门风气的家伙是真正的得道高人。</p>

    严绍庭更是听闻。</p>

    老道长已经有意将天师的头衔,再一次赏赐给天师府。</p>

    而至于天师府天师的名头,其实还是当年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觉得这帮道人不过修玄,如何能被称之为天师。</p>

    那岂不是,这帮人是比天子还要厉害</p>

    所以天师之名被剥夺,改为真人。</p>

    </p>

    不过有鉴于老道长能将太宗改为成祖,现在再将天师的头衔还给天师府。那也就不算什么事了。</p>

    反正太宗老爷子也不可能从长陵底下爬起来,给他老道长带下去。</p>

    干这种事对老道长来,简直就是轻车熟路了。</p>

    严虎还在一旁问道:“要不要将二少爷叫过来”</p>

    严绍庭举拜了拜:“让他闹腾吧,咱们去书院。”</p>

    罢。</p>

    严绍庭便转身悄然离去。</p>

    对于雀儿的安排,其实他到现在都还没有谋划。</p>

    不过现在看来,雀儿确确实实不可能再走老严头和老子希望走的科举之路。</p>

    让雀儿从军</p>

    那恐怕也是有难度的。</p>

    就算老道长允许,朝廷也不可能允许严家真就文武双全了。</p>

    到时候首辅是严家的,再出个大将军</p>

    你严家到底想做什么</p>

    当下也就只能由着雀儿在治安司民壮队胡闹了。</p>

    反正老严家不差他这一口吃的。</p>

    等进了书院。</p>

    严绍庭便让严虎去寻少夫人。</p>

    他今晚是回不去京城了,得要留宿在这里。</p>

    加之李时珍入京后,虽然给自己两人诊脉都没有问题,但除了给自己开出养神的方子外。</p>

    等李时珍来了昌平,如严绍庭所请开了一门医道急救课业后,便让人给严绍庭送来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方子。</p>

    至于作用</p>

    那得要和陆大妹子两个人在一起,才管用。</p>

    遣走了严虎后,严绍庭便自个儿去找徐渭。</p>

    等他找到徐渭的时候,徐渭正在书院最后面的刊印院里忙活着。</p>

    见到严绍庭竟然从城里赶了过来。</p>

    徐渭穿着满是墨渍的围裙就笑着走了过来:“宾客竟然来了,刚好今天是钱老夫子文章刊印完成,明日就能发往京畿各地,再从通惠河码头运送三万份沿着运河南下,沿途发往,最终留下一万五千份送至应天府及苏州府。”</p>

    听到徐渭的介绍,严绍庭顿时心中一惊。</p>

    “现在昌平报每次都要刊印三万份了”</p>

    上一次知道昌平报刊印数量的时候,还只有五千份来着。</p>

    没想到现在就已经增长了六倍。</p>

    要知道。</p>

    昌平报可不是一张纸,每一次都是足足八开三十二页。</p>

    上面除了昌平书院三位老夫子的文章,便是各种经学批注和辩论。</p>

    当下主要还是京畿一地的士林中人参与辩论,每次都会投稿昌平书院,希望能刊登在昌平报上。</p>

    徐渭笑着解释道:“前期的报纸送到南方后,那边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将文章刊登到咱们昌平报上,所以借着陆同知的路子,咱们书院在南京城、苏州城还有扬州城增开了三个分局,负责接收南边的文章以及每次发放报纸。这一次,就是南边文章第一次刊登在咱们昌平报上。”</p>

    严绍庭心思流转,询问道:“如何”</p>

    徐渭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p>

    他点点头道:“目前还没什么问题,京师这边和南边都是讨论经学文章的。昌平报这边也遵照宾客叮嘱,暂时不曾涉及朝政时局。”</p>

    严绍庭看了一眼墨渍满地的刊印院。</p>

    他看了徐渭一眼。</p>

    徐渭当即会意,两人走出刊印院。</p>

    寻了书院里一处无人的茶室,严绍庭、徐渭两人入内。</p>

    严绍庭开口道:“昌平报尽快从书院搬出去,总和书院放在一起,难免影响前面学生们的课业。”</p>

    徐渭笑着点头,回道:“已经在建了,放在工厂区那边,书院这边往后只负责接收审校文章。想来,再有两月就能建成,到时候刊印院里的人和东西就全都搬过去。”</p>

    见徐渭已经安排好这件事,严绍庭也算是少了一份担忧。</p>

    他转口,开门见山道:“这一次的报纸,延后一天发行,先加印一合并到一起。”</p>

    徐渭眼前一亮。</p>

    “宾客也有文章要刊印登报”</p>

    昌平报发行至今,招揽名气和热度的一直都是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位老夫子的文章。</p>

    当然期间也有严嵩,在某一次和三位老夫子牌局输了后,不得不被要求写了一篇文章。</p>

    而随着首辅投稿。</p>

    这才开启了朝中在职官员向昌平报投稿的风潮。</p>

    哪怕是在朝为官的人,也是希望自己写的讨论经学的文章能刊登在昌平报上,得到天下士林的阅读和欣赏。</p>

    当下人人都看得出来,昌平报是个能传扬名气的好东西。</p>

    只不过。</p>

    被心学大宗师三位弟子认可的严绍庭,却从来就没有一篇文章刊登在昌平报上。</p>

    这倒是让不少人倍感可惜。</p>

    如今徐渭见严绍庭要加印一,还以为是严绍庭要发文章了呢。</p>

    只是严绍庭却摇了摇头。</p>

    在徐渭的注视下。</p>

    严绍庭开口道:“用昌仲平的假名,还请徐先生执笔,写一篇讨论内阁次辅徐阁老前番训斥朝堂各部司的文章。”</p>

    徐渭顿时眉头一挑。</p>

    宾客不是自己要发文章,而是要自己代笔写有关徐阶之前在朝廷各部司衙门的文章。</p>

    用的还是假名。</p>

    昌仲平。</p>

    现在就是昌平书院重要评论的谐音。</p>

    徐渭当即声道:“切题点是”</p>

    这是在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p>

    而更让徐渭意外的是。</p>

    原本严宾客定下的是昌平报暂不讨论朝堂时局,但现在这明显是要对朝堂事件进行评价了。</p>

    问完了切题后。</p>

    徐渭又更加声道:“文章写出来后,要不要请山长过目”</p>

    山长自然是那位姓朱的。</p>

    也就是裕王。</p>

    毕竟裕王是现在的昌平书院山长,而昌平报其实也是在书院辖下的。</p>

    而这也是为何昌平报能让天下士林人人都想投稿文章的原因所在。</p>

    要是一不心,自己的文章入了朱山长的眼呢</p>

    不得就是一飞冲天的会!</p>

    严绍庭点点头:“以国朝胥吏衙役入题,夸赞徐阁老这次行动言行功在国朝社稷!文章出来后,我就不看了,直接呈阅山长后刊印发行。”</p>

    完后。</p>

    严绍庭双眼眯起。</p>

    既然是要将事情闹大,那就要往大了闹。</p>

    要让天下人都看到。</p>

    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昌平报真正的影响力之前,没有人能知道自己现在的权势究竟已经到了什么地步。</p>

    但只要这篇文章发出去后。</p>

    那些人恐怕才会清楚,自己的权势究竟又能辐射到哪些地方。</p>

    而徐渭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p>

    他当即心领神会道:“宾客是要对国朝胥吏衙役动了”</p>

    严绍庭却是立马含笑摇头。</p>

    “非是我,而是昌仲平。”</p>

    “也非是我要对国朝胥吏衙役动。”</p>

    “而是天下久受胥吏衙役胁迫之人会闻声响应”</p>

    “共伐之!”</p>

    徐渭心中一颤。</p>

    他现在已经开始担心昌平报随着这篇文章发出去后,还能不能继续办下去了。</p>

    但他却又多了几分期待。</p>

    当徐阁老背下这口锅之后。</p>

    不对!</p>

    是徐阁老深明大义!</p>

    届时,又会有何感想</p>

    </p>

    月票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