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586章 金融武器
    第56章金融武器</p>

    “十万两”</p>

    “他严绍庭能这般好心好意拿出十万两不求回报”</p>

    “你当他严家是开善堂的”</p>

    北京城。</p>

    李府。</p>

    李春芳满脸的嘲讽,看向前来禀报消息的幕僚。</p>

    幕僚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摇头道:“可如今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属下也从各处打探了消息,更是派了好几拨人去昌平,得到的都是一样的消息。严绍庭和严家真的已经拿出了十万两,弄了这么个昌平奖学金。”</p>

    对于这等新生的极为拗口的名词,幕僚也是头疼不已,怎么都想不明白。</p>

    李春芳神色不由一变,不确信的追问道:“当真真金白银拿出来了”</p>

    幕僚点点头:“十万两,当时不少人都亲眼看到,是从严家拿出来送给了书院,书院又拉到了城中金行存了起来。”</p>

    这就是铁打的事实了。</p>

    李春芳愈发看不明白。</p>

    幕僚想了想,则是又补充道:“不过这笔银子倒是不光这一个法。”</p>

    “哦”李春芳眼前一亮:“快,老夫就知道他严家不可能是安了好心的。”</p>

    见自家相爷这般,幕僚嘴唇蠕动了一下。</p>

    他很想提醒李阁老话不能满了。</p>

    但谁让李相爷的太快。</p>

    幕僚迟疑了一下,稍稍低下头:“是这十万两银子,虽然都是昌平奖学金,但分成了两笔。一笔叫昌平励志奖学金,另一笔叫昌平科学技术创新奖。”</p>

    完后,幕僚默不作声的后退了一步。</p>

    嘭!</p>

    果然。</p>

    李春芳满脸涨红的伸拍在了桌子上。</p>

    这是恼火了。</p>

    李春芳红着脸好一阵子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们到底想做什么!”</p>

    幕僚摇了摇头,而后赶忙道:“听是严绍庭在书院丢了几个问题,是只要有人能解答出来,就能拿到万两赏金。若是在别处能弄出新奇的事情来,也能拿到赏钱。”</p>

    十万两啊!</p>

    那可是真金白银的十万两银子啊!</p>

    李春芳愤恨不已。</p>

    也就只有如今已成勋贵的严家,可以这么光明正大的拿出十万两银子作赏钱,但凡是自己拿出这么多银子来,都不用等明日,今晚就会有锦衣卫上门询问这些银子是从哪里来的。</p>

    好一阵子,李春芳才平复下来情绪。</p>

    他低声开口道:“你们商议后,觉得他们严家到底是想要做什么”</p>

    对于李春芳来,他绝不相信严家是安了好心,会将这十万两银子白白的拿出来送人。</p>

    其中必有阴谋。</p>

    幕僚沉吟了片刻:“我等以为严家后续是为了收买士林人心。毕竟这笔银子,到底是要人解了题,或者弄出新东西,才能拿到。寻常人如何能拿到这笔银子还不是天下的读书人。”</p>

    听着幕僚的解释,李春芳渐渐点起头来。</p>

    他眯着眼,语气中满是嫉恨的道:“以黄白俗物邀买天下读书人的人心,当真是好算计啊!”</p>

    似乎是有些吃不到葡萄葡萄酸的意思。</p>

    李春芳在嫉妒完之后,抬头询问道:“你们想出什么法子能阻止严家此举”</p>

    幕僚吞咽了一口口水:“同样设立一个奖学金,或者散布一谣言,就以严家邀买人心以图不轨为名,或能阻止他们做成此事。”</p>

    哒哒。</p>

    哒哒。</p>

    屋中响起李春芳指敲击桌面的声音。</p>

    半响之后,李春芳才开口道:“先做你后面的事情。至于同他们严家一样弄个奖学金出来的事先传信给江浙那边,看看他们各家都能拿出来多少银子,等那边有了回信再这事。”</p>

    散布谣言暗中针对严家这事好做。</p>

    可要是和严家一样拿出真金白银来,这事自己可不会傻傻的一个人去做。</p>

    既然是为了阻扰严家,那自然是所有人一起出钱出力。</p>

    而幕僚见李春芳没有后续吩咐,停顿了一会儿,才躬身应下。</p>

    同一时刻。</p>

    在皇城大内,万岁山东北侧的司礼监监署里。</p>

    严绍庭早早的就自北安门入城,等候在此地。</p>

    不他如今是太子少保、礼部尚书。</p>

    就凭他和宫里的关系,这皇城大内基本就没人敢慢待了他。</p>

    几名司礼监的太监恭恭敬敬的伺候着严绍庭坐在了司礼监正堂上,还奉上了今年地方上进贡的茶汤。</p>

    坐在司礼监衙门里,严绍庭则是漫不经心的打量着周围。</p>

    在内廷二十四衙门里,就数这司礼监权势最大。</p>

    可这司礼监衙门,却显得格外质朴,若不是外面的门头,旁人来了只会觉得这是宫里堆放杂物的东西。</p>

    他喝着茶,也不急切。</p>

    倒是没多久,有太监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p>

    “回少保的话,吕公公和黄公公他们都在前头当差,知晓是您来了,吕公公他伺候完万岁爷,等万岁爷在乾清宫午歇下,就亲自赶过来。”</p>

    着话,太监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而后脸上露出笑容。</p>

    “瞧着时辰,吕公公应该就快回来了。”</p>

    严绍庭点点头:“有劳了。”</p>

    罢,他便细细的品尝着这司礼监的茶汤。</p>

    倒是比自己从老爷子那里混到的茶叶更好几分。</p>

    也不知过了多久。</p>

    屋外再次传来脚步声。</p>

    未见其人,严绍庭便已经听闻其声。</p>

    “少保亲临,当真是实属难得。咱家得了消息,眼瞧着万岁爷睡下,这才紧赶慢赶回来,还望少保见谅。”</p>

    这时候严绍庭已经站起身,就看到吕芳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p>

    严绍庭当即拱笑着道:“司礼监有这等上好的茶汤喝,本官可是一点都不觉得有甚,倒是吕公公您这么快就回来了,本官就不能多喝几杯司礼监的茶了。”</p>

    见严绍庭的客气,吕芳却是眉头一挑。</p>

    </p>

    “这茶是年初江浙那边进贡上来的,万岁爷当时赏了咱家几两。咱家这等人哪里能享用这等贵物,一直放着也没动,少保乃是贵客贵人,若是喜好,不妨回去的时候一并都带回去。”</p>

    着话,吕芳也已经是坐在了严绍庭对面的位子上。他倒是没有坐到司礼监正堂上方的主位上。</p>

    严绍庭会心一笑,拱抱拳:“那倒是要夺人之美了。”</p>

    吕芳笑着摆:“不妨事。”</p>

    完后,他便目含笑意的注视着严绍庭。</p>

    若是为了私事,他是绝不信严绍庭会亲自跑到司礼监衙门来。而方才严绍庭一开口便是本官自称,便足以明,他是来谈公事的。</p>

    只是有什么公事,是需要他这位新晋的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亲自跑到司礼监来谈的</p>

    这倒是让吕芳有些疑惑。</p>

    严绍庭也没有卖关子,见吕芳已经坐定,便开口道:“实不相瞒,子近来在昌平书院弄了个奖学金的事情,不知吕公公是否已经知晓”</p>

    吕芳点了点头,心中却愈发疑惑:“此等激励万千读书人的事情,咱家自然是早早就知道了的。少保如今初掌礼部,执掌天下教化之事,便办了这等大事,当真是令人心生敬佩。”</p>

    若严家没有爵位在身,他肯定会换一番话术,要叮嘱一下严家这事做的有些招摇。但现在严家是世袭罔替的昌平侯,拿个十万两银子出来,谁也没法什么。</p>

    严绍庭嗯了声,继续道:“只是这十万两银子扔进去,我觉得还是气了些,可严家到底也算不得殷实人家。但助学一事,却是利国利民。严家虽然有些私心,想要求一个良善助学人家的好名声,但这事也算是天下读书事。所以”</p>

    吕芳眉头一挑,当即开口:“这等事,少保只需派人来传个信便是。什么,咱家这些年在宫里也有积蓄,宫里上上下下也愿意做这等善事,各处蹿蹿,总能弄个几万两银子出来。”</p>

    “不不不。”</p>

    严绍庭赶忙摇头,开口解释道:“您攒的那些银子,可得留着往后荣养的时候用,子万不敢想着这份。”</p>

    不是为了这事</p>

    吕芳眉头一皱。</p>

    他本是以为严绍庭是为了先从自己这里弄些银子过去,丢进那昌平奖学金里头,然后好有个由头,再从京中勋贵那边弄些银子。</p>

    如此一来,这昌平奖学金大抵能有个二三十万两银子。</p>

    严绍庭笑着:“晚辈是想,金行如今可不就是在宫里管着,到现在金行那边算起来应该是进项不少,盈利也不差。若是能以金行的名义,投一笔银子给昌平奖学金,如此出去也好听。”</p>

    虽然他可以上书请命,让朝廷设立属于大明的国家级奖学金,但这事从来就没有过。</p>

    必然会遭到朝中那些官员的反对。</p>

    不定人家会觉得,他是想换个名目从朝廷掏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里。</p>

    从金行弄银子就不一样了。</p>

    钱司是国家构,金行则属于皇商性质。</p>

    按照后世的法。</p>

    拉点赞助还是可以的。</p>

    你能和银行要赞助,但你不可能和金融委直接要钱。</p>

    吕芳也是瞬间就明白了这事的逻辑,不过还是疑惑道:“金行如今确实进项不少,这事还是依仗少保当初在先帝面前奏请。不过,户部那边”</p>

    金行设立之后,不光是由内廷监管,户部也承担了一部分监管权力。</p>

    严绍庭当即道:“来之前,我就已经和户部高尚书商议过此事。”</p>

    完后,他停顿了下来。</p>

    吕芳看了一眼,不由露出笑声:“高尚书是不是与少保,只要咱家点头同意,他那边便没有问题”</p>

    都是成精的人啊。</p>

    严绍庭心中感叹了一句,笑着点头:“高尚书确实这样了。”</p>

    吕芳当即一阵大笑。</p>

    好一会儿后。</p>

    吕芳才直起身子道:“少保要多少终究是助力天下读书人的好事情,多的可能没有,但金行也确实能拿出来一笔银子用作助学。”</p>

    严绍庭这时候却是退了一步:“这自然是要您了算。”</p>

    吕芳目光一转:“十万两如何咱家虽然不知道这奖学金到底要如何用,但有少保主持,这笔银子自然不会用的不明不白。合到一起二十万两银子,想来也能做成不少事情。”</p>

    原本严绍庭只想从金行弄个三五万两银子。</p>

    而且这笔银子多少都不重要。</p>

    重要的是金行的性质会通过这件事情进一步转变。</p>

    一听吕芳竟然大一挥,就是十万两银子。</p>

    他当真是又惊又喜,连忙起身,拱作揖:“如此,晚辈当真是要代日后领得奖学金的学子们,感谢吕公公高义大善!”</p>

    吕芳也已经站起身,走上前来,却是一把抓住严绍庭的,而后近前俯身,低声道:“但你得与咱家明白了,弄这个奖学金到底是为了什么,又为何要拉着金行一起去做”</p>

    他相信严绍庭一开始自掏腰包十万两银子是为了助学。</p>

    但现在找到自己,就绝不会只是为了助学。</p>

    严绍庭则是看向左右。</p>

    吕芳会意,当即轻咳一声:“咱家与少保商议要事。”</p>

    一句话下去。</p>

    周围伺候的太监们,瞬间消失不见。</p>

    “现在,润物可以安心与咱家交代明白了吧”</p>

    严绍庭连连点头:“您是知道的,当初子向先帝请命,更改我朝钱制,是为了严管金银铜钱,也是为了方便天下人。”</p>

    吕芳连连点头。</p>

    一想到先帝时的事情,他不免流露出追忆的神色。</p>

    严绍庭则是继续道:“如今钱司改立,金行创立,金银铜币也渐渐通行天下,但金行只有如今这些事情可以做”</p>

    听到这话,吕芳眼前一亮,当即询问道:“润物可是在金行之事上,又有奇思妙想”</p>

    只有经历过的人,只有相信的人,才会知道严绍庭到底有多么神奇。</p>

    而很巧的是,吕芳就是这样的人。</p>

    严绍庭点点头:“虽然这两年我不曾过问金行的事情,但想来如今金行收益都是落在向那些权贵商贾大户借贷,收取利钱。这自然是好事,金行到底是朝廷所有,得要有利可图。但除此以外呢”</p>

    吕芳眉头皱紧,陷入沉思。</p>

    严绍庭则是不急不慢道:“朝廷所有,金行要保证有利可图,不能损耗国帑。但金行负责天下钱币流通,晚辈以为还要有一份为民之心在。想来如今,金行并未对寻常百姓借贷。自然,不做这事的缘由,晚辈也明白,皆是因为风险太大。但若是换个法子,金行每年收益之中,若是取一份出来,助学助农岂不美哉”</p>

    吕芳慢慢的点着头:“助学助农自是善事。”</p>

    完之后。</p>

    吕芳却是已经后退,坐回原位,目光深邃的看向严绍庭。</p>

    “但润物今日与我这些,恐怕不只是为了这些事吧。”</p>

    严绍庭坦然点头,笑着道:“金行或者书院如今通用的金融一词,也能在合适的时候成为武器,如刀枪一般。”</p>

    吕芳瞬间眉头一挑,兴致大起。</p>

    “润物想用金行这柄刀枪对付谁”</p>

    </p>

    月票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