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4找个老婆有多难</p>
“老板,你这摊子往店里收,台阶都让你占满了,没法过人了!”</p>
“大伯,这地方要过车,摆摊太危险了,你往里面去!”</p>
“大娘,你这馄饨摊环境也太差了,这样可不行。吃剩的馄饨拿个桶收起来,别随便就泼地上”</p>
一上午,林骁跟着执法队员,把整个潮白镇的集市转了个遍。</p>
刚开始,他还只是跟在后面,观摩着队员们的工作方法。</p>
后来发现,镇上的执法和之前在街道没什么两样,反而因为村民大多没有什么维护市容的观念,几乎每个摊贩都有不合规的行为。</p>
执法队员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p>
林骁见状,就自己上了,该劝的劝,该喊的喊,该厉害的也直接厉害起来。</p>
一上午下来,嗓子都劈了!</p>
到下午两点。</p>
集市上人少了许多,队员们转到北街,一个个都有些蔫头耷脑。</p>
林骁这才想起还没吃午饭。</p>
一下子觉得很不好意思,突然发现自己有点那讨人厌工作狂领导的架势了!</p>
赶紧把大家拽到一个炒粉摊上,点了几个菜,一人上了碗炒米粉。</p>
队员们有些猝不及防,都拿眼睛去看队长李雷。</p>
见他点头大家才坐下了。</p>
一大桌子蓝色制服,可把炒粉摊老板吓了一跳,颠勺的都有点抖!</p>
下午的摊子上已经没什么客人,炒菜和炒粉陆续上来。</p>
“李队结婚了是吧”林骁看气氛有些拘谨,主动打开话题。</p>
“结婚两年了,林镇!”</p>
李雷嘿嘿一笑,顺着话题反问,“听林镇也结婚了”</p>
林骁点点头:“我十月份才领的证,还是座新坟!”</p>
这话一出,李雷和几个队员顿时会意,哈哈大笑起来。</p>
另外几个则是一脸懵。</p>
林骁这才意识到,这种玩笑话竟然在乡镇有些水土不服。</p>
李雷见状,连忙打着哈哈数落:“叫你们时候不读书,现在连个稍微有点文化的笑话都听不懂。有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林镇他是座新坟,就是刚结婚不久的意思!”</p>
大家这才领会,尴尬地笑了起来。</p>
但已经没那个氛围了。</p>
林骁内心:果然笑点是不能解释的,一解释就不好笑了。</p>
他有点尴尬,但也理解这个状况。</p>
毕竟乡镇编制紧张,执法大队只有队长李雷和两个正式队员是在编的,其他十几人都是聘用的合同工——就是上次韩希熙外婆生日,林骁用来吓唬二舅妈儿子的那个工种。</p>
这些队员,都是初高中没读完就出去进入社会的,文化程度的确不高。</p>
“咱们这帮兄弟,都结婚了吗”林骁岔开话题。</p>
</p>
这问题一出,气氛顿时变得诡异。</p>
两桌子人笑得很尴尬。李雷笑道:“林镇,您这话问的结婚了,就不会来干这个了”</p>
林骁诧异:“这话怎么”</p>
李雷直接道:“工资低呗!我和周、赵,三个在编的,工资到还能勉强养家糊口。其他兄弟们都是合同工,一个月下来到上还不到3000块钱,这个年头,这点钱养活自己都费劲,还怎么养家糊口”</p>
这个林骁倒是理解,毕竟合同工的情况,也不是乡镇特有。</p>
城市街道以及各种部门,都很普遍。</p>
但在城市里,这种合同工是很抢的。</p>
很多家庭颇有家底,孩子学历不高、能力一般,就会托关系弄个合同工,不图挣多少钱,就图能上个保险、轻松稳定。</p>
但在乡镇,这一套逻辑似乎失效了。</p>
林骁现在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李雷会特意强调,没结婚的才会来当大队合同工</p>
李雷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道:“林镇,我实话跟您吧。兄弟们在进大队之前,都在外地打过工,能吃苦的进工地,吃不了苦的进工厂,收入都比这高得多。为什么回来呢”</p>
林骁有点猜到了。</p>
“为了找老婆”</p>
“对!”</p>
“”</p>
没想到答案竟然这么朴实无华。</p>
李雷笑道:“在工地能挣到钱,但是不方便相亲,一年到头回家就待半个月,刚跟妹子处上就又下工地了。这帮人又老实,不会上哄妹子开心,于是一个两个都黄了!”</p>
李雷着,叹了口气:“家里着急,为了解决他们的婚姻大事,就干脆扣在家里随便找个班上,等结了婚再出去打工。这才有了咱们大队这些年轻力量”</p>
林骁皱着眉头:“那大家相亲顺利吗”</p>
这话一问,几人都尴尬地夹菜吃饭,一个做声的也没有。</p>
李雷叹气道:“肯定不顺利啊!光他们留下有什么用,妹子们都出去打工了,跟鬼相亲啊到现在,一个成功的都没有!”</p>
李雷顿了顿,又道:“不过话回来,现在妹子也现实,没房没车根本不嫁。房还得是县里的房子,车子要5万以上,还有彩礼娶个老婆扒层皮啊!”</p>
林骁的眉头越皱越深。</p>
乡镇青年的这个婚恋处境,他是知道的,家里好几个堂哥表哥都面临这样的情况。</p>
“话回来,也不怪妹子现实!”</p>
李雷又道,“现在本来就男多女少,物还以稀为贵呢,别是人了!去年,潮白中学旁边那堆旧厂房要拆迁,要建个园洋房区,我当时还觉得挺好,家里亲戚好几个有女儿的,都将来女儿能嫁到那里去也行,比去县里强!”</p>
林骁忙问:“这是什么道理不都是觉得县里比镇上好吗,还有家长愿意让女儿嫁到镇上”</p>
李雷道:“县里当然比镇上好,可也远啊,谁不希望孩子留在身边”</p>
队员张兆辉道:“林镇,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以前都觉得儿子好,现在又都儿子靠不住,还是女儿更贴心。所以有女儿的其实都不愿意女儿远嫁,留在镇上最好。”</p>
李雷又道:“而且咱们潮白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离宁海很近。沿着国道往东,不到十公里就是宁海的西光县,那边全是各种电子厂、皮包厂、食品厂,工资要比镇上的工厂高一大截。</p>
“我们镇有好多人都在那边打工,每天班车接送,半个时到厂里,工资一个月至少有四千多,五六千的也有。有这么一条出路,年轻姑娘还是愿意留在镇上的,就是卡在房子的事情上所以很难办!”</p>
李雷虽然结婚了,但是想到兄弟们成家困难,起这些也是一脸的愁云惨雾。</p>
林骁听下来一言不发,若有所思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