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阿婆常年住在村子里,不怎么出门,不会晓得它的价值,最有可能这礼出自肖姑娘或她夫君的。</p>
两人叹了口气,后悔肖姑娘成婚时,没上礼。</p>
姜氏想的开:“等肖姑娘生了娃,咱再随一对银镯,或长命银锁还回去。”</p>
九月中旬,天渐渐凉下来,而肖南也在荒地上埋了种,因为是过冬菜。</p>
她不敢种太娇嫩的,直接种了一亩地的地瓜。</p>
孟飞看到她把一种块状的东西,切成块用布蒙起来发芽后,还纳闷。</p>
等看到嫩芽从上面发出来后,才想到,这可能是种子。</p>
直到肖南把它种到地里,他才确定。</p>
肖南也不瞒着他,她:“这叫地瓜,书名叫红薯,甜甜的,可当饭吃,是西洋那边的东西。”</p>
“也是从走商那里买的?”</p>
“不,是他们送给我的,偶然看见他们在烤,我就想买几个,哪成想,人家送给我了,不要钱,我就在花盆里养着,结了不少果,够一亩地的,就把它们发了芽,想试着种下,这东西很好吃。”</p>
“你现在种,冬天不是冻死了吗?”</p>
肖南笑了:“我不是让你打了桩子吗,就是为了防冻,另外,你帮我在地中央的位置,垒个灶台。”</p>
“你冬天要搭棚子,烧火给菜取暖?”</p>
“是的,只要温度合适,它就会生长,就象富人家在暖房里种花一样。”</p>
孟飞摇摇头:“富人家没有暖房。”</p>
肖南一愣:“没有?那,那些花到了冬天去哪儿了?”</p>
“在屋里,烧的炭盆。”</p>
肖南撇撇嘴:“那还不叫暖房啊,意思差不多,只是他们养花,我养菜,我穷,只能这样了,”</p>
“咋搭?”</p>
“弄些干草,把木桩围起来糊上泥,上面买些白布,缝在一起,用油浆一下,遮在上面。”</p>
阳光透过棚布照射进去,里面温度够了,菜就会继续生长,根部也会长出许多的果实。</p>
“真有些期待!”</p>
“先试试,要是成功,以后咱们就买地种它来卖。”</p>
“一亩产多少?”</p>
“不知道,所以才试种啊,我吃过半块,很好吃的,糥糯的,蒸啊煮啊烤啊,做菜啊做点心什么都好吃。”</p>
孟飞不禁咽咽口水,让媳妇馋了。</p>
而她种在花盆里的那些,有的都结果了,香菜和芹菜,有的抽庭了,也就是,也快要结籽了。</p>
中间,她掐过一点香菜,做过汤,撇过几根芹菜,炒过菜,阿婆和孟飞都好吃。</p>
只可惜,空间一点反应都没有。</p>
后院的葱姜蒜韭菜,也快要成熟了,就是不知道,种的这二十几样菜,成熟后,空间会不会动下。</p>
不然得等到明年才有音讯,未知的东西太让人迷茫,她在心里不禁叹口气。</p>
地瓜种上后,没什么事,肖南想到阿婆还没扎耳眼,于是找到阿婆。</p>
“明天带您去把耳眼扎了吧?”</p>
“去县城?”</p>
“不然呢?”</p>
“要不,等我侄儿媳妇来了吧,她会,我上次跟她了。”</p>
“哦,啥时候来?”</p>
“应该快了吧,你不是等天凉了叫他们来吗?”</p>
肖南这才想起来,于是把阿婆拉到自己屋里,指着地上暗处的几个花盆道。</p>
“您看,那些黄乎乎的东西,”</p>
阿婆走近,蹲下身,看着细细的,黄黄植物的问道:“这是啥?”</p>
“蒜苗,只要冬天屋里不冷,做几个木箱,靠着墙边种这个。”</p>
“啊?种这个干啥?吃吗?”</p>
肖南有些无语,跟阿婆勾通难,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p>
</p>
“这是用蒜种出来的,不止能吃,还能卖。”</p>
“卖?卖谁?谁冬天吃这个?”</p>
肖南扑哧一笑:“当然卖给有钱人或是卖给酒楼。”</p>
阿婆摇摇头:“我觉得这买卖不行啊?”</p>
“试试吧,养这个不难,有土有蒜,浇些水就行,别让它见光。”</p>
看阿婆不太看好这菜,肖南没打退堂鼓,于是道:</p>
“等他们来了,我做些菜给你们尝尝,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试试咋能赚到钱?”</p>
“好吧。”</p>
其实,肖南想把豆芽的发法教给他们,张张嘴没出来。</p>
先看看,他们愿不愿意种蒜苗吧,如果连这个都不行,那豆芽的事也就打住了。</p>
九月底,天更凉了,哪怕中午,也不觉得暖和,阿婆又做了几身衣服给肖南和孟飞。</p>
三人穿的比平时厚了些,王峰夫妻也在一大早赶来,来时没空。</p>
带着一些野果子,觉得拿不出,还有些不好意思。</p>
肖南看到后乐了,这野果就是板栗,外面还有带刺的壳子呢。</p>
王峰不好意思笑笑:“前些时日,我带孩子们去南边的山里,想看看有没有山货,这果子里面的东西,剥出煮煮很好吃。”</p>
“那你知道这叫啥不?”</p>
王峰摇摇头:“不知道。”</p>
肖南挑挑眉,心里话,这里可真是落后,连板栗这种好吃的东西都没开发出来。</p>
若是龙国后期发展起来,这也是一项不错的买卖。</p>
这时,周氏拉着阿婆去一边打孔去了,肖南叫孟飞把屋里的几盆蒜苗搬到院里。</p>
王峰看到后,知道了肖南的用意。</p>
“你喊我们来,是为了它吧?”</p>
“嗯,啥也不,你先看,我用这个做些东西,回头再。”</p>
完起身,用刀,割下几盆蒜苗去了厨房。</p>
孟飞陪着王峰话,阿婆在打好耳孔儿后,和周氏去厨房帮忙了。</p>
肖南叫周氏活面,叫阿婆洗蒜黄,而她剁肉。</p>
今天要包蒜黄馅饺子,再炒两个菜,做一道汤。</p>
虽然,蒜黄做菜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它的味道重,对于北方的百姓来,口感好。</p>
炒鸡蛋,炒腊肉,味道都不错,尤其是做汤,包饺子,真的让绝了,比韭菜的味道都好。</p>
不论是卖蒜黄,还是包成饺子去卖,都可以,就看王峰一家,看不看得上,</p>
毕竟,这是她初来这里,对于龙国的经济和百姓贫福的一块试金石。</p>
很,但足矣!</p>
王峰则是围着蒜黄转着圈,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迷茫,太迷茫,不知道要如何去做。</p>
一个时辰后,孟飞在院里摆了桌,放好板凳。</p>
又摆了碗筷,很快,一盘一盘雪白的饺子,放到桌上,还有两盘炒菜,一大盆的汤。</p>
肖南擦干净,喊了一声:“来,都来坐。”</p>
五个人围坐在桌前,两道用蒜黄炒的菜,香味扑鼻,蒜香味,猪油的香味,让人不禁咽咽口水。</p>
肖南看着四人:“吃吧,慢慢吃,细细品。”</p>
其他几人拿起筷子,先夹了炒菜,一样尝了一口,又搯了一勺汤放自己碗里,喝了一口,细细的巴达了几下嘴。</p>
最后,才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p>
一个个闭着眼,全都沉醉在蒜香的味道里。</p>
孟飞目光灼灼的看着肖南:“媳妇,蒜黄好吃。”</p>
阿婆,王峰,周氏也都连点点头。</p>
肖南这才缓缓道:“我叫你们来,是想让你们种蒜黄,在自家屋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