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塞北之战</p>
数日之后,</p>
塞外,行军大帐。</p>
康王注视着舆图,将才拔掉的北蛮四处营寨标记在其上,面上显出笑容来。</p>
“不错,连战连捷,也是该向我大昌子民布告孤的兵锋之锐了。”</p>
幕僚杜恪在一旁拱道:“恭喜殿下,想必朝中的文书也快该送到了。属下料定陛下必会支持殿下继续北伐。”</p>
“且不我等在朝中的布置,就是一应文臣武将,也希望以此北伐之胜立功。尤其勋贵一脉,边关久安长治,他们就没有立功的会,爵位越传越低,最后都会落了门楣。”</p>
“任谁人也想从殿下这里分一杯羹啊。”</p>
康王自是意气风发,抚掌笑道:“好,孤向来不是个刻薄寡恩之人,分都可以分。这一战定下乾坤,再见秦王时,孤也可以抬起头了。”</p>
另一位幕僚唐骁则隐隐有些担忧,好大喜功从来不是件好事,硬着头皮谏言道:“此地距离边塞已经有五十里,粮道实在是项隐患,若是被蛮人阻隔,我大军便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p>
“不如令先锋将军先撤下来,分人去守护粮道。待捉得了向导,再徐徐图之。左右朝廷都要增派补给,未必要急于求成。”</p>
“此言差矣。”</p>
杜恪起身反驳道:“子骏兄(唐骁字),何至于如此谨慎蛮人护着辎重一再北退,还能分出多少兵马来偷袭我军营帐。而且,秦王府的前锋将军,殿下还要再鼓励他们深入些。”</p>
杜恪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如今秦王府的人是出了些力,可功劳还是得记在殿下头上,最好能让他们在前,出些差错。殿下指挥大军为援,再弥补了他们的差错。”</p>
“将这战况再传入京师,秦王府最后一点功绩都该被磨灭了,彻底成为了殿下的垫脚石。”</p>
勾勒出如此完美的未来,康王笑得更开怀了些,“不错,合该如此。”</p>
唐骁摇头叹息,默默道:“还未到定下胜势的时候,怎能如此孩视蛮人,继续内斗”</p>
适时,营外送来御札。</p>
康王接过时,似如沐春风,待展开通读一遍后,已是笑不可支。</p>
“果然如吾等所料,父皇同意出兵,而二弟他反对出兵,还提醒我不要轻敌,不急于立功。”</p>
康王轻笑了一声,将书信丢在桌案上,留给两位幕僚传阅。</p>
“都看看吧,有父皇的支持,孤岂有不再进一步的道理另外,也给二弟看看,他打不下的江山,孤可以!”</p>
康王重重拍着桌案,心意已决。</p>
“来人,传令前锋军,再北上拔掉蛮人营寨。传令诸军,大军择日开拔,走做好准备!”</p>
杜恪拱道:“属下先为殿下贺。”</p>
直至当下,任唐骁如何劝,也不能扭转走势,只能寄希望于统帅这支北蛮军队的将领,是真的草包了</p>
</p>
日落西山,</p>
康王几人正在帐中用着膳食,倏忽,营帐外传来一股浓烈的焦糊味,引得几人尽皆皱眉。</p>
康王面色不悦,吩咐身旁侍卫道:“去看看,外面在烧什么”</p>
还未待侍卫出帐,便有衣冠不整的士兵掀起毡帘,熏得面如焦炭,急着禀报道:“殿下,不好了,之前俘获的蛮人逃了出来,往各处营帐纵火为掩护。如今各队人马都在急救辎重,还请殿下出营避一避!”</p>
</p>
“蠢货!”</p>
康王顿时怒发冲冠,随将茶盏摔在地上,咆哮道:“这点事都办不了都是干什么吃的”</p>
唐骁劝道:“殿下,此时不是责难的时候。先以殿下的安危为重,只是少数人作乱,不会在这大营中掀起风浪的。”由侍卫并幕僚簇拥着,康王疾步出了大营。</p>
一掀毡帘,就见外间多处营帐已是火光冲天,夕阳之下,火光比那晚霞还红。</p>
四处兵丁提着水桶,淋在辎重粮草上,可打眼一看就知道没办法控制住火势。</p>
“殿下,先上马避一避吧。入夜起风,一时半会儿难以扑灭。”</p>
念着京城的增补辎重已经在路上了,康王才堪堪沉住了一口气,率队走出大营,冷声下令:“入夜之前,必要将那些蛮子捉回,直接枭首示众!”</p>
拨转马头,却就见周遭丘陵之上,大昌旗尽数折倒,是北蛮旗帜立了起来。</p>
旌旗似是无边无际,根本不知蛮兵有多少人。</p>
见状,康王愕然当场,持着缰绳的不禁微微发颤,“竟真能被你料中”</p>
“来人,快来人,先列阵御敌!”</p>
本来营中已够慌乱,这一道传令下去,左右中军更是不得顾,还未列好阵型,就见漫山遍野的蛮军,携大势而下,直冲中心营帐。</p>
军中又有人高呼,“先护康王殿下!”</p>
的确,若是康王在此处战死,那从军的一众将领,即便能侥幸存活,下场也不会好。</p>
众将士将康王围在中心,抵挡着蛮军的铁蹄。</p>
康王也逐渐从慌乱中恢复了神智,从背上摸下弓,拈弓搭箭,却因为生或是慌乱的缘故,连发几矢都未能成功。</p>
“去传信前军,令他们折返救驾!”</p>
蛮军阵前,有一骑缓步走出,满脸络腮胡,脸上凶神恶煞,只面相便知不是等闲之辈。</p>
乱军之中,处动若静,一脸戏谑的看着康王。</p>
“喂,康王,你不是想要我的人头吗怎么不来取了”</p>
康王一惊,方知晓对面是蛮人如今的统领,吐吉可汗。</p>
两人距离较远,康王自恃身份,并未对其喊话,却听吐吉可汗自顾自的讲了起来。</p>
“康王,我还真得谢谢你。突利死了,他的部落我不知道怎么处理。你不但帮我处理干净了,还送了三个秦王府的将军给我。”</p>
“就别再等援军了,他们早就被我们打散了。哈哈哈哈”</p>
吐吉可汗身边的蛮兵都受他的笑声感染,大笑起来。</p>
反观康王这边,自然是笑不出了,只能一点点龟缩阵型,将康王护住。</p>
康王早也变了脸色,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p>
唐骁守在康王身侧,急道:“殿下,不可在此处坐以待毙。令全军集中一点向边关突围,我等还有数万兵马!”</p>
康王抿了抿嘴角,未待张口,便见北蛮身后出现骚乱。</p>
远远眺望,只见是扬着“贾”字旗军队。</p>
杜恪如释重负,忙与康王道喜,“殿下,是荣老国公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