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拿下衡水城后,留下三千士卒守城,然后带着七千士卒与李超汇合,准备夹击衡水城守将陶洋。</p>
高伟在很短的时间就拿下了衡水城,然后加快速度追上了陶洋,然后对他发动了进攻。</p>
高伟虽然经过一次战斗,但是消耗不大,与陶洋打起来依然游刃有余,在经过一炷香的时间,就拿下了陶洋,砍下了他的脑袋。</p>
高伟举起陶洋的脑袋,对他的士卒道:“你们的主将已死,你们还想要负隅顽抗吗?”</p>
那些士卒看到陶洋的尸首,顿时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他们纷纷放下了中的武器,然后跪在地上向高伟投降。</p>
高伟带着他们来到了李超面前,对李超道:“将军,我已经拿下衡水城,并且打败了陶洋的敌军。”</p>
李超道:“你做的很好,我很满意,投降的士卒就交给你统领了。”</p>
高伟对此很高兴,他此时拥兵近一万五千人,堪称李超下第一大将。</p>
冀州城守将看到高伟消灭了援军,知道大局已定,于是开城投降。</p>
李超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守将纪布打开了城门,放大军入城。</p>
纪布站在城门口,看到李超的身影,就迎了上去,牵住他的马,道:“将军,我对你仰慕已久,今日有缘相见真是三生有幸。”</p>
虽然李超知道这是纪布的漂亮话,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的喜悦,道:“哪里哪里。”</p>
李超在城内募兵,得到了几千士卒,此时李超兵力达到了五万,李超离开了冀州城,然后向着枣疆县而去。</p>
李超带着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枣疆县守将吓得两股颤颤,对李超道:“将军,我愿意投降,你们不要攻城。”</p>
李超听到守将的话停止了动作,只见守将姜东打开了城门,带着下官吏来到了城门口,对李超道:“将军,让你久等了。”</p>
李超道:“你既然愿意投降,你们咱们就是自己人,你不必那么害怕我。”</p>
姜东道:“好的,将军。”</p>
李超在城内待了几天后,就离开了枣疆县,李超带着五万大军来到了故城县。</p>
李超道:“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p>
守将看到李超来临,并不感到害怕,而是语气淡淡的道:“你们快点走吧,我们已经向齐国求援,等到他们你们必死无疑。”</p>
李超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更期待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战。</p>
此时齐国朝堂上,王浩问臣子道:“故城县的求援,你们怎么想的,我们我们应不应该救援?”</p>
齐国大臣崔建道:“大王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救援的,燕国和我齐国相隔不远,如果赵国拿下燕国实力大增,难保他们不会对我们下,与其坐视敌人壮大,不如在此之前削弱他。”</p>
王浩将他望向吕伯奢,道:“丞相,你觉得怎么样?”</p>
吕伯奢道:“我同意他的方案。”</p>
王浩道:“那就这么办吧,不知谁愿意挂帅出征?”</p>
孙义道:“我愿意,请大王成全。”</p>
王浩道:“将军,既然愿意出征,那么就由你去吧,不知要带多少士卒?”</p>
孙义道:“三万足矣。”</p>
王浩道:“会不会太少了?”</p>
孙义道:“如果只是与偏师交战这些士卒足矣,但是如果与赵国全军交战,恐怕需要二十万人,到时候恐怕还要增兵,留些士卒守卫青州城,以免晋国和越国突袭也是好的。”</p>
王浩道:“还是将军老成持重、为国为民,和赵国交战一事,就交给将军你了。”</p>
孙义道:“大王放心,我一定为大王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大王的期望。”</p>
王浩将调兵遣将的虎符交给孙义,孙义跪在地上接过虎符,然后离开了齐王宫,来到了军营之中。</p>
孙义拿起鼓槌在大鼓上敲击几下,练武场的士卒纷纷看向大鼓的方向,然后向这里聚集。</p>
士卒们不明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孙义道:“今日大王命令我率领三万大军与赵国作战,你们谁愿意前去?”</p>
那些士卒听到孙义的话,纷纷道:“我去。”声音此起彼伏,传出去很远。</p>
</p>
孙义道:“虽然你们都想去,但是我用不了那么多人,你们等待会,下次一定可以参战的,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p>
士卒这才平静下来,孙义带着三万大军离开了军营,从青州城出发,跨过黄河后,就直奔故城县不远处的武城县。</p>
孙义准备在武城县休养一段时间后,再与李超交锋,避免因为体力不支落入下风,惹得别人耻笑。</p>
守城将军早就知道会有将军前来支援,看到是孙义的时候大吃一惊,连忙跪在地上对孙义道:“孙老将军能来我这里,我感到惊喜万分,我已经为你准备了酒菜,希望你能够赴宴。”</p>
虽然孙义年迈,但是并不是不通人情的倔老头,孙义道:“将军客气了,你我是同僚,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着将吴坤拉了起来,别看孙义年迈,但是力气极大,动作看起来毫不费力,有老当益壮的姿态。</p>
对面的李超看到来支援的是一个老头,在心中想到:齐国终究没落了,自从被公孙权击败以后就一蹶不振了,如今轮到一个老将出马,简直贻笑大方。</p>
李超从故城县出发,来到了武城县,对武城县发动了进攻。</p>
孙义命令下防守,可是不到一个时辰,大军就显露败象。</p>
孙义命令下突围,在下拼死保护下,大军突围而出,向着远方跑去。</p>
李超并不想就这么放过对方,带着五万大军就前去追赶。</p>
在跑了数十里后,孙义停止了奔跑,李超以为是孙义体力不支想要休息。</p>
李超道:“怎么不跑了,你年纪这么大了,不在家含饴弄孙,来这里凑什么热闹,如今要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真是可怜可悲可叹。”</p>
孙义道:“年轻人谁胜谁负还不一定了,不要那么快的下决定。”</p>
孙义拿着大刀向着李超砍去,看到孙义这个老头竟然要与打斗,李超不由自主的笑了。</p>
但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李超持长枪向孙义刺去,孙义虽然年迈,但是宽大的刀身总是能够挡住李超的进攻。</p>
李超一连刺了不下数百刺,但是没有一击得,虽然长枪轻便,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进攻也显得力不从心。</p>
此时高伟看到李超累了,于是骑马来到李超面前,李超趁势骑马退到一旁休息。</p>
孙义看到这一幕并没有什么,高伟拿起狼牙棒向孙义脑袋砸去,孙义将狼牙棒拨到一边。</p>
高伟并没有放弃,而继续对孙义发动进攻,可是他的每一次进攻都被孙义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法给荡开。</p>
趁着高伟愣神儿的功夫,孙义骑马来到李超面前,此时李超六神无主,根本就没有防守的想法,被孙义一刀就把脑袋砍了下来。</p>
高伟看到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李超惨死,气的咬牙切齿,提起狼牙棒就向孙义杀来。</p>
孙义打落高伟的狼牙棒,然后将长刀架在高伟的脖颈之处,对高伟道:“我看你是个可造之材,如今我齐国正处于用人之际,如果你愿意投降,我可以给你一个将军之位,你可愿意?”</p>
高伟呸了一口,道:“我堂堂正正的汉子,你想要我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你杀了我吧。”</p>
孙义想到齐国刚刚经历公孙权之祸,虽然士卒数量得到了恢复,但是统兵之将却是没有几个,想到自己死后,齐国将会被别国进攻,就感到痛心疾首,所以哪怕高伟口无遮拦,他也毫不在意。</p>
孙义对下士卒道:“将他押下去,好吃好喝的供着,别欺负了他。”</p>
下士卒道:“好的,将军。”</p>
孙义对李超的士卒道:“你们的主将被杀,副将被擒,你们还想要负隅顽抗吗?你们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条,你们的牺牲注定是没有用的。”</p>
这些士卒听完孙义的话,纷纷选择放下中的武器,向孙义跪地投降,就这样孙义收降了近四万大军。</p>
孙义的兵力到达了六万,相当于来之前的两倍,他带着六万顺势占领了故城县,然后给王浩写了一封信。</p>
信中写道:“大王不必担心,我已经消灭了李超的五万大军,如今正在故城县驻扎。”</p>
将信放入信封之中,孙义道:“来人。”</p>
从帐外走进来一个人,道:“将军,有什么事情吗?”</p>
孙义道:“将这封信交给大王。”</p>
士卒道:“是,我保证完成任务。”</p>
士卒拿着信向着齐国都城而去,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青州城近在咫尺,士卒对守城士卒道:“我是孙义下的士卒,我有要事向大王汇报。”</p>
听到士卒的话,守城将军命令下打开了城门,士卒骑着马一路飞驰,过往行人纷纷避让,不敢靠近士卒,既害怕被官差责罚,又害怕被马蹄踩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