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智械战争 > 第17章 初遇挫败
    听姜岳升完后,组长面带微笑地扫视了大家一圈。</p>

    意思是,大家还有什么意见?</p>

    沉默了一会儿,组长一看大家似乎都没有想好怎么表态,就:“这样吧!今天大家几乎都发言了,我看今天就下结论还有点早,咱们就再回去思考三天,争取三天后我们形成一个初步意见。”</p>

    会后的第二天,组里的一个叫史俊的伙子主动来找姜岳升。</p>

    “姜工,我觉得你的方案有戏,所以我想配合你一起干,你看怎么样?”</p>

    姜岳升一看支持者主动找来了,自然高兴,再据他的观察,这子的业务能力不弱,于是便:“没问题呀,要是咱们的方案通过了,咱们就一起干。”</p>

    由于这一次会议要确定初步方案,组长特意拉来了两位公司的资深顾问参会。</p>

    “好了,各位,我们还是先轮番发言,先谈谈想法吧!”组长扫视了大家一圈。</p>

    沉默了三十秒。</p>

    “我先吧。”一个女程序员率先打破了沉默。</p>

    “我觉得上次姜工的软件思路有问题,我并不怀疑从软件的角度解决问题成本低、速度快,但是从建筑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辨识度,对于我们这些建筑外行来太难了,主要是我们没有构建建筑审美模型的经验。”</p>

    “我也觉得姜工的思路有问题!”又一个人举示意,然后开始发言,“我们不光没有建筑方面的经验,我同时也怀疑这种方案的准确率。我觉得审美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指标比较含糊,再加上街道和建筑都千奇百怪,很难提取共性的审美特点。我还是倾向于用电或者磁的物理指标来探测。我觉得性能和成本是成正比的,要想提高性能,就得增加成本。”</p>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p>

    姜岳升一边认真听、一边做着要点记录。</p>

    “我认为姜工的方案可行。”史俊举发言了。</p>

    “我这几天去ai大模型学习了一下,发现建筑审美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并不需要了解太多的审美要素,比如色彩、纵深、层次什么的,我们只需要把重点放在建筑物的比例上,就好比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识别的就是五官的比例,并不关心胖瘦和皮肤的质地。我们把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的各种比例关系建立一些初级的模型,测试一下看看,如果效果好,我们就继续深入,如果效果不好,我们再想别的办法。”</p>

    “史俊得有道理!”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一位资深顾问发话了,“我觉得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多种方案都试一试,一边做基于建筑物审美模型的开发测试、一边进行电磁物理指标分辨的测试,哪个测试结果好,就采用哪一个!”</p>

    “我同意刘专家的意见。”组长也表态了。“我们分成两个组,姜岳升负责建筑审美建模这一组,孙慧负责电磁物理指标鉴别这一组,我们分头干,谁先拿出成果就先测试谁的!”</p>

    </p>

    由于姜岳升是新人,而且很年轻,愿意跟他干的人并不多,最后他和史俊以及另外两个刚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共四人,组成了建筑审美模型建模组。</p>

    姜岳升的软件开发经验其实并不多,以前只进行过一些关于器人的程序的编写,搞大规模建模开发还是第一次,好在史俊是软件工程科班出身,在这方面弥补了姜岳升的不足。</p>

    两个月以后,电磁物理指标鉴别组完成了代码编写工作,开始进入实施和测试阶段,但是测试的结果并不理想,辨别伪装的识别度不高。</p>

    姜岳升他们人少,进度慢了一些,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才完成了第一个本软件的编写,开始进入测试阶段。</p>

    他们找了一组器人在实验室里安装上新软件,然后把这组器人带到了上次的测试环境。</p>

    测试开始了,方案组的器人开始按照任务目标向建筑群内靠近,由于它们已经被升级了系统,具备了一些辨别敌人伪装的能力,所以,它们很迅速地发现了视野内伪装的敌人,并及时发起攻击,成功地击毙了敌人,然后开始向纵深推进。</p>

    观摩这次实验的人很多,有人站在试验场外围,也有人跟在方案组器人的后面,大家都想看一看,新来的这个姜岳升提出的新思路到底行不行。</p>

    方案组的器人一边推进,一边消灭发现的敌人,整个队伍已经进入到了密集建筑群的中央。</p>

    处在这种复杂环境里,非常考验器人的计算能力,因为随着器人自身的运动,周围静止的物体的构图也会在器人的大脑中不停地发生变化,环境越复杂、相对运动速度越快,对器人的算力要求越高。</p>

    就在这时,跟在器人后面的姜岳升发现了问题,他看见在一个残破的墙壁上,有六个敌方的器人叠罗汉站在一起,身体依靠墙面站立,形成一个三米多高、两米宽的伪装墙壁,如果从远处看,就像一面被炸毁的断墙一样。他用肉眼一眼就看出来是器人伪装的,可是方案组的器人却分辨不出来。</p>

    来围观的其他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姜岳升意识到程序还是有问题,于是就向场景组示意,实验暂停。</p>

    他急忙用专用终端连接上器人,他发现,器人确实把这块伪装的墙壁定义成了残破的墙壁。</p>

    因为这个伪装的体积足够大,算法就把他归类为实物墙体,也就是,只是利用建筑物的比例来分辨真伪的算法还是有问题,或者还不够成熟。</p>

    “不错、不错!有进步!”</p>

    这时,组长从后面走过来,伸拍了拍一脸尴尬的史俊,“这明按照比例来识别的算法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只是还需要继续探索,我们也按照这个方向继续走走,走不通了再。”</p>

    “组长,我有个主意。”史俊两眼炯炯地盯着组长道:“六个器人叠罗汉的伪装其实用红外探测就能发现,六个热源聚在一起,或者四个热源聚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定义为可疑目标,对吧?”</p>

    “对!”组长一边敷衍地答应着史俊,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他觉得史俊的这个方法有些拼凑的感觉,不够系统。于是又:“我们都回去好好想想,一周以后再开个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