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春花奶奶 > 第10章 豆腐大卖
    “可以的,家里菜园子里有什么青菜搭配什么就行。这个搭配鲫鱼还能下奶呢!”</p>

    “真的吗?大娘!那给我来两块等下我再去买条鲫鱼。”面白细长条子惊喜的问。</p>

    他媳妇做月子,最近因为天气原因,过油的东西吃不下,胃口不好就导致奶水不足,今天他就是来寻摸些新鲜吃食给媳妇的。</p>

    “放心吧!大娘以后每天都来,不会骗你的,如果好帮忙宣传一下。”</p>

    “行,这个好!肯定给您宣传!”白面男子坚定的回道。</p>

    王春花脚麻利地切了两块豆腐,用芦苇叶包好递给男子。</p>

    “拿好了!伙子!”男子付好钱,道了声谢便想离开。</p>

    却见旁边一头白发的妇人听能下奶急切的问“大妹子这真能下奶吗?真行给我也来一块,我回家给我女儿送去。”</p>

    “大姐,我能出来就不怕你们找我麻烦!您回去鲫鱼洗净,用少许油煎至两面金黄,再煎个鸡蛋,加入热水,一定要热水做汤哟!豆腐给洗洗去去豆腥气儿,给它呀!就多炖一会儿。</p>

    豆腐炖出孔洞最好,鲫鱼豆腐汤炖的奶白奶白的,少放一点点盐跟葱花,出来那个味儿,鲜的很呐!老少皆宜哦!”王春花还没完呢,就听见吸口水声。</p>

    转头一看摊子前一堆人,跟自家仨都搁哪擦口水呢!细长条白面男子更是一脸真切的笑容,自己的有那么诱人吗?</p>

    “我要三块,大妹子给我切三块。”妇人听王春花连菜方子都出来了,半点犹豫都没了,直接要了三块豆腐。</p>

    “我也来一块!”</p>

    “我要两块!”</p>

    王春花不知道哪句话刺激了他们,一会儿功夫几十板豆腐卖的丁点不剩。</p>

    王春花发现她那个木讷的大儿子眼力见是真的好,谁要什么,要几块都能记得一清二楚。不管是几个人同时,还是在帮着包豆腐时,他都能清楚的记住给到别人里。</p>

    四跟着自己算钱也是能很快速的算清楚找零!</p>

    老三则负责搬运,娘几个配合默契不到三刻钟就卖完了。</p>

    旁边卖菜的大婶凑过来问“大妹子,你们家这豆腐咋嫩好卖呢?”</p>

    王春花笑笑,“老姐姐,我这个今儿卖完了,没想到卖那么快,不然该请你尝尝的。明天我早些来请你尝尝,你就知道了。”</p>

    大婶赶忙摆拒绝“那哪行啊,明儿个我也买块尝尝鲜!”</p>

    “老姐姐客气了,改明儿我还在这里阿,我先回去了,家里几个孩子都,不放心呐!</p>

    “哎,那赶紧回去吧!”大婶一听赶紧让王春花回去。</p>

    王春花把盆里的铜钱收到布袋子里,纱布叠好。没用完的芦苇叶收起来,不能用了也要收回去晒干当引火的用。</p>

    几个儿子把木板,盆碗收拾到牛车上。王春花打算去逛逛,了解一下这个镇,买点东西,秋收还要一个月,再买点粮食。</p>

    “老大你去牛车处等我们,我跟老三,四去买点东西。”</p>

    “好的娘!”张老大经过刚刚的忙碌,黝黑的脸上都带着笑,他刚刚可是看见有不少铜板呢!</p>

    </p>

    王春花娘仨先去了粮食店,之前她就来打听过粮食价格,这个店铺面不大,应该是因为品种少的原因,门口摆了几缸糙米,黄豆、绿豆、红豆、大麦,往里面去就看到有白面,盐块、油罐子、辣椒、菜籽种子,还有酱菜,只是不知道是什么菜腌制的。</p>

    一开始王春花以为这个时代没有这些,后面逛了一圈粮食店才发现是自己家里穷没有这些。进去看见老板在柜台里面写东西,并没有见到店二,便抓了把黄豆看了看,与自己家里差不多,并不饱满,与现代的改良比差太多。又看了看其他的,都一样,颗粒,她抓了一把大麦里面瘪的就有好几粒。</p>

    粮铺老板看王春花每个粮食缸都看过去,便放下算盘,往后面喊了一声“二子,来生意了。”</p>

    走出柜台,看了一眼王春花娘俩的打扮,犹豫着问“婶子需要点什么?”</p>

    “哎,来了!老板!”</p>

    后面飞快的走出来一个十六七岁的伙计,粗布麻衣洗的发白,一看就是个勤俭节约的孩子。“三位贵客,您需要什么?”</p>

    王春花见老板这样不由一笑,“我想买三十斤糙米!十斤白面,买一斤盐块。”</p>

    “好的,这就帮您称份量!”伙计转身就去拿秤,称起王春花需要的东西。</p>

    “婶子,鄙人姓胡,古月胡。刚刚看婶子似乎对这些粮食有些疑问。”老板见伙计在称粮食,又找王春花攀谈起来。</p>

    王春花一听,一乐,这老板是个实在人“哦!就是看这些粮食品相怎样,想着能不能买点品相好的!发现这与自己家种的差别不大。”</p>

    “婶子,这些都是本县附近采买的,好一些的都在官家。”胡老板并没有因为王春花粮食品相不好而生气,反而解释起原因来。</p>

    “唉!我是个妇人,不怎么出门也没什么见识,所以就好奇看看。”</p>

    “婶子谦虚了,种庄稼还是需要你们这些老把式才行,我们只是运输者。”胡老板笑着。</p>

    “哈哈,胡老板是个实在人,我想问问你们店里就这些粮食吗?还有其他品种吗?”</p>

    “婶子,我这家店在河镇是最大的粮店了!附近村落有的粮食我这里基本都有。”</p>

    “哦!那县里呢?”王春花没想到这么个店铺就是一个镇子里最大的粮铺,品种只有这些,那比他的不是更少。而且原身的二儿子张禹就在县里。</p>

    “县里自然品种多些”胡老板如实回答,他家几代人都在河镇经营粮铺,他没有必要谎。</p>

    “好的,我知道了,麻烦你了胡老板!”王春花见伙计称好东西,店里来了几个客人便结束了话题。</p>

    胡老板将几人送到门口,王春花让俩儿子拿着,与胡老板道别!</p>

    王春花感慨这粮铺老板是个实在人,并没有因为他们几人穿着就势利眼,而是以平常心对待,这是很不错的,以后有会可以合作一下。</p>

    王春花先让张老三把东西送牛车上去,给了张老三二十文,刚刚豆腐卖的太快还没给摊位费,实在没想到豆腐会这么好卖。东西卖了,摊位费不能不出,以后还要继续赚钱。</p>

    “老三,你把钱交了就在牛车那里等我们,我们很快就回来。”</p>

    “好的娘,你慢着点阿!嘿嘿,嘿嘿!”张老三咧着嘴,拿着东西往牛车处走,摸着胸口装的铜钱,只觉得这铜钱发烫,烫的人身体发软。</p>

    嘿嘿!家里有进项了,不再是土里扒拉的那几口。嘿嘿!</p>

    王春花跟张四边走边看,周边店铺蛮多的,虽然只是个镇,吃穿用基本都齐全。结合刚刚胡老板的,她分析这个镇子不大,附近村落采买都是这边为主。</p>

    看村子里的人就知道,这个朝代的底层人生存都在饿不死的状态,基本需求盐巴就够。其他都不是刚需。所以镇子上高消费群体就是有点钱的商户与有身份的人了。想到这王春花心里知道后面要针对这些人出一套售卖方案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