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春花奶奶 > 第342章 飞不起来
    这宝座今儿你能坐,明儿他就能坐,而后天那就是我的。</p>

    所以这些个自立为王的,一个个看谁都觉得不正宗,谁上去了都想把各地势力都清剿了,好自己独大。</p>

    故,这贺家上来不是安抚百姓,不是开垦良田,也不是发展经济,他上来还是砍砍砍,打仗打仗。</p>

    也就造成了这地儿依然动荡不安,官吏盘剥百姓,朝廷连年征兵,战乱不休。</p>

    俗话得好,“龙行于天,虫伏于地。”</p>

    要不怎么,是真龙他就能飞起来,在那九天之上纵横捭阖,俯瞰众生,自带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所到之处,风云为之变色,万物为之臣服;是虫他就是飞起来也飞不久,不过是在低空扑腾几下,没一会儿就被狂风卷落,摔得灰头土脸,终究难成大器。</p>

    这世间的人和事,大抵也是如此,命运的轨迹从一开始似乎就有了定数。</p>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李远已经出去打仗两年了。</p>

    这两年的时光,对于他远在家乡的家人来,仿佛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噩梦。</p>

    家中的老父,每日都会在门口呆呆地张望,那浑浊的双眼总是望向远方,似乎能穿透重重山水,看到儿子在战场上的身影;老母则常常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里拿着儿子穿过的衣物,默默地抹着眼泪。</p>

    然而,他们盼来盼去,却始终没有盼到儿子及孙子们的半点音信,一分钱的抚恤金也没收到。</p>

    不仅如此,每个月还要上交出去打仗这几个人的军粮。</p>

    这事儿,听听多新鲜呐!就好像是天方夜谭一般。</p>

    娃子出去打仗,那本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为朝廷卖命,自带武器已经是挖空家底了。</p>

    可如今倒好,每个月家里还要到官府上交孩子的口粮。</p>

    那官府的粮仓,原本应该是为了储备粮食,以备民众不时之需,可如今却一粒粮食不愿意往外掏。</p>

    那些当官的大老爷,整日里在衙门里喝着茶,抽着烟袋锅子,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p>

    老百姓的娃子出去打仗了,生死未卜。</p>

    在那遥远的战场上,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每一刻都有人倒下,每一刻都有家庭破碎。</p>

    可朝廷不管,既不派人去打听士兵们的生死情况,也不报给家里父母妻儿。</p>

    家里的亲人们,只能在无尽的等待和担忧中煎熬。</p>

    他们不知道丈夫、儿子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还是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不知道儿子有没有吃饱穿暖,有没有受伤生病。</p>

    但是这些都不归如今的朝廷管,他们管的是,你这个粮必须要交。</p>

    无他,官家没粮食养兵,要老百姓自己养自己。</p>

    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断地压榨百姓。</p>

    他们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旗号,巧立名目,增加赋税。如果老百姓不愿意交粮,那就加重赋税,然后把这些无辜的百姓赶上前线,去做那无情战火中的炮灰。</p>

    然而对于这些,朝廷一概看不见,他们的新皇只一味地发动战争。</p>

    无奈这些个出了娃子的人,每个月不仅要上交他们口粮。家中的田地,原本就因为战乱而荒芜了不少,收成大减。可即便如此,他们也要勒紧裤腰带,从自己嘴里省出一口粮食来,送到官府去。</p>

    </p>

    而且,他们还要时刻担心人没了。</p>

    每一次听到外面传来的马蹄声,他们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儿,生怕是官府来报丧的。</p>

    每一个夜晚,他们都会在睡梦中惊醒,梦见老父与丈夫、儿子满身是血地站在自己面前。</p>

    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p>

    故,李鹏已经愁的夜间睡不着的地步,白天几个弟弟来打听孩子们下落,自己拿不出消息。</p>

    在床上翻来倒去一晚上,所以早早起来收拾收拾。</p>

    近日老李家诞下一子,这老李各房头都来看了,日子艰苦那些个银钱就别想了。</p>

    李鹏作为族长让媳妇捡了十几个鸡蛋,拿了些粮食。</p>

    他们家人口多能产出的多一些,故自己家孩子与大侄子,孙子出去打仗了,他更是要护着点屋头崽子。</p>

    这年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乱了,万一打到石口镇,家里男丁壮实也能多顶一会儿。</p>

    所以李鹏对于孩子那是极其舍得的,这新生命更是未来的希望更要好好看顾。</p>

    李家村,李鹏老两口吃罢早饭,提着篮子去自己二弟家。</p>

    娃子出生,他们去看孩子不能挑下午,便早早收拾收拾就过去了。</p>

    “大爷爷,您这两日忙啥呢?”李龙扶着大爷爷往堂屋去,他爷爷正忙活,剥兔子皮嘞,他今儿个起个大早去了后山陷阱捡了几只野物。</p>

    后面他奶奶拉着大奶奶着话,俩老太太乐呵呵的着他大胖儿子嘞。</p>

    “忙啥啊!看看地里咋样,今年这田还是不行啊!”李鹏晃晃悠悠坐下,往旁边东屋瞅,“娃子可壮实?”</p>

    “嘿嘿嘿!壮实,脸红扑扑的可白净了,也不哭不闹的。”李龙龇牙乐颠颠的给大爷爷递水。</p>

    “壮实就好,咱们老李家就是人丁兴旺。”</p>

    “哎呦,大爷爷我跟你您,我一开始还以为会是个花骨朵嘞。”李龙挠着脑门,乐颠颠的。</p>

    李鹏点点大孙子,无奈的摇摇头,“你呀你,咱们老李家难出花骨朵,你瞅瞅,咱族里拢共也没几个呀!”</p>

    “哎呀!我想着不定我家就出一个嘞。嘿嘿嘿!”</p>

    “想屁吃呢,你爹跟你俩叔当年哪一胎不像你这样,颠的不行,还不是都是臭子。”李路从锅屋刚挪过来,就听自己大孙子瞎巴巴,白了他一眼。</p>

    “去,收拾好了,赶紧给你媳妇炖汤去,四儿下火候不行。”</p>

    “哎!爷爷,我去了,您跟大爷爷唠会吧!娘估计也快回来了。”李龙龇牙一笑,往门口去了。</p>

    “大哥,孩子还是没信儿吗?”</p>

    李路坐在有些摇晃的木凳上,见大孙子出门去了,这才缓缓抬起那满是沧桑的老眼,看向坐在对面的大哥李鹏,眼里满是期盼,那期盼化作一股力刃直刺李鹏。</p>

    他的孩子出去打仗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多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李路来都是煎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