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 第62章 着急搬家的原因
    张永泉跟着点头,“就地取材,确实不错,一会儿我想用墨线丈量一下等会儿,你们想要把这个地基全都盖起来,还是不用盖满?”</p>

    地基目测有两百多平方,这房子盖起来可不。</p>

    大还是其次,重点是钱。</p>

    他目光从林义身上转移到林琴脸上。</p>

    林琴之前就跟陈文军商量过,当即爬上去,指着北边那一块道:“这一排全都盖上,我们想弄个两层的水泥房,一个大厅,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三个房间,二楼一个大厅,四个房间。</p>

    咱现在钱不够,一口气盖起来不现实,先盖一层就可以,但得用水泥板封顶,不能用砖瓦。”</p>

    张永泉一听,瞬间倒吸一口冷气,“这样的话造价都翻倍了,今年肯定弄不完了!”</p>

    林琴心里有数,讨好地笑道:“我们知道,所以接下来麻烦张师傅了,您看今年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咱也不强求。”</p>

    张永泉了然点头,心里对这个活越发看重了。</p>

    毕竟农村现在大多盖瓦房,除非万元户,不然谁家搞这种像洋楼似的两层水泥房。</p>

    一旁的林义显然有些意外,听林琴打算慢慢建,劝阻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p>

    谁不想女儿女婿给自己长脸?更别他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得那么远,过得好不好谁也不知道,但女儿命运多舛是真的,要是女婿真的弄一座二层的水泥房出来,出去谁还敢看不起他?</p>

    大家商量了一下,立马开干。</p>

    干活的时候时间过得快,日头起来,裸露在外头的皮肤被太阳晒得火辣辣的,汗水顺流而下,只觉得一阵刺疼。</p>

    林琴赶忙去把提前准备好的斗笠找来,挨个发给大家,就连两个孩子都没落下。</p>

    两个孩子这半天已经帮忙搬了不少红砖,累了就去边上挖土玩,不用大人操心。</p>

    等林义听到陈文军呼唤声的时候,赶忙放下铲子,划着竹篙去接人,顺便把午饭也做了。</p>

    林琴则继续累石块。</p>

    她和林义这半天都在整豁口的围墙。</p>

    地基一大早就挖好了,她刚开始填,再加把劲儿,今天下午差不多能弄出三十公分的高度。</p>

    陈文军上岸后,见林琴忙得不可开交,二话不过去帮忙,拌水泥的活他做得不如林琴好,就帮她运送石头,省得她还得来来回回跑。</p>

    有陈文军的帮忙,林琴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就林义做饭的功夫,他俩已经来回垒高了两行。</p>

    等最后一点水泥用完,林义也把饭菜提过来了。</p>

    菜色是昨天商量的干饭、豆腐鱼汤、酱油水石螺,还有陈文军带回来的虾饼以及油条,另外还有一碗红烧五花肉,也是陈文军买回来的。</p>

    大家伙儿围在大榕树下乘凉吃饭,这菜色让几个人都顾不上话,埋头苦吃。</p>

    林义一直留意张永泉,给人家夹菜,张永泉拒绝了几次,还是敌不过林义的热情。</p>

    </p>

    赶忙道谢,顺便道:“我今天把基础的框架线弄起来,窗子大门的位置都弄好,明后天天庆祥他们干活就行了,等他们弄得差不多了我再过来做</p>

    砌墙起码都要四五天,这房子有一百八十平左右,需要用到的材料也多,他不清楚陈文军有多少家底,万一钱不够的话,他下回过来还得更久。</p>

    “好好好!张师傅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安排。”林义十分配合。</p>

    吃完饭,陈文军过去帮张永泉干了会儿活,又帮着林琴推了几车石头过来,见差不多了才划着船去下地笼,抓鱼。</p>

    刘丫丫和陈平安一早上都在南屿玩土,也累了,心心念念着捡野鸭蛋,非要跟着陈文军一起去。</p>

    林琴拗不过他们,只好让陈文军把他们带走。</p>

    傍晚时分,当陈文军划着船过来的时候,两个孩子兴奋地跑上岸,兴奋地又蹦又跳,“妈妈,外公,我和平安哥哥找到了好多好多野鸭蛋,叔叔我们现在也能给家里赚钱了!”</p>

    “还有石螺。”陈平安补充了一下。</p>

    刘丫丫狂点头,“对!我们还摸了一桶石螺,叔叔特别大,特别肥,能卖钱!”</p>

    林琴见他们脸晒得红彤彤的,不免心疼,“赶紧喝点糖水,去树荫下歇歇,一会儿就吃饭。”</p>

    陈文军把船停好,发现豁口围墙高度已经到他胯骨了,不免诧异,“你这速度也太快了!”</p>

    林琴艰难地伸了伸腰肢,“也不看看几个人干活!我爸做一边,我做一边,我俩商量好了,明天就给它弄到头顶,后天再弄一天,差不多能有两米五了。</p>

    上面再弄点玻璃酒瓶碎片扎一扎,保证外人翻不进去就行了,或者把高度弄到三米,再扎酒瓶碎片也成。”</p>

    陈文军若有所思,“这样的话得把大门做出来了。”</p>

    两人齐齐看向张永泉,把情况跟他了下,张永泉当即道:“不就是做个门!多大点事!你们把预留的高度宽度报给我,到时候我带着材料过来,一天就能搞定。”</p>

    陈文军赶忙递过去一根烟,“张师傅,您看后天成吗?我们明天就能修到两米左右的高度,差不多可以装门了。”</p>

    见陈文军着急,张永泉也没拒绝,当下就答应了。</p>

    等把他们送到对岸,林琴才问道:“干啥这么着急?”</p>

    那个门也不是非得这么快做起来的。</p>

    陈文军一双眼睛亮得吓人,眼神里满是期待,“现在天气热,睡船上闷,开窗的话总能碰到一些尴尬的事情,咱大人没所谓,就怕被孩子听了去。”</p>

    林琴一下子就明白陈文军的是什么,脸色爆红。</p>

    阴阳调和人之常情,但这种情况在疍家就有些不讲究,尤其是夏天大家都怕热,窗子开着还做一些少儿不宜的事情,动静大了大家都听得见,只是摸不清是哪家而已,天一亮,渔船开走,不会有人追究。</p>

    这种事情大人习以为常,孩子就不行,耳濡目染容易学坏。</p>

    以前孩子,陈文军一个人带着陈平安实在没办法,得回港口,陈平安半夜有时候都被那些动静吵醒,问他是怎么回事。</p>

    打那以后陈文军都尽可能离其他渔船远着一些,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