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子的阿姨。”</p>
“我和雪准备来上海考察一段时间,但是她出门太着急,忘记告诉你了,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她,你和叔叔也要记得照顾好自己。”</p>
“回去的时候会给您带礼物的。”</p>
等赵晨挂断电话出来之后,看见杨雪黑着一张脸,忍不住失笑。</p>
他耸了耸肩道:“解决了。”</p>
“为什么咱妈对你这么宽容啊?”</p>
杨雪只觉得满心郁闷:“对着我就是铺头盖脸的一顿骂。”</p>
赵晨上前揽住她的肩:“自己的孩子好教育一些,我又不是你妈的孩子,又隔着电话,总是留了几分情面要宽容不少。”</p>
“走吧,事情都解决了,就别想一些有的没的了。”</p>
上辈子的赵晨因为工作的缘故出差去过很多地方,北京上海也不曾少去,可是九十年代的上海,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种不同的感觉。</p>
和之前来的时候,那种国际化大都市的感觉截然不同。</p>
如果具体让赵晨形容的话,就是一种经济上行,整个城市中都弥漫着一股非常浓烈的活人味,是一个很有盼头的城市。</p>
或许是因为这个时期人们整体向上的精神面貌,又或者是这个时候的上海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浦东开发开放。</p>
和在西安时黄土高坡的气候不同,上海的天气明显更加温润潮湿,两人一下车,便直奔火车边的旅馆。</p>
“走吧,咱们放了行李之后出门逛逛。”</p>
虽然东西不多,可是一人背着一个包走起来也挺累,杨雪对这个提议没意见。</p>
“二位客人住几天啊?”看到有客人上门,旅店的前台站起身来殷勤备至的道。</p>
习惯了招待所那些工作人员冷冰冰的态度。</p>
突然有一个这么主动的服务人员,倒是让杨雪有些受宠若惊,正在纠结住几天的时候,赵晨开口了。</p>
“先订一天的房吧。”</p>
“只要一间吗。”前台在两人身上扫了一眼,有些暧昧的开口。</p>
赵晨没话,只是点了点头。</p>
要上楼的时候杨雪,脸色有点凝重。</p>
“怎么只住一天?”</p>
赵晨笑出声来,揉揉她的头,把她的脑袋揉的毛茸茸才停下。</p>
“放个东西歇歇脚而已,上海这么大,总不可能一直住这儿吧。”</p>
实话,火车边的旅馆赵晨还真没看上。</p>
等把东西放下之后,随便洗漱一下,两人直接出门去。</p>
此时的上海,已经初见繁华端倪了高楼林立,车流不息。</p>
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漂亮赵晨嘴上啧啧两声。</p>
“要是我能整一辆回西安就好了。”</p>
上海虽然繁华,有资产就行了,但是没有让人想留下的欲望,西安城才是他的根。</p>
更何况,西安城底下埋的全是皇孙贵胄,所以赵晨看到上海这么繁华,第一时间想的是能不能也给自己安排上。</p>
“摩托车还是轿车?”杨雪也觉得很是新鲜。</p>
“都需要,用处不一样。”大清早的刚下火车,刚才的那股兴奋劲头上去之后便有些困倦:“走吧,咱们先去吃个早餐。”</p>
</p>
赵晨打了个哈欠,带着人就去了旁边的一家早餐店。</p>
地区不同文化和饮食习惯也截然不同,秉着来都来了尝一尝的原则,赵晨把西安城少见,没怎么吃过的,全都点了一遍。</p>
“生煎油条,豆花馄饨,软蛋饼全都来一份。”</p>
“点这么多会不会浪费?”</p>
赵晨摆了摆:“尝一尝吧,吃不完还有我清盘呢。”</p>
吃饭的功夫赵晨竖着耳朵听,其他桌谈论上海的最新消息和街头八卦。</p>
“我家隔壁那个老李哦,他现在每天都要去和丰花园,一呆就是一天,他太太每天都在家里跟他吵哦!”</p>
“每天都去有什么意思啊?”</p>
“老李每次去和丰花园,就去逛那些古董市场,下午的时候去钓钓鱼。”</p>
捕捉到关键词汇,赵晨眼睛微抬。</p>
上海不愧是大都市啊,这个年代都已经有古董市场了,也不知道行情怎么样。</p>
“古董市场那些老货,摆在那里送给我都没人要,老李天天去那里逛什么呢?”</p>
“我也觉得稀奇。”</p>
甜口的豆花入口顺滑,赵晨倒是不挑,杨雪却皱着眉头,在西安吃惯了重口味的东西:“感觉有点怪怪的。”</p>
“尝一尝,不喜欢的话就放在旁边,等会我吃,不用勉强。”安抚了一句之后就扭头问后面的两个闲话家常的中年女人。</p>
“阿姨,你们的和丰花园是这附近的吗?”</p>
“对的呀,你出了早餐店之后走着走在右拐就到了。”中年老太一扭头就撞见两个穿的土里土气的人,原本的热心也消散了大半。</p>
有些晦气的扭过头。</p>
赵晨打听到了消息,也不介意她是什么态度,吃完早餐店之后就往和丰花园去。</p>
这个年代在上海的古董市场啊,还真是让人有些期待呢。</p>
到了新的城市,接触了一些新鲜事物,而赵晨满脑子想的还是自己的古董,杨雪在旁边看着想笑。</p>
“你还真是专一又固执,走到哪都想着你的古董。”</p>
“这是自己的事业,能不专心嘛?”而且他这纯粹是对钱专一。</p>
等赵晨兴致匆匆,赶到和丰花园。</p>
再经过多方打听之后才找到了花园的一处角落,“这就是古董市场啊?”</p>
听名头还以为很大一块地方呢,没想到真的就是延边摆了一些破烂,属于路过的行人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存在。</p>
赵晨倒是没什么失望的这种地方,知道的人越多,弄的排场越大,难道是不利于他。</p>
也挑不出什么真货来,眼前这样正合他意。</p>
赵晨抬脚走过去,视线在牛皮纸上面摆放着的东西上略过。</p>
他走的缓慢好像是不经意一般,可视线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物件,直到在一家摊位面前停下。</p>
指着一个物件,嘴上问:“大爷这东西怎么卖呀?”</p>
晨光照在人身上,晒得暖烘烘的,老大爷都快睡着了,冷不听的听见有客人上门,一个灵坐直身体。</p>
看了一眼赵晨指的东西,他立刻来了精神:“伙子,你可真是好眼力啊!”</p>
“这可是康熙时期的尖子货!只有三百块钱!”</p>